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发布时间:2017-03-14 20:52

一、整合教材,按照历史发展科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由于高中课改教材编写采用了专题式的体例,分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相对独立的专题。割裂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学生就难以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知识结构。如何来构建知识体系,这应该是教师在第二轮复习的主要工作,让学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对某一段历史,某一个历史事件有全方位的认识,也就是从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的角度去理解.从这个层次来说,就是新课程回归老教材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教师首先学会整合.形成一种复习的思路,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这里的思路借鉴了兄弟省的经验.大致思路如下

一、按照考纲的历史顺序,结合教材编排顺序,重新制作学案,为学生建立宏观的历史知识体系,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思维能力。

中国史和世界史两部分,依次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二战前)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二战后)中国现代史。每一时期又根据政治、经济、文化顺序复习编排。具体如下:

中国古代史:1古代政治制度史、2、古代经济、3、古代思想、4古代文艺与古代科技

5、春秋战国社会巨变、6、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世界古代史:古希腊和古罗马历史、

世界近现代史:1、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政体建立 4、两次工业革命 5、近代工人运动6、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7、俄国和苏联历史

8、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9、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10、世界近现代科技

中国近代史:1、19世纪中期列强侵华与中国抗争2、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略与抗争 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4、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现代史:1、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曲折发展 2、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 4、中国近现代科技和文化

二、关注热点和地方史(湖南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

高考历来不回避热点,备考无疑不关注热点。根据08—09年来重大时政要闻,找出历史学科与地理、政治学科有可能进行综合的结合点。从历史学科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为学生解答综合题,备好料、选好材,找准角度。圈定以下几方面精心准备,仅供参考。

1、一是中国的08奥运盛会、和谐社会与儒家思想公平正义与启蒙思想

知识连接:孔孟思想及评价、西方启蒙思想自由平等观念,古今中外为争取公平正义斗争史实,人与自 然、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的史实。

2、神州七号与科教兴国、

知识连接:

(1)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发展,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2)明清时期传统科技总结,近代科技难以产生的原因和影响。(3)近现代中国学习西方科技及其相对滞后的原因和影响。(4)建国后,党和政府为赶上世界科技先进水平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及其突出成就。(5)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6)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科技革命之间的关系。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知识链接:我国是农业大国,历史上,各朝都重视对农具的创制和改进,通过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不同时期对农村生活的政策或设计。男耕女织、天朝上国、人民公社、联产承包等。

4、腐败问题

知识链接:中国的法制成就,<<临时约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修改的宪法,依法治国;西方的法律<<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5、和平崛起与中国外交

知识链接:古代史上秦汉、唐朝的强大,清朝闭关自守政策造成的落后,新中国在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及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成就,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强国崛起史实及启示。

8湖南地方历史:

知识链接:

历史事件:

历史文化:

高三历史复习一般都要经过三轮复习,每一轮复习都有每一轮复习的侧重点。第一轮复习是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的抓基础;第二轮是专题复习,需要学生从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方面组合知识,力求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进而实现综合能力的突破;第三轮实行综合、模拟考试,查漏补缺,强化训练,提高应用能力。在三轮复习中,第二轮复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第一轮复习成果的巩固,又是使知识系统化,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又为第三轮进行跨学科综合及模拟训练作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准备,为了搞好第二轮复习以积极应对日渐逼近的高考,我谈一点不太成熟的建议。

第一,专题复习有计划。

第二轮专题复习要打破教材原有体系,重建专题“知识链”,复习任务重,时间紧;所以我们必须细化复习日程,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第二轮专题复习的时间,我们安排在3月到五月中旬左右。

第二,专题设置要合理。

设置专题要结合近几年高考命题和时代特征,从统揽全局的高度,本着立足“主线”、包容“主干”,体现“主次”的原则,稳打稳扎、脚踏实地的搞好中国史、世界史主干专题的复习。既要有体现历史发展主要线索的“大专题”,又要有切口较小的“小专题”,但要力求避免专题设置大而空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如《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设置体现近现代历史主线的三个“大专题”——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中国的近代(现代)化等专题;还可设置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国共两党的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等小专题。

第三,专题内容重深度。

专题复习教学不同于平时教学,专题复习不仅是对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过程,更是对知识的深刻化、规律化过程和对能力的提升过程。所以搞好知识的分类、找准角度,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形成知识网络,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则是第二轮复习的关键。(跨度,就是以社会形态、历史事件、典型制度等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加以总结;深度,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阐释社会形态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趋势和规律等)。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跨度是指它的形成、确立、巩固、完善、强化、灭亡的过程;深度是指用历史的、阶段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以及阐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分析它对古代、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可见,跨度侧重于史实,深度侧重于对史实深层次剖析的能力;跨度在于认识现象,深度在于挖掘本质;跨度重在叙述过程,深度着重探索规律。

高中历史教科书所载知识点众多,纷繁复杂,同性质、同特征、相关联的历史内容又分散在不同的章节或几册书中,显得像一盘散沙,学生复习往往不得要领。专题复习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运用归类法把握好专题的跨度,把散见于历史课本各章节中同类型、同性质、同特征、相关联的历史内容予以纵横联系,形成前后贯通、左右并串、中外联系、条块分明、全面系统的专题知识网络。这种归类的过程,好像“梳头发”、“扎辫子”,头脑中留下的不是一团团“麻”,而是一条条“线”,从而理清了头绪,减少了相互混淆,加深了理解记忆。但是,归类却不是同类历史知识的简单相加,而应着力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即把握好专题的深度。规律教学即挖掘好专题的深度应是专题复习的主旋律,失去规律提示的教学就失去了专题教学的灵魂。如在“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专题中,我们不仅要将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不同派别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主要观点、主张、意义进行归类,而且应着重从中总结出这种探索表现出来的特点及其趋势。又如“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既要有中国古代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改革、商鞅变法、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等内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世界近现代史上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等内容,还要通过对古今中外历史上各种改革的发展过程及其得失原因和影响的归纳、对比、分析,揭示改革的一般规律。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学生归纳、分析、对比、综合等历史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设计大跨度、高概括的问题体现出来的。例如:2007年重庆卷中第37题(关于教育的题),就是一道涉及古今中外的大跨度的题;2007年四川卷的37题(关于文明交流的题)更是一道大跨度、高概括的题。因此,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专题的复习,既是历史学科自身特点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关键阶段。引导学生对专题进行归纳、概括、总结,使其对历史知识的概括方面上升到理论方面,并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这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第四,专题训练要“三精”。

“三精”即试题的精选、精练、精评。我们要精选那些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时代性的题目,以达到训练、检测学生识记和理解历史知识的准确性、完整性、科学性、创造性的能力。坚持一个专题一大练,提高学生的审题、答题能力,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强化讲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巩固基础,提高能力。

第五,专题教学应发挥“双主”作用

专题复习中,绝不能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许多专题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多翻书、多动手,由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归纳完成。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概括、分析、综合、归纳能力,又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以教材为基础的纵向、横向知识体系,使其具备看到试题就能准确映射到教材相关部分、相关内容来解题的最扎实的基本功。

第六、依托教材,解决“抓了专题丢了课本”的问题

学生在高考历史复习过程中,时常会犯“急功近利”毛病,总想通过某些捷径,能迅速提高学习成绩。为此,许多学生往往沉浸在各种高考辅导材料和题海之中,抓了专题复习材料而丢了课本的现象比较严重。而目前书市上有关历史专题复习材料非常多,即使编写再好的专题复习材料,也不能代替课本,课本是“高考之本”,离开课本,那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肯定是学不好的。所以在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和第三轮针对性综合训练中,都不能离开课本,所有的资料只能是“课本”的辅助材料,“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复习时,必须要回到课本中去,必须与课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