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散文黄昏读后感,关于季羡林散文黄昏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7-02-27 15:38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读了季羡林的散文黄昏,大家有何感想?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季羡林散文黄昏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季羡林散文黄昏读后感,关于季羡林散文黄昏读后感

季羡林散文黄昏读后感篇一

想到黄昏,总是会想象挂在天际的夕阳,绚丽的晚霞和即将拉开的夜幕。黄昏就是黑夜的象征,就像黎明预示着清晨的日出一样。黄昏是神秘的,只要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多逗留一天,在这天的末尾,他们便有个黄昏。但是人来人往,潮起潮落,又有多少人会意识到它的存在呢?铁木真跨马横鞭直指夕阳的时候,已是垂暮之年。或许,只有人到了那一个时候,才会认认真真地停下来,看一看夕阳,想一想晚霞。

“黄昏像一首诗,一支歌,一个童话,一片月明楼上传过来的悠扬的笛声,一声缭绕在长空里亮唳的鹤鸣……”黄昏只是一瞬间,谁都不会关心,谁都不会在意,人们赞颂夜幕下的万家灯火,朗朗初升的明月,横扫天际的流星,暗香浮动的夜晚会有多少人会想到赞扬一下美丽的黄昏?它并不在人们的心里,无论它带来的是寂寞,是欢乐,还是美丽,如梦幻一般消失在心头。俯身写一写黄昏,回头望一望人生。

季羡林散文黄昏读后感篇二

季羡林先生散文《黄昏》,写于1934年1月4日。拜读过后,本人以为,在季羡林先生笔下,“黄昏真美呵”。至少,季羡林先生从以下四个方面描述、描摹、描绘了黄昏之美。

一是黄昏的恬静之美。黄昏是安静、恬适、谧淡的。季羡林先生写道:“仿佛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优美的轻适的阒静软软地黏黏地浓浓地压在人们的心头,灰的天空像一张薄暮;树木,房屋,烟纹,云缕,都像一张张的剪影,静静地贴在这幕上。这里,那里,点缀着晚霞的紫曛和小星的冷光。”

二是黄昏的凄清之美。黄昏是凄爽、凄亮、凄秀的。季羡林先生写道:“黄昏真像一首诗,一支歌,一篇童话;像一片月明楼上传来的悠扬的笛声,一声缭绕在长空里亮唳的鹤鸣;像陈了几十年的绍酒;像一切美到说不出来的东西。说不出来,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会;意会之不足,只能赞叹。”

三是黄昏的动感之美。黄昏是流动、游动、走动的。季羡林先生写道:“黄昏从哪里来的呢?”从北方遥远的地方“蜕化出来么?”“蜕化出来了,却又扩散开去。漫过了大平原,大草原,留下了一层阴影;漫过了大森林,留下了一片阴郁的黑暗;漫过了小溪,把深灰的暮色溶入铮枞的水声里,水面在阒静里透着微明;漫过了山顶,留给它们星光和月的光;漫过了小村,留下了苍茫的暮烟......给每个墙角扯下了一片,给每个蜘蛛网网住了一把。”

四是黄昏的神秘之美。黄昏是神妙、神奇、神韵的。季羡林先生写道:“黄昏是神秘的。只要人们能多活下去一天,在这一天的末尾,他们便有个黄昏。”“这黄昏,像一个春宵的轻梦,不知在什么时候漫了来,在他们心上一掠,又不知在什么时候走了。”“黄昏走到哪里去了呢?”“到非洲森林里去了。再到,再到哪里,谁知道呢?”

李商隐先生在《乐游原》诗里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拜读季羡林先生散文《黄昏》,我感到:“夕阳无限好,黄昏更美丽!”

季羡林散文黄昏读后感篇三

手捧季羡林《黄昏》一书,我看的如痴如醉,不能放下。花了两天时间看完季羡林传,我感慨万千。

可值得我感受的事情太多了,给我感受最深的有那么几件事情。

一、平凡、朴素中孕育着伟大

一位扛着行李的新生来北大报到,看见一位守门人模样的老头,就请他帮助看一会儿行李,自己去报到。老头爽快答应了,而且老老实实地在那儿守着。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那位学生回来后,老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几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学生吃惊地认出了台上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教授就是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头!

季羡林先生的就是这样的平凡、朴素,如果他不平凡,他不朴素,能被别人认做守门人吗?然而就是这样的平凡愈加显出他的伟大,愈加折射出他人格的魅力。一个大学校长给一位新生看行李,没有丝毫怨言,而且认认真真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这又是一种多么令人敬佩的精神啊?试问当今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即使有人想做,有谁能够做到他那么平静的心态来做这件事情?恐怕没有几个人!

季老的平凡还可以引用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刘梦溪的话来评价。刘梦溪说:“不管在什么场合见到季老,总想过去向他致意。可季老只要远远看见我走过去,一定会站起身来。一贯如此。对比我更年轻的后学也如此。后来我们就想了个办法,只有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坐在他旁边,他就没法站起来了。”因此刘梦溪在《季羡林先生90寿序》中深有感触地写道:“先生是‘望之温温,即之也温。晚生后学,可以相亲’。”

这真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二、对动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他的感情如此的丰富、细腻,催人泪下。

他酷爱养猫,对猫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写的《老猫》,幽默,细腻,感人。他对波斯猫的喜爱到了跟他们一起乐,一起悲,甚至跟它们住一起。晚上猫睡在自己的被窝上面,为了避免惊动小帽,他醒来硬是忍着不动一下。他把它们完全看作了自己的朋友。

季老喜爱动物,跟怀有各种各样动机去爱宠物的一些人不同,他关心身边这些“伙伴”的命运,甚至为它们背着沉重的感情十字架,为一些孤苦、弱小生灵的命运伤感、悲苦。他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为一些小猫小狗流泪叹气。有一次,燕园中他平常最爱走的幽径上一棵古藤无故被人砍断,他看到藤萝上初绽的淡紫的一串串的花还没来得及知道厄运信息,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忍不住为它们伤感:“它们仿佛成了失掉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都没有地方了。”

三、他的敬业精神,他的忘我工作的精神。

文革期间,季老也无列外,遭到了四人帮的迫害,最后被发配到北大35楼守门房。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守门户,传呼电话,收发信件和报纸。但是他是一个闲不惯的人,难道就让自己的人生在这里度过?于是他经过反复考虑,最后决定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这部史诗够长的了,至少有八万行。他想,这够自己忙活几年的了。他向东语系图书室的管理员提出了请求,请他通过国际书店向印度去订购梵文精校本《罗摩衍那》。

当时订购书籍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可万万没有想到,过了不到两个月,八大本精装的梵文原著居然摆在了季羡林的眼前。他当时的任务是看门,而且他头上“分子”不知道是什么“分子”——的帽子还没有摘掉,沉甸甸地压在头上,他哪里敢把厚厚的原著公然拿到门房里去呢?想来想去,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妥善”的办法。《罗摩衍那》原文是诗体,季羡林决心也要把它译成诗体,这样才能传达出原文的风格。于是他就用晚上在家的时间,仔细阅读原文,把梵文诗句先译成白话散文。第二天早晨,再把散文潦潦草草地写在纸片上,揣在口袋里,带着它去35楼上班。在去35楼的路上,在上班以后,看门、传呼电话、收发信件的间隙之中,在闲坐无事的时候,他就把纸片拿了出来,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此时,他身在门房,眼瞪虚空,心悬诗中,决不会有任何人知道他在译诗,他自谓:“乐在其中,不知身在门房,头戴重冠矣。”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冬去春来,寒来暑往,历经五年多的时间,季羡林竟把长达八万行的《罗摩衍那》翻译出来了。当“四人帮”像《罗摩衍那》中的十头魔王一样完蛋之后,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出版《罗摩衍那》,至1984年出齐,厚厚的八大本。季羡林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建立了一座丰碑。从1973年到1983年编译完,整整10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啊,十年以来,他毫无间断,夜以继日,勤勤恳恳,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

季老在《罗摩衍那》译后记中说:“我现在恨不能每天有48小时,好来进行预期要做的工作。……我现在不敢放松一分一秒。如果稍有放松,静夜自思就感受到十分痛苦,好像犯了什么罪,好像在慢性自杀。”当他不得不参加一些空话废话居多的会时,季老就在会前、会后甚至会中,构思或动笔写文章。在这种时候,他往往只用一个或半个耳朵去听,就能兜住发言的全部信息,而把剩下的一个或一个半耳朵全部关闭,把精力集中到脑海里,构思,写文章。“积之既久,养成‘恶’习,只要在会场一坐,一闻会味,心花怒放,奇思妙想,联翩飞来;‘天才火花’,闪烁不停;此时思如万斛泉涌,在鼓掌声中,一篇短文即可写成,还耽误不了鼓掌。倘多日不开会,则脑海活动,似将停止,‘江郎’仿佛‘才尽’。此时我反而期望开会了。这真叫做没法子。”这种幽默的内涵,真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了。

如此的兢兢业业的精神,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学习,都值得从中汲取一些东西。

1978年平反后,季老获得了相应的地位。然而,他一生的心思只在学问上,执着地追求学术创新。在学术园地里,他埋头苦干,辛勤耕耘,总是每天清早4点起床,伏案工作,数十年如一日。

总之,季老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很多,这只是他人生光辉大河中的一小点闪光的浪花。

我们作为一代青年,难道不应该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吗,我们学习他的平凡、朴素,学习他待人诚恳、热情的精神。我们学习他淡泊明志,博爱的精神,学习他工作勤恳扎实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很多

季羡林散文黄昏读后感相关文章:

1.季羡林散文黄昏读后感3篇

2.读季羡林散文有感

3.季羡林散文选读后感3篇

4.读季羡林散文集有感

季羡林散文黄昏读后感,关于季羡林散文黄昏读后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