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专科毕业论文,物业管理专业论文范文
物业管理中建设有效能的团队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绩效就显得很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业管理专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业管理专科毕业论文篇一
物业管理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物业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摘要
摘要:校企合作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保证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校企一体化普遍存在的现象,介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物业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业管理;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主题是改革与发展,产学研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一体化则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校企一体化正是符合了这一趋势的要求。如何通过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与市场相对接,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技能人才是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校企一体化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物业管理行业也日趋成熟,从1981年深圳的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成立至今已经有30多个年头了,物业管理也由当时的单一模式发展到了现在的多元化服务模式。市场的不断成熟也对高校的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多年以来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和企业一直都在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尝试,但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缺乏切实可行的一体化机制。尽管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部门都提倡校企一体化的合作,但是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建立相对成熟的运行机制,对企业和校方的双向参加都缺乏一定的奖励制度。针对物业管理专业,在选定校企合作的公司方面还会存在着私人感情和人脉关系的原因,是否能长期有效地合作下去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上述的原因。校企合作现阶段的实际操作中企业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办学的主体当中。
2.企业没有积极参与到校企一体化当中,学校缺乏对应的评价监督体制。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为学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且对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私人情面及人脉的关系,不少的企业领导与校方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实习基地,所以会出现某些时候企业接收的实习学生的数量过多,企业的负担加重,也导致了学生在实习过程当中实习的质量无法保证,学生得到的锻炼机会不均衡,实习的内容不能得到完全落实的情况。有部分的企业接受学生的目的是在于能获取一定的廉价劳动力,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只是分配一些较为琐碎的工作,并没有真正系统地培训学生,对于自学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的学生,并没有达到实习预期的目的。同时也由于接收实习生的企业类型和规模都不一样,下分到每个小区的物业管理处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情况,学生的实践也多流于形式,并没有深入企业的日常工作,看得多,实践少,而学校对此也缺乏一定的评价监督体制。
3.教材建设相对滞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配套使用校企合作的教材,这样才会有针对性、实用性。但是在高职院校使用的物业管理专业的教材普遍重视理论知识,对实践知识涉及较少,实际案例也不多,对学生实践的指导意义不明显,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效果。
二、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模式现状研究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创建于2000年,2006年获评自治区级优质专业,在广西区内同类专业院校中具有领先地位,是学院拥有最多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数量质量最好的专业之一。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扎实,有一定的物业及设备设施维修养护知识,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在开展校企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上,我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1.改革的目标:通过校企一体化建设,培养高端的物业管理人才,提升“双师型”教师团队能力。
2.改革措施:
(1)构建校、系、专业三级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学院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执行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的决议、决策以及校企合作工作在全校层面的实施,系部校企合作的工作组负责校企合作在系部的开展工作,专业的校企合作负责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在本专业的实施。同时也明确了三层关系的具体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为我院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保障校企一体化建设顺利实施。校企一体化是通过学校与企业一体化的合作,产学结合、双向参与,将不同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课堂、顶岗实习等方面来实现人才的培养。我院与广西区内十多家知名物业管理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协助学校指导学生学习。学校向企业提供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实习质量。
(3)“校企一体化”阶段性实习及“2+1”培养模式。社会需要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不能仅局限于专业知识扎实,更需要有较强的实操能力,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我院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采用阶段性实习及“2+1”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方式。①阶段性实习。第一阶段的企业实习是安排在第二学期,在学习了物业管理概论、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等基础课程之后进行一周的企业认知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感知了解企业工作环境和物业管理的工作流程。第二阶段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6~8周的企业专业实习,以员工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采用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更进一步地将所学过的内容与实际相结合,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发现自己薄弱的环节。第三阶段是安排在第五学期到第六学期,进行企业的顶岗实习。与前两次的实习有所不同,这次实习是学生提高职业能力的机会,同时也是企业选配员工、学生寻求就业的机会。②“2+1”人才培养模式。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实行的是“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大一、大二阶段集中进行专业学习,最后一年将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相结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顶岗实习。“2+1”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不单是以前单纯的实习,而是将高职院校与企业这两个培育人的环境进行结合,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2+1”这种校企一体化阶段的实习,让学生在正式领取毕业证之前积累了8个月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组织协调以及人际沟通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物业管理人才,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也为我院物业管理专业树立良好的口碑打下坚实的基础。
(4)根据市场需要及我院学生实际情况编写培训教材。教材的指引方向和质量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我院物业专业的老师们编写了一系列实践性强、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训指导教材。通过现实工作中的案例让学生更了解企业的操作流程和规则,使得学生能快速地适应工作岗位。
(5)双师型专业团队建设。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积极拓宽双师队伍的渠道,健全和完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结合我院的双师型专业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①聘请专家。主要是行业或者企业中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对课程建设方面提出更专业性的指导意见,同时对一些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可以聘请企业中的资深技术人员进行讲解和指导,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②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去学习,了解企业的流程,加强教师自身的实操能力,提升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获取行业的最新资讯,增强与企业的联系,通过学院和企业的双培养,使得这些专业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操经验。③“以强带弱,以老带新”。在专业团队当中,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和扶持,定期指导中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建设、课题申报,同时让中青年教师担任一定的职务,分配一定的任务。让中青年教师在短时间能迅速成长,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过程,需要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力量相互配合。探索校企一体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物业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文献
[1]包焱.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6).
[2]贾强.未来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1(01).
[3]余凡.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科技资讯,2012(10).
[4]田园.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2010(8).
[5]张凤英.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为例[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物业管理专科毕业论文篇二
智慧社区物业管理创新发展思考
物业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摘要
摘要:面对智能社区、智慧社区的蓬勃发展,传统意义的物业管理服务已难以满足居民便捷、安全、多样化的需求。新形势下的物业管理系统必须要具备高度的集成性、交互性及动态性,物业服务具有多样性,并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支撑。在智慧社区理念引领下创新发展物业管理服务模式,要因企制宜、形式多样;以品牌企业为依托,实现连锁加盟;依靠智慧社区平台,让物业管理更具个性。
物业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内容
关键词:智慧社区;物业管理;创新发展
随着智能社区的不断发展建设,特别是物联网的兴起,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方兴未艾。2010年我国开始实施建设智慧社区的计划,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定了《智慧社区建设指南》,旨在大力倡导发展智慧社区。“十三五”规划中,我国已有不少城市将智慧社区建设纳入到城市信息化进程中,诸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都将建设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全国已经建成的智慧社区有300余个,纳入智慧社区规划的约有1000个。开启智慧社区建设,是居民对优美人居环境和智能物业管理的殷切期盼。本文通过分析智能化物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借鉴优秀智慧社区实施的成功经验,为今后智慧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一、智慧社区与物业管理概述
(一)智慧社区的内涵
目前有关智慧社区的定义表述注重技术层面上的偏多,完整的定义还较为少见。我国学者关于智慧社区的涵义主要从信息技术、物联网、综合服务方面来阐述。蔡艳认为智慧社区是基于信息通信和射频识别技术而提供便捷高效的管理服务。张彭则在此基础上提出物联网智能管控不仅是信息技术的服务,而且还是注重精细化管理的人性化服务。学界各方观点总的认为,智慧社区的目的是为社区的居民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生活,先决条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类似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集成运用,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的专业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社区形态。智慧社区作为最基本的单元和模块,可以被认作智慧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与普通社区相比,智慧社区在以下三个方面得以改进:一是智慧社区集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与数字生活于一体;二是智慧社区将周边的商业、金融、医疗、教育等纳入到综合信息平台;三是智慧社区将物业常规服务项目与智能化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包括门禁和监控系统、智能消费、远程抄表、自动喷淋等。
(二)物业管理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城市居民小区的物业服务主要是基于房屋本身与社区配套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以及简单的社区环境的整治、处理,其服务项目、范围、立意都非常有限。20世纪90年代,物业服务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房屋的管理修缮、环境的维护治理,而是扩展到小区治安、监控、车辆管理等增值服务,这促使物业管理开始向物业服务转变。本世纪初,物业管理服务被看成朝阳行业,房地产行业的一路高歌猛进带动了物业管理服务的迅速发展,并成为与房地产配套的核心服务。[1]大量的物业公司参与其中,凭借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优势,智能化、自动化、专业化、规范化、实时化及个性化的物业管理服务正得到城市居民的极力推崇和支持。具体而言,主要涉及小区设备监控管理、经常性服务管理(如:电梯、车库、门禁、物业信息服务等)、各类房屋租赁销售、环境绿化管理及水电气财务管理等基本服务内容。智能小区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物业管理服务的发展进度,使得物业管理服务不仅要提供规范、有序、高效、高质的管理服务,而且也要为用户提供准确便捷、安全丰富的人性化服务。
二、智慧社区形势下物业管理的特点
智慧社区建设给传统物业带来了积极影响。一是有效降低了物业管理成本。智慧社区所采用的现代化技术和设备,不仅降低了因物业人手不够的管理疏忽的风险,而且一次性投入长期受益,有效降低了运作成本。如物业秩序管理中,依托“社区区域安监系统”,包括巡更、门禁和红外线设防、突发事件自动报警等自动识别系统,有效减少安防岗位配置,降低工资成本开支,提高秩序维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二是有效提高业主对物业企业满意度。“智慧社区”在满足业主多方面需求条件下,融合线上线下交易、家政服务、娱乐休闲和智能家居等功能平台,真正实现业主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实现获取信息、家政预约等一系列特约服务。三是有利于整合住宅小区资源。智慧社区具有明显的功能集成性,智慧物业管理通过整合小区周边商业资源主动为业主提供衣、食、住、行、游、娱、购相关生活资讯,营造社区生活方式,引导消费。商业和物业高效结合,不仅让业主充分享受便捷的额外的增值服务,而且实现社区商圈范围内的资源互补和信息共享。[2]面对智能社区、智慧社区的蓬勃发展,传统意义的物业管理服务已时过境迁,无法满足居民便捷、安全、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智能物业管理应运而生,迎合了居民和时代的需要。结合前文阐述的智慧小区的特点,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的物业管理特点在于:首先系统要具备高度的集成性、交互性及动态性,从而实现社区管理、运作的智能化;其次服务的多样性也是加强物业服务的协同化管理的重要表现;最后高新技术特别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技术等高新信息技术必将是智慧家居、智慧物业的核心技术,智能数字化和网络一体化成为物业服务管理的时代特征。
三、物业管理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一)××智慧小区物业管理创新案例
某市的某智慧社区作为最早试点的智慧社区项目,率先推行智能物业管理,如今被作为智慧小区的榜样来推广学习。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其物业管理集成系统平台来全方位认识该智慧小区的独特之处和成功之处。从该智慧小区的系统平台构成来看,整个平台融合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等基础功能,将建设、公安、房管、计生、就业、社区警务、调解矫正、流动人口、家政、养老、购物等不同类型的基础服务通过信息综合平台来准确、有效地实现。这不仅体现了延伸服务功能和智能化管理,而且将居民的衣、食、住、行、康、乐、养等需求问题都很好地解决和处理,充分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及便捷安全的体验满意度。这和传统的政府服务自成一体的物业管理有明显的区别和较大的改进。一直以来,政府街道直接管辖社区,政府提供的各种基本服务是单向的,社区群众办事的唯一途径就是到社区委员会办理。智慧社区则彻底改变了这种思路,在专业物业公司的运作管理下,政府提供各种服务业主基本都能及时知晓和积极配合参与,更具人性化,且服务效率大大提高。
(二)智慧社区建设背景下物业管理创新举措
一是因企制宜,形式多样。物业管理一定要因企制宜地参与智慧社区建设。根据物业企业自身的条件决定参与形式,小型物业企业以线下基础服务为主,依托一些互联网在线平台,如58同城、赶集网等,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增值便民服务项目。[3]而一些有一定规模和资金实力的大型物业企业集团,应积极参与智慧社区的建设。如深圳彩生活物业企业旗下管理600多个住宅项目,面积达7000多万平方米,与光大银行合作推出“彩生活e卡通”,依托物业租赁平台为1万多户业主提供物业租赁服务;整合业主资源,搭建社区物业服务平台,吸引商家加盟,从而避免企业投入资金过大的风险。二是以品牌企业为依托,实现连锁加盟。通过以沿海一线城市为试点,依托行业龙头物业企业,形成品牌物业企业联盟,优化整合电商服务平台,吸引鼓励中小物业企业连锁加盟,从而降低建设智慧社区的成本,逐步推进基础物业服务和创新经营服务的融合,实现品牌连锁经营。三是依靠智慧社区平台,让物业管理更具个性。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型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物业行业融合线上和线下交易功能,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物业企业要瞄准现代化物业服务的市场机遇,实现物业管理升级。可以通过对家庭用户的数据采集,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造智慧云服务平台,建成一个智慧社区,并结合智慧社区中各自特有的习俗、天气、地理、生活水平、教育等,研发适用于不同领域的数据模型,使看似寻常的物业管理智能化、精细化、个性化,进而实现物管行业的转型升级及盈利模式创新。[4]
四、结语
建设智慧小区是当下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个性化小区的发展趋势,迎接智慧社区必然带来城市物业管理的转型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城市将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智慧社区必将成为智慧城市最耀眼的明珠。不过智慧社区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现在的探索还仅仅是起步,此外智慧社区的核心技术物联网的成熟运用也需要一定时间和硬件基础。
物业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文献
[1]卓思廉.社区物业管理[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38-39.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智慧社区建设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4:312-314.
[3]秦峰.基于智慧社区的物业管理模式创新[J].信息系统工程,2014(6):62-63.
[4]天津卓朗科技公司.智慧社区发展分析报告[R].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72-74.
有关物业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推荐:
1.关于物业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2.物业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3.物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4.有关物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5.浅谈物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物业管理专科毕业论文,物业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