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散文

发布时间:2016-12-02 13:37

阿来是一位出生在嘉绒的藏族。他选择了康巴土司家族的兴衰作为小说的题材,借以描绘藏地的风土人情,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阿来的散文。

阿来散文:草木的理想国

《草木的理想国》是著名藏族作家阿来创作的返璞归真、直击心灵的散文饕餮,是中国的《瓦尔登湖》,是一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碑铭之作。文学大家阿来是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作品《尘埃落定》的作者,藏族人,现任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的著名代表作有诗集《梭磨河》、长篇小说《尘埃落定》、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和当代中国静好至极的散文《草木的理想国》等等。

阿来说:“我不能忍受自己对置身的环境一无所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尽力去了解这个世界。” 所以,这本阿来的心灵之旅,与众不同的《草木理想国》就这样诞生了。《草木理想国》是一组关于成都这个城市的花木记,承载了成都的历史记忆。书中描绘了成都地区四季的花卉,图文并茂,诗意怏然,更有浓浓的热爱之情倾注其中。简洁清雅的文字,处处透着花样的馨香。这里有“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的腊梅,有“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的海棠,有“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的玉兰,还有“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的迎春花。那一段段人文和草木融合的历史渊源,在阿来清新自然的笔下娓娓道来。这美丽的花花草草,感染着作者,也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心灵得以平静祥和,充满对美好的向往。

有句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对于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的我来说,是不赞同的。因为你怎么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怎么对你。所以草木也并非无情,而是看你是否有情对待。帕慕克说过,我们一生当中至少要有一次反思,引领我们检视自己置身其中的环境。阿来写就的这组关于成都的花木记,其意义也正在于此。《草木的理想国》让我们置身于美丽的花草世界的同时,也让我们反思、发现、思考和追求世间的美好,让我们的心灵来一次花草树木的有情洗礼。

阿来散文:你的名字——阿哥记忆

诗意。唯美。灵性。这是一本小说背后封面字体挺大的推荐语。这些词语是写给一个小说家的。小说家在第一篇小说里,居然写到了自己的名字。这就令我不由得想道:原来他的名字是小说人物的名字啊,或许这些小说是自传体吧。他的名字出现在小说里,使我的心被惊动。这是一种颇不寻常的心动,像是窥见了自己内心的秘密。

我很奇怪自己年已不惑,竟然会产生这样的惊动。这样的惊动混合了奇怪的男女之情,原本就有我所熟悉的成分。有自己年少时候的爱慕。爱慕的感觉本身就有占有的意思,爱慕得越厉害,占有的欲望越强烈。那种大度包容、可以出让的爱,更像是扩大化了的人类之爱,而不像是包含了情欲的性别之爱。但是,人类之爱,多么高远啊,对一个人的爱无论深浅,总要自然一些,真切一些吧。

大字的推荐语其实是四个词。除了我记得的诗意、唯美、灵性之外,还有排在首位的一个词——智者。每一个形容词后面都是作者的名字。

这个名字很可能成为经典,或者正在成为经典。而这个名字对于我,却是一个谜。

“你本名就叫阿来?”

阿来散文

第一次是在省作协开会,散会后走在他身边时我问了他这样的话。他没有说什么,我也没有等他说话。他可能只是习惯性的笑容,或者是面无表情。后来的一次合影里,我看出他身为作家长时间写作,留下的脸部浮肿的迹象。谁能说出一个青年作家的成功背后,会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牺牲呢!

我读过他几乎所有的新作。也读了有关他的一切文字。他就是一个——遥远的温泉(这也正好是他的一部小说名字),或者火山:他看上去那么温暖,文字又那么美,无法言传。

我又在图书馆借来了他的书。我喜欢重读经典,但我明白自己的举动有点意气用事。我不过是忘记了其中几篇的故事情节吧,想要重温一下这些优美的短篇小说吧。

“我禁不住想向她吐露最初的恋情。

但我拿不准该说我爱你,或者是我曾经爱过你。”

在他第一篇其实并不短的小说里,我又读到了这醇酒一般的抒情文字。这样的文字无论在哪种语言里,都是绝对的令人陶醉。我只奇怪这些想法当时是怎么进入一个年轻作家的心灵之中的。我记得他曾经写过很特别的爱情感觉,就是那个土司的傻儿子见到心爱的美女,觉得自己骨头里在冒泡泡。(我在网上搜这句话,搜到一个意思相近的:爱情就是骨头里冒的泡泡。)想起这个说法我就感觉愉快。这个作家一定是个快乐的人。当然我也没多少机会看见他在什么场合板起面孔说话。他的发言不但简洁有力,而且语“重”心长: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他发言就对他产生永远的敬慕的原因。想想世事难料,距离遥远,而我居然也几次见到他,也几次听过他讲话。

只不过他终是我们人民的作家,不是我一个人的作家。我说出这样的话,自己也感到了心惊。它似乎表现了我隐藏在心灵深处从来不曾察觉的狭隘。

我想起了一个2013年冬的场景。在成都龙泉驿巴金文学院的文学讲堂里,讲习结束的晚会上,俊朗的文学青年,声情并茂地诵读阿哥获奖小说《尘埃落定》的开篇部分。确实这样,有的人就叫他阿哥。我没有叫过,我也不认为我会这样叫他。我记得他在这部获奖的长篇小说里写水倾泻到楼下的声音用了四个成语:提心吊胆,分崩离析,粉身碎骨,惊心动魄。青年读道:“水从四楼上倒下去,确实有点粉身碎骨的味道,有点惊心动魄。”这几个我早铭于心的成语,写出了母亲等待洗脸水从高处倾泻下来的极端敏感。侍女私下里讥讽她这种没来由的敏感:“又不是主子自己掉下去了。”我想,如果小说中傻子的母亲自己能够想到这些成语,比如“粉身碎骨”,内心会产生怎样的震动呢。大概会像我一样,难抑一种想哭的冲动,岂止是骨架被拆散了,简直就是人生被拆散了。

我感觉到了人们对阿哥的爱,我觉得这样的爱也种在我的心里。青年作家们表达出来了,就等于我表达出来了。我多数时候只是观察,就像读他的文字一样,读他这个人。时间和空间在那个冬天离奇地融合了,于是我就怀着一种不甘的心思,像大家一样靠近他。讲习中的休整时间,阿哥是没有休息的可能的。我迎上讲台送给他一本我写的新书。院子里有人拍照,我上前做出一个下意识的动作:把手放进他的臂弯里。相片从QQ群里下载了一看,他的视线正对着自己的臂弯。我感谢他没有当时作色,没有回避这样无礼的亲近。我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动作呢,也许是为了还多年前的一个心愿——其实在十分突然的幸福面前,人的头脑是不能思考的。

八年前阿哥来阆中采风的时候,与同行的作家林文询老师等等接见了几位阆中作者。照相的时候,我就去拉阿哥的胳膊,不过转念一想,只有我就名人的份吧,怎么可以让名人就我呢。所以一笑之后撒手站开去了。这一次我的相片里,有与林老师的两人合影,有与阿哥的四个人的合影——阿哥是微微地笑着的,位在右二,我则左一。

我借来他的书,是因为他的名字惊动了我。有的人,你不能看作故人,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

我借来他的书,是因为怀念充满了我的心。我想他在书里,会默默地告诉我这世上有什么,告诉我他在想什么,告诉我有的人心意相通,有的人心灵在一个高度。我想努力懂得他,我想体悟他文字呈现的美妙情境,我想找到抵抗寂寞的方式——像他一样与寂寞赛跑:他是一个领跑者,他一定会知道方向。

我终于开始重读这部书。每一个短篇前面有他签名的诗句,他的名字深深地触动了我的记忆。我的梦里都有记忆残留的他的影像。我是早就想写下这些往事的,如今他的这本短篇小说集才是一个真正的契机。也许我借书的潜意识此刻已经显现了:借他的书,不是为了他书里这些故事,而是为了我心里这些回忆。

阿来散文相关文章:

1.北京的胡同散文

2.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3篇

3.《阿来的如花世界》阅读练习及答案

4.《海市》阅读练习及答案

5.高三语文阅读练习:阿来的如花世界

阿来散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