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上的明珠教学反思
《南海上的明珠》是西师版第七册的一篇写景美文,语言生动优美,富有韵律,而且具有较强的画面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南海上的明珠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南海上的明珠教学反思范文1
英国作家托马斯说:“我喜欢那种以微笑面对困境,能够从挫折中积聚力量,通过反思而产生勇气的人。”懂得反思,善于反思,也是一种能力。从现在起,我要慢慢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
在这堂课中,我觉得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的不好:
一、过渡语不够自然,有些形式化
当我 讲到了让孩子们也来感受一下海南岛上的物产丰富,土地肥沃这一段时,我说“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可这时,我又想起了我在教案的设计这一过度语时,比这句要好,我又说了一遍。现在想起来,孩子们在我说让我们一 起来读读时,他们就作好了读的准备,我后面一说,反而显得多余了,真是在“背教案”了。
二、课堂生成还不能随机应变,过于死板
我觉得现在我设想的课堂还是蛮“理论”化的,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我是以教案为标准,拼命地把学生的回答往我预设的方向靠,不是“标准答案”的,我就过滤掉;是“标准答案”的,我就欣然用之。其实这反映出我还没有仔细地倾听学生的回答。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再加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说出来,这就是本事了!
三、在说话训练时,我还出现了多次口误
总之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中改进吧!
南海上的明珠教学反思范文2
一、教材简析
《南海上的明珠》是西师版第七册的一篇写景美文,语言生动优美,富有韵律,而且具有较强的画面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课文抓住了海南岛“富饶”和“美丽”两个特点,用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南海上的明珠——海南岛,表达了作者对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重难点:抓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效迁移,读写结合。
二、找关键词,理清行文顺序,理清课文的结构。
提问:南海上的明珠指哪儿?海南岛。
结合课文,你打算用哪个词概括它的特点?
先抓住中心句中比喻的修辞手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南海上的明珠”的理解;并展示海南岛的地理图片,让学生对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有个大致了解。接下来,由中心词“富饶”、“美丽”提问。说说“富饶”、“美丽”的意思。
课文里又是怎样给我们解释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后面哪些段落写的是“富饶”?哪些写的是“美丽”?
精讲第二段,抓关键词,悟学习方法: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的第二段,思考:作者写海南岛“富饶”抓住了哪两个特点?
抓住该段的总起句,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上展开学习。
提问:本段哪些地方能读出这样的特点?
自学三四段,抓关键词,熟悉学法:
刚才我们用抓关键词语的方法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请孩子们自学三四段,主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写海南岛的“美丽”,作者抓住了哪两个特点?②围绕这两个特点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圈画出来。在你喜欢的景物旁边作上阅读后的批注。
学生能较容易找到写海南岛“美丽”时的总起句,其中也有两个特点“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在批注交流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海南岛的“美丽”,然后带着这种喜爱、赞美的情感来朗读,这样使得对文段的优美语句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和体会变得容易。
三、什么是关键词语?
我认为就是指能体现一篇文章的中心意思的词语。它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如能抓住关键词句,就好比抓住了文章的纲,能把整堂课串起来,会使整堂课的阅读教学眉目非常清晰。学生理解起来也会非常容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堂课教学中我先引导孩子找关键词,以第一段中的“美丽富饶”统领全篇,再具体体会2-4自然段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其间注意引导孩子在每段的总起句里抓关键词,感受文章层次的清楚,结构的严谨,从而为读写结合,仿写作文打下了伏笔。
另外,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采取让学生找关键词语进行批注学习课文内容的方法上,学生还不能离开老师的引导准确独立地学文。怎么让学生学会抓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我总结出五个要点,即:一、老师在讲课之前要对教材、学生情况进行分析,设计出一条主线。二、依情定教,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三、紧紧围绕关键词语进行教学设计,并以此来突破重难点,读懂课文。四、跳出课文,巧设练习,内化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五、板书设计要突出关键词语。当然,这仅是我一时管见之得,方法还有待加一步改进、完善。
四、 结合旁边的批注理解课文内容,
将批读点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抓住这一重点,在孩子充分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批读点进行思考,简单清晰的就能让孩子了解文中各个总分关系的的联系,划清层次。
研究好旁批的教学点,用好不同批读文中的旁批,才能更好的让学生体验与文本与编者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体验开阔视野,从而产生新看法的过程。这也是我在学习今后的批读文时需要更加关注的内容!
南海上的明珠教学反思范文3
今天,我们听了随堂课《南海上的明珠》,我个人有以下看法:
(由于时间关系,我错过了字词部分的教学,所以就从课文的讲解说起吧!)
一、 存在的问题
1、课时的划分不够合理。
2、课文结构把握不够准确。
3、本文是批读课文,旁批不仅为教者指出方向,同时也为学者指出方法,但老师在教学时却忽略了旁边批注的作用,也没有引导学生试着写写批注。
4、指导朗读不够。
5、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作者对海南岛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没能表现出来。
二、 反思对策
1、本文教学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扫清字词障碍,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条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重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节课把所有的内容都融汇在一起,造成教学目标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在以后类似课文的教学中应该将教学任务进行合理分配。
2、 自读课文时可提出要求:结合旁边的批注理解课文内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自己在朗读中的感受或体会等写在旁边(扫清障碍式的批注)。
3、 课文教学时,首先理清课文的结构。课文是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和“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等方面来描写海南岛的。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汇报,重点放在一个方面上,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和积累。
4、 在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老师应相机指导学生把重点词句的理解、自己的感受体会批注在旁边,便于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剩下的部分。然后汇报交流。
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第三、四自然段都在写海南岛的风景优美,应该放在一起学习,而不是完全单独地出现。
南海上的明珠教学反思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