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小常识与养生食谱
冬季天气严寒,是适合进行食补的季节。那么冬季养生有哪些食谱呢?冬季养生的小常识是什么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讲解下冬季养生的内容吧。
冬季养生小常识
1.早睡晚起
进入冬季后,人体出汗减少,人的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开始恢复原来的平衡,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负担缓解,肠道功能日渐正常。由此,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应,一些在夏季时潜伏的症状就会出现,机体也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如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这种状况就是“冬乏”。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冬乏”。冬季早睡晚起可避免低温和冷空气对人体的侵袭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严寒刺激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充足的睡眠还有利于人体的体力恢复和免疫功能的增强,有益于预防疾病。
2.益肾养肝多吃咸
气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此时,饮食调养方面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宜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荠、沙葛、粉葛等。
3.多喝水去冬燥
想去冬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肠子开始蠕动,就会想上厕所,当然也就不会便秘了。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4.吃粥补充水分与润燥
冬天的早餐若能吃些温热粥或药膳粥,可说是养生一大良方,尤其是脾胃虚、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补中气。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莲子粥、坚果粥与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养生早餐。中医提醒,老年人、体质较虚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会明显感觉不舒服的人,应该从冬天就开始调理保养身体,多喝水、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5.多喝蜂蜜水少吃姜
营养学家说,季节进入冬天,要多喝蜜,少吃姜。因为冬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所以,多喝水也就成了我们对付“冬燥”的一种必要手段。
专家建议,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冬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冬燥而引起的便秘。蜂蜜所含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此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蜂蜜具有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在冬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还可以防止“冬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6.通风透气,早晚添衣
冬季,不宜过多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当然,“冬冻”还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则应及时增减衣服。
冬季养生食谱
一、红烧肉
材料
五花肉500克、白糖3茶匙、葱1块、草果2粒、大料3个、老抽、科洒各2汤匙
做法
1、姜切片、葱切段备用。
2、把猪肉切成方块,放到锅5分钟,撤尽浮沫,捞出用凉水洗干。
3、炒锅放2勺匙油,同时加入白糖,等糖慢慢溶化时,向一个方向匀速搅动,等糖溶化起小泡,在把肉倒入锅里炒,使肉着色均匀。
4、加入酒,再炒5分钟后,往炒锅里放水(以没过肉上两指为宜)。
5、大大煮开后,改小火再煮40分钟左右,至肉炖烂烂,撇油即可。
功效:
中医认为,猪肉性平味甘,有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的功效,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小便和止消渴。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燥、干咳、便秘和难产。
二、胡萝卜炖牛腩
材料
牛腩600克、山楂3颗、食盐适量、葱适量、姜3片、茴香籽少许。
做法
1、牛腩洗净,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时(期间换去血水更好),沥干水,切成小块。
2、切好的牛腩放冷水中焯水,焯好用流动的水冲洗去浮沫,沥干水。
3、牛腩放砂锅中,加水至九层满,锅中水煮开后撇去浮沫,放姜片、葱结、茴香和山楂,大火煮开后转小火。
4、小火煮时把胡萝卜去皮,切滚刀块。1小时后转大火,把胡萝卜放入砂锅中,再次煮开后继续小火煮。
5、1小时后转大火,加盐,出锅前撒上葱末。
功效:
牛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该季节的补益佳品。
胡萝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胡萝卜中的芥子油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冬季养生小常识与养生食谱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