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学院长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17-04-12 13:25

我们对于生活学习的大学,有着自己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建设大学校园,给院长写封信吧!下面小编整理了写给大学院长的一封信,欢迎阅读。

写给大学院长的一封信篇一

亲爱的项院长

新年愉快!我是咱电院一名新生。初来亚斯,感觉新鲜、好奇,而且学院建筑,教学等都有自己的风格,更是愈加吸引。

然美玉微瑕,学习生活中也是有瑕疵的,这对刚刚接受大学学习,对新事物敏感的新生更能感真。

于是冒失地聊聊些想法、建议。也许有些幼稚、乏全面,望请见解。

一.关注专业环境影响

磨刀石,磨刀石是让刀剑锋利的,锋利了才能运用到实处。我院也是这样的一个励人石,历练人才。我院给了学生们很多的综合训练机会,在脑海中无它校可比。而作为一名电院学生,开学的一学期来,学习方面所接触的只有课本,没有一节课是讲专业方面的,也许因为我校是本科院校,学习应步步来不应急,哪有大一开专业课的。但我个人认为:学习不仅是学习也是生活。大部分学生报考时选择电子,选择理工类,心中自然是有想法的。学习是步步来,但一节专业趣味上的课,一个影响,生活学习中的一个小插曲,保持头脑中专业敏感度。让我们感受到我们所学的都是在走近我们的专业、那幼稚的理想。我们的积极性咋能不高。选择专业的人感受到前景、感受到目标,小插曲成为生活中的一项,我们对电院的独特气氛不正体现于此。另外,作为一个不在名单的电子科技协会应用部一员,我们部力量不是太充足,虽也是专业小插曲,但领会甚微; 电院又以什么形象体现给大家,曾问过几个其他学院的同学,他们的答案是电院的学生朴实、勤快,乱花钱的少。我想我院的形象绝非仅此,我们是理工学科,我们的优势是技术,体现出来的不仅是朴实的态度还有力量。虽在大部分校院活动中我院在技术方面做出一定贡献,但我院大部分人还是看客。我院的独到之处就是技术,但我院是否将这种气氛融入到全院?我想:电院的学生需要的不是咖啡馆、游泳馆、需要的是实验室。在学习中侧重性的在属于我们的领域加强影响,引起感知。我们在人数上有力量,调动起一切的积极性。我想这是伟大的,因为电院在我校是科技的象征。

二.关注少量大学生不务

大学生活磨炼了一些人,也毁灭了一些人。一次和同学去其他寝室发传单。嗨、到大二的那个楼层走近一个个寝室,几乎都在玩电脑,也不是学习,而是看电影、玩游戏之类的。那时心里突然很难受,应是“寒”的感觉吧!后来我问了问我一个毕业的姐,他告诉我那不是因为他们贪玩而是在生活中因种种问题而颓废,替而代之的就是玩电脑了,还说大学期间这样的学生要有一部分。项老师您想想一个大学生要在大学期间度过20-25岁左右的青春,这期间颓废将对个人、对家人造成多大的损害啊。我想啊虽然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但心里方面有的还不是很成熟,咱这方面加强点教育也不错吗。

三.关注学生自主选择活动

听报告会方面,一贯是以班级为单位,然有同学逃。他们的原因是不感兴趣、当时有事、或直接的解释,懒、想利用这个时间看会电影等。可是像这样的活动校方是花费者,学生是不出费的消费者。既然有这个学习的机会为什么没看重,因为他们不是自愿的。我有这样个想法:每位同学每月有规定额度听报告会的机会,近期有怎样的报告会由团委下发各班,各班统计每位同学所选,由团委汇总从中协调避免冷场等问题;假如送朋友一张他不喜欢的电影票,他不一定去看,但他自己选了张自己喜欢的票,他是不情愿浪费的。没人愿意浪费自己的规定额度,把选择留给同学们,我想即使看的是同一场报告会,所携带的情调不一样,学习到的也不一样。

也许是因为年龄,您给人一种慈祥,对咱们院您就像祖国的温总理一般温和,一个领导人一种风格,会有人跟随,会影响所有士卒。

假期在家学习的少,胡思乱想的写了些个人观点,一个孩童般的语言,有什么误处,还请莫怪。诚挚的感谢您白忙之中开启来信!

祝您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您的小卒:11EDA冯吉春

2月5号

写给大学院长的一封信篇二

新院长:

我是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的一名学生。通过几年刻苦的专业学习终于如愿以偿迈进了大学的艺术殿堂。来到兰州大学艺术学院后,我并没有因为新校区的偏远和稍显荒凉而气馁。相反,我认为新校区正是兰大精神的继承和体现。虽然我们地处西北、经济落后,但艰苦的生活环境从来没有磨灭兰大人的学术意志和创新精神。梅花香自苦寒来!但是,从去年开始我的希望渐渐转变为失望,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对兰大的选择。

去年,我们艺术学院新来了一位院长。听同学们说新院长师出名门,是哈佛的博士,而且还跟我们一样也是美术专业的。大家相当兴奋、奔走相告,希冀本专业出身的新院长能够带给我们惊喜。然而,随着新院长一系列改革措施的颁布,我们的心都沉到了谷底。新院长要在我们兰大艺术学院建设“国际型艺术人才培养实验区”,说白了就是要对同学们进行英语强化教育。在大学三年级开设托福班和考研班。新院长宣称,要让我们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将来都考研、出国;要去世界第一流的城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工作。听起来足够振奋人心的,可是仔细一推敲,这些想法根本就不符合逻辑。作为我们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将来大家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本专业的实力,在社会上闯荡是要靠硬邦邦的专业水平说话的。而艺术专业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量的积累(学美术的同学要大量临摹、写生,学音乐的同学要每天练琴、练声)。而新院长却拿夸张的英语强化学习来挤占我们宝贵的专业学习时间,这无异于舍本逐末。我国英语教育的弊端早已被国人深恶痛绝,以英语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更是被传为国际笑话。新院长是哈佛的高材生,英语自然是好的。于是他就想让学生们的英语和他一样好。但是外语和专业毕竟是两码事。就拿新院长的专业敦煌学来说吧,哈佛的敦煌学自然是好的,所以新院长就要以英语去哈佛学习敦煌学来成就自己。可是英语毕竟不能和敦煌学划等号。新院长可以以英语在哈佛成就自己,国内也同样有土生土长的敦煌学国际专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有一位项楚教授,年青时就已在敦煌学研究上崭露头角。

当年,日本的敦煌学学者酝酿一次国际学术会议,目的就是在会议上宣称“敦煌在中国而敦煌学在国外”,正是这位项楚教授在会议上提交的一篇学术论文震撼了国际敦煌学界,使日本学者扬刀立威的妄想破灭。如今,年届70的项楚教授早已成为蜚声国际的敦煌学权威。没有听说项楚教授英语如何了得,他也从没有出国深造过。可见外语和专业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也许新院长的用意是想让我们将来考研、出国,可是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我们的专业水平鲜有提高(在进行英语强化学习后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专业),将来拿什么去考研呢,出国就更是妄想了(没有专业光凭英语在国外就只能刷盘子洗碗)。新院长还说要我们将来去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工作,去和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抢饭碗。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中央美院、中央音院是国内艺术教育的顶尖学府,不是我妄自菲薄,论专业实力兰大艺术学院的学生大四毕业了都不一定能考的上这些学校,还谈何竞争。我们只有脚踏实地,通过刻苦的学习、积累来缩小差距,也许将来还有的一拼。但按新院长这种做法,将来还能拼什么,拼英语吗?新院长口口声声要让我们都考研、出国,我想问一句,考研、出国不需要经济基础吗,您有没有调查过我们的家庭情况和经济实力。兰大艺术学院的很多同学都来自甘肃省各地县。大多数同学家境普通,艺术学习本来花费就高,父母供到我们上大学早已捉襟见肘了,很多同学家里已是债台高筑。我们本来打算在大学四年里学好专业,将来可以早点赚钱、报答双亲,至于考研和出国都是后话。可是您却把我们的学习目标强制地定位于考研和出国,难道这笔花销您来出吗?想想四年后毕业之时,研究生和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摆在面前(如果有可能的话),一边又是父母亲爱莫能助的含泪的双眼,您让我们怎么抉择,难道要把白发双亲往死里逼吗?何况,考验和出国本来就不是唯一的出路,对于我们大多数同学来说,如何在大学里学好专业,为将来工作打好基础才是关键。

兰州大学的艺术教育起步较晚,在同类高校中水平并不占优。艺术学院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夯实基础、加快专业建设、同步提高软硬件实力。您却为学院制定了如此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发展规划。看来您在制定发展规划之前,根本就没有对学院做过详细、深入地调查研究。您连基本院情都没有搞清楚就妄定规划,真不知道您这个院长是怎么当的?

话都说到这里了,我就索性一吐为快吧。在今年兰大艺术学院的招生考试中,这位新院长更是一手炮制了一个大笑话。您禁止本院的绝大多数专业老师在招考中担任评委,请了一批外面的所谓专家负责主考。本院只有您和几位当权的老师掌握招考的权力,据说您这样做是为了杜绝在招考中出现暗箱操作,难道把权力集中在少数几个人手里就能杜绝暗箱吗?说起这事儿,我们在同城其他大学艺术专业的同学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他们说,“你们兰大不行啊,招生考试都不让专业老师参加,他们的水平一定很差吧,能教得了学生吗?”您让我们无言以对。事实是这样吗?难道我们的老师水平真的很差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学院中很多老师专业实力过硬、教学认真负责,在同学们中间是有口皆碑的。而且,我们美术系还有几位博士后学者,是学校重金礼聘来的,这次招考中也被您束之高阁了。说句良心话,我觉得您这样对我们的老师是不公平的。他们勤勤恳恳地教书育人,为学院做贡献,却被您以暗箱之名拒之于招考门外。可以说,老师们在专业上、人格上遭受了双重侮辱,我为老师们抱不平!

说了这么多了,也不知道新院长您听进去了没有。作为一个本院的学生在这里说这些话也许不该或者不妥,但是我顾不了那么多了。您一年在兰大待不了三个月,却遥控学院发生了这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真不敢想象您要是长期留在国内,艺术学院会变成什么样子。

衷心祈祷:您最好留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再也不要回来了,兰大艺术学院经不起您折腾了!!!

兰大艺术学院学子泣血手书

4.7

写给大学院长的一封信篇三

尊敬的院长先生:

很早就期待有机会与您交流??当然最好是面对面的交流,比如说您坐在我们一群学生中间,大家随心所欲地谈谈,您可以近距离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我们眼中的河大,而我们也可以聆听校长教诲,增长几分学识……但现在,我却只有通过网络与您交流。

我很恨河大,因为我是这样深切地爱着她。从2001年入学到现在,我已把开封当成第二故乡,把河大当作自己的家,我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可以说,“河大”二字已深入我的潜意识,我的骨髓里。我欣喜地看到,向所有其他的学校一样,河大也在努力的发展,然而同时我清醒而痛苦地看到,河大实际上正缓缓往下滑,甚至距离悬崖边也不员了——那下面是一片沼泽,也许不久的将来,和大将作为三流、四流学校在那里绝望地挣扎因为,相对外面日新月异的世界,河大的发展却是太慢了,更可怕的是,好多河大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认识到了也不以为然,相对那些优秀的学校,我们的落后并非是在硬件方面,而是在思想上,思想上的僵化和被麻醉,正如鲁迅先生笔下的被炙烤的铁房子,里面的人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地死去……河大则在不知不觉中沉沦了,我是在危言耸听吗?不,校长您看,那么多不言而喻的错误在校园里肆虐,我们不以为耻,反而漠然,竟至慢慢习惯了:

一、学校管理规划

1、市场经济时代,我们交学费上学,学校许多行政管理人员仍然“计划”思维,待人态度恶劣,不守时,做事效率低下,而且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这与学校处于经济不发达的开封也关联)

2、咱学校是综合性大学,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竟然把开封医专、师专给并了,大大降低了办学档次;我们还有颇有特色的人民武装学院……所有这些都是瞄准成为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而努力的,可为什么在建新校区时不紧连校本部,反而建到数十公里外的西北郊,弄得图书馆分家,文理分家,简直成了两个学校,哪有什么综合性可言?由于相距遥远,管理也极不方便,那么多副校长便是明证。(开封市东北郊的地皮能有多贵?河南省省委所谓的“重视河大发展”不过如此)

3、虽名为综合大学,院系间隔阂严重,壁垒重重,有的院系教学资源多些,比方说有多余的自习教室,却书“外院(系)学生不得入内”。4、说大话:明明一个系只有两三个专业,甚至只有一个专业,为什么该系称院?

5、学校校园发展规划有问题,不连续。引用一位到咱学校讲学的清华教授的话:“……你们学校二三十年代的大礼堂是古希腊、古罗马柱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完美结合,是穿越时空的建筑,在国内高校决无仅有;但旁边九十年代的逸夫图书馆就不敢恭维了,那外面贴瓷砖的技术,说不好听点整一个放大了的厕所;往后则是六七十年代建成的苏式小红楼,精致典雅;再往后又是金光闪闪的现代化的体育馆,整透一个字:钱!这四栋建筑摆在一块,就是历史的缩影,然而从校园规划来看……”当然也要考虑到我们学校发展的坎坷历程,可是除此之外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不多吗?就我在学校的三四年,大礼堂旁边的绿地先拔树种草,又拔草种花,末了又种树,栽栽拔拔至少换了三次,为什么?

XXX

XXXX.X.X

写给大学院长的一封信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