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俚语

发布时间:2017-02-21 14:20

俚语是一种有趣的语言,有各自地方的特色。你们知道有哪些汉语的俚语呢?接下来就请跟随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汉语中的俚语

汉语中的俚语精选

1、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2、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3、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

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环境而变坏。

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道行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6、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7、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名马陆,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8、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9、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10、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11、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12、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好。

13、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比喻力所不能及。

1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15、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16、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17、不登大雅之堂——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18、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19、不分青红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20、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21、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22、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2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24、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25、名师出高徒——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汉语中的俚语拓展

26、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27、不自由,毋宁死——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28、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29、拆东墙补西墙——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30、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31、陈谷子烂芝麻——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事物。

32、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3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刘邦丞相。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3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35、吃不了兜着走——比喻出了事情要承担全部后果。

36、吃一堑,长一智——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37、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比喻贪心不足。

3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39、出淤泥而不染——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依然保持纯洁的品格。

40、初生牛犊不怕虎——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无所畏惧。

41、船到江心补漏迟——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42、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4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44、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45、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46、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47、打边鼓——指从旁鼓吹、协助。

48、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49、打破沙(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50、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以上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俚语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汉语中的俚语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