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谎言的美好青春记叙文阅读原文附加答案

发布时间:2017-06-02 11:17

我们可能都在青春年少时撒过这样或那样的谎言,可那就是青春。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始于谎言的美好青春》记叙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始于谎言的美好青春》记叙文阅读原文

A

16岁那年,我上高一。

中考成绩一般,但望子成龙的父母希望我能去市里最好的实中读书。

我很恐慌。我知道实中的学生都非常厉害,我去了那里,还不是垫底?我也害怕别人知道我是花钱买进去读书的会看不起我。我硬着头皮开始了在实中的生活。第一天上课,看着别人兴高采烈地呼朋引伴,我觉得自己特别孤独。他们都是靠自己的能力考进来的,唯有我,那么不光彩。我的同桌杨旭热情洋溢,他中考的分数非常高,整整多了我80多分。

B

我在班上几乎不说话,用沉默来保护自己的隐私,每天埋头苦读。

进入高中的第一次大考,在开学20多天后进行。老师说这次考试,检查一下大家以前的知识功底。

我的心在考试前几天就开始惴惴不安了。我怕原形毕露,怕班上的同学看不起我。我已经进了实中,没有退路。

帮老师拿教案时,我发现办公室放教案的柜子边上,是隔壁班数学老师的办公桌,他的桌子上压着一摞试卷。我随意瞟了一眼,心里猛地“咯蹬”一下,那不正是我们几天后考试的试卷?鬼使神差,我匆匆抽了一张试卷出来,紧张地折叠好,藏进口袋,然后飞也似地离开。

回到家,我认真地把那张试卷做了一遍,不会的题,就照着书上的例题一点点想。

公布成绩前的几天里,沉默的我变得更加沉默,神经紧绷,一点点风吹草动我就惶恐不安,如坐针毡。

C

度日如年的感觉让我要窒息了。

“这次的考试成绩居然只有5个人考了90分以上,这里可是重点高中,我相信你们不会只有那么点能耐的……”数学老师娓娓道来,时而严厉,时而鼓劲。

大家都在底下窃窃私语,老师念一个分数,发一张试卷。

“刘康伟,98分,全班最高。”

听到老师念我的名字时,心跳骤然加快。我低着头,匆匆走上去。面对老师赞赏的目光,我却感觉那目光似乎要穿透我的心。

“刘康伟,你好赞呀,真人不露相!”杨旭凑过头来,搂住我的肩膀。

我敏感地坐直身子,揣测他话中的意思。他比我少10分,他说以后要多向我请教。我却感觉他是在试探我,脸涨得通红。

叹气声此起彼伏。我没有一丁点初战告捷的喜悦,我并不想考第一名,只希望自己的成绩不垫底,自己在这个班上能够有立足之地就够了,但现在,事情的发展由不得我了,大家都以为我是“高手”,一个“不露相”的高手。他们羡慕的目光让我反而觉得如芒刺在背。

我撒下了第二个谎言,以卑劣的手段撒下的,但后果只能我来背。我无路可退了。

D

我让父母帮我请来最好的家教,自己也重新调整学习计划,为了不让自己的谎言败露,我只能全力以赴。

一夜长大或许就是这样的吧。我的蜕变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整个高中阶段,我像上紧发条的钟,每天过得忙碌而充实。家教老师的课外辅导再加上我自己的努力,第二次考试,第三次考试……我都没有让自己失望。

实中毕竟是重点高中,高手如云,虽然我没有进入尖子生的行列,但保持在中等偏上的成绩还是让我找到了满满的自信。特别是数学,曾经让我痛苦不堪,后来也被我征服了。

青春年少时,我们可能都撒过这样或那样的谎言,为了谎言不被揭穿,为了自己能被别人认可,我作出了最大的努力。

虽然这一切,始于谎言。

《始于谎言的美好青春》记叙文阅读题目及答案

1、用简洁语言(四个字)填入下面①~③方框内,梳理C部分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心跳加快

感觉试探

没有

喜悦

②穿透我心

①度日如年(快要窒息)

③芒剌在背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这次的考试成绩居然只有5个人考了90分以上,这里可是重点高中,我相信你们不会只有那么点能耐的……”

答:“居然”表明老师对作为重点高中的学生考出这么差的成绩感到意外(疑惑或不理解)(1分);“不会”一词寄托了老师对学生会考得好成绩的期盼(1分),体现了这位数学老师批评学生很讲究方法,既严厉又鼓劲(1分)

3小说中的“我”是作者本人吗?试分析选文运用第一人称的作用。(3分)

答: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1分)。选文运用第一称的作用;①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②与读者拉近距离 ③使人有真实的感受 (答出两点即给2分)。

4选文主要运用哪种记叙顺序?全文由ABCD四个部分组成,请简析这种结构方式的好处。(3分)

⑴记叙顺序:顺叙(1分)

⑵结构方式的好处:①行文起止思路清晰 ②文章内容层次分明 ③人物事件脉络清楚 ④读者阅读一目了然 ⑤故事情节变化自然 ⑥前因后果交代明白 ⑦按照时间先后次序 ⑧片断串联结构严谨(答出两点即给2分)(2分)

5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中的“我”撒了两个谎言,其行为是否违背公民道德“诚信”的基本准则?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示例一:不违背。因为人生漫长,难免有撒谎的行为,孩子做错事,能够自己改正错误还是好孩子。文中的“我”虽然撒了两个谎言,但为使谎言成为事实,他做出了很大努力,最终找到了进步的自信,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4分)

示例二:违背。因为作为学生,诚信更为重要,然而,文中的“我”撒了两个谎言,这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损害了一个人的做人原则。诚信是为人之本,没有了诚信,即使你侥幸入读多好的学校或拥有多高的分数,将来长大了也难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4分)

始于谎言的美好青春记叙文阅读原文附加答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