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修课《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6-06 15:13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的内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选修课《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

一、引题

近几年,《论语》很火,孔子很热。我们在读《论语》,北大也在开《论语》课,北大的李零教授将自己的讲稿整理成书,其中有这么一段对孔子的评价: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执着,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问】:看完这段评价,其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句话?(最后一句)

是啊,孔子五十五岁时离开鲁国,带了十多个弟子周游列国,北至古黄河,南至江淮楚界,足迹数千里,历时14年,遇到了十多位诸侯国君,虽有礼遇咨询,但却没有人能用他为政。惶惶无助可依,被旁观的看客形容为“丧家狗”,而孔子也承认了这个评价。如今,“丧家狗”一般被用作贬义,而李零对“丧家狗”的解释是:任何环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即使不是贬义,这样的评价与我们一贯认为的孔子是“圣人”的说法也截然不同。那么,孔子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们该怎么来看待孔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我们需要的答案。

二、解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课文哪一节提到了课题?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这个标题。

明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实现仁政,实现礼治)行不通却偏偏要去做这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由此我们自然也就有了这样的疑问:

1.为什么不可为(做)

2.为什么要为(做)

3.为(做)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

1.初读课文

读课文注解、译文,理解重点字、词、句式(省略句、倒装句)。

2.精读课文

(1)在文章中找到并划出描写当时社会的语句,理解当时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2)划出文中他人对孔子的评价和劝告。

(3)划出文中孔子及其学生的的相应看法和做法。

(注意:抓住每个对话语段中最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四、解读课文

1.为什么孔子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1)陈成子弑简公

弑:古代卑幼杀死尊长叫弑。多指臣子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说明社会秩序混乱。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司马迁《史记》

春秋末期,由于公室式微而私室强大,在权力的斗争中弑君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其中有公室成员篡位而弑君,卿大夫与国君争权而弑君,公室成员、卿大夫或国君近侍等与国君有仇而弑君。这些弑君事件反映了殷周以来价值观的崩溃。

(2)今之从政者殆而

当今的从政者岌岌可危。这说明当时政治黑暗腐败,从政的人很容易惹祸上身,这并不是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建功于世),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全生于世)。方今之世,仅免刑焉(不受刑就算好)。

——庄子《人世间》

(3)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像四处泛滥的洪水,天下到处是这样地动乱不安。这是一个动乱的社会。

此时是个以强凌弱、兼并攻伐极频繁的年代,也是“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极度混乱的年代。统治者各阶层欲望的膨胀和利益的追求导致无视宗法,颠倒伦理,奢侈腐化的行为;整个社会上行下效,道德混乱。

(4)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凤凰不出现,黄河不出图,说明这不是太平盛世。

“周文王在岐山,有凤凰在附近的山上栖息。”

——《封神演义》

“王者厚其德,积众善,而凤凰、圣人皆来至矣。”

——《吕氏春秋》

2.从文中的这些语句可以看出当时是怎样的世道?

孔子当时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乱世。没有秩序可言,没有制度可依,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在这样的乱世中,孔子所希望的仁政,礼制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尚武的时代,孔子的理想是注定落空的。

3.既然已经注定了结果,那孔子为什么还要“为”呢?我们先来看看在这样的乱世中,那些不为的人,他们是如何看待孔子的“为”的?

(1)楚狂接舆

①“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接舆歌中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孔子啊,为什么你身处乱世却不知退隐,而非要去周游求仕呢,真是德行衰微啊!话里既有对孔子的尊重,更有对孔子的劝喻。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会》

②既然要劝阻孔子,为什么接舆却不屑与孔子交谈呢?

在接舆看来,要劝阻孔子是不可能的,他要说的也都说过了,所以没有必要多说;如果和孔子交谈,说不定反要被孔子劝谏,让自己积极参政。身处乱世,孔子的主张得不到社会普通人的认可,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但连社会上的精英都不能理解,这未免让我们觉得有些悲凉。

(2)长沮、桀溺

①是知津矣。

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才对。这是对孔子的讥讽。

②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现在世道动乱,政治黑暗,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追随那些隐士。言下之意是世道如此黑暗,明哲保身,洁身自好才是上策。这是对孔子的怀疑。

二人一讥孔子为知津,一以天下滔滔莫非津也,语意妙极。其不告津者,正所以告之也。——方存之《论文章本原》

津:实义虚化,指人生之路津。

(3)荷蓧丈人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这话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同时也含蓄地劝戒孔子停止自己无谓的奔走。

(4)晨门、荷蒉

①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这里有对孔子的讥讽和嘲笑。

②莫己知,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荷蒉者以涉水为喻,谓涉水当视其深浅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君子处事也要审时度势。道可行则行,不可则止,做事不要太固执,要通达权变,洁身自好。实际上也是讽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

这些人都是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他们或是劝告,或是担忧,或是嘲讽,或是质疑,都表示反对孔子的“为”。事实上,在孔子奔走于列国之间的年代里,面对

时代不容,世人不解

4.孔子和他的弟子有怎样的反应?请同学们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找出来。

(1)孔子下,欲与之言。

①孔子下车,想跟他谈谈,大家能猜想谈话的内容吗?

天下无道,是谁都知道的事。但是,我们应该积极的去面对它、改变现状。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社会道义。

②从孔子的举动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的什么?

接舆诸人,高蹈之风不可及,其所讥于孔子者,亦非谓孔子趋慕荣禄,同于俗情,但以世不可为,而劳劳车马,为孔子惜耳。顾孔子之意,则天下无不可为之时,在我亦有不忍绝之情,有不可逃之义。孔子与诸人旨趣不相投,然孔子终惓惓于此诸人,欲与之语,期以广大其心志,此亦孔子深厚仁心之一种流露。

——钱穆《论语新解》

这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勇敢的担当精神,还是一种从政的强烈自信。这种力求用世的态度,比一般“独善其身”的态度更为崇高而悲壮。

(2)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①在听了子路的报告之后,孔子为什么会“怃然”?

朱熹:惜其不喻己意。

对长沮、桀溺的不理解,内心感到悲凉。

②孔子怃然之后所说的一番话,我们该如何理解?

智足以辩清谈,而胆不足以问苍生。

很多人读《论语》,把智者和仁者当作两种对立的人,智者是一种人,仁者是一种人,其实不然,智者和仁者是人的不同阶段,是人的两种不同境界,智者是一个境界,仁者是更高的境界。智者知道天下乱了,没有办法救就不救。知道天下乱了,救不了还要救,这就是仁者的境界。长沮、桀溺最多是智者,他们以为天下无道就该隐,而孔子才是真正的仁者,天下无道就应该出来改变、拯救。这也是孔子仁者悲天悯人的情怀,智者还没有达到仁者的境界,自然无法理解仁者的精神世界,所以接舆、长沮、桀溺不理解孔子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盖圣人之来斯世,明知乱世昏浊而来救之,非以其福乐而来享之也。故治世去之,乱世救之,特入地狱而救众生。斯所以为大圣大仁与!恻隐之心,悲悯之怀,周流之苦,不厌不舍,至今如见之也。

--------康有为《论语注》

(3)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止?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明白家庭的伦理不可废,不能不明白君臣的伦理更不可废;只知保持自身的清洁,却眼看着国家混乱而旁观不顾,反而是破坏了更大的伦理原则。君子从政,是为了践行道义,而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大道不能通行于现实的天下,孔子不是不知道,但是,孔子只是在践行道义。

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张岱《四书遇》

明虽知道不行,犹不敢忘仕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

仕非为富贵,人之于群,义当尽职,故仕也。

——钱穆《论语新解》

(4)你认同书本上对“果哉!末之难矣”这句话的解释吗?

书本上把这句话解释为“好坚决呀!没有办法诘难他了。”“没办法诘难”这是孔子对荷蒉者理屈词穷呢还是对他的话表示认同呢?恐怕都不是。能够从孔子的击磬声中听出孔子有心事,从这个角度来说,此人可以说是孔子的“知音”。然而,孔子的心事是什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却又不能说是完全的知音了。因为孔子要使礼崩乐坏的社会重新恢复正常的秩序,但是,这个听出孔子有心事的人所主张的是独善其身,所以,才会说孔子击磬的声音太粗陋。所以说两个人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孔子不可能无法诘难。朱熹“末”是“最后”的意思,整句话是说“天下事没有什么困难的”,那这个孔子就太粗率了。因此我更倾向于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的说法:孔子说人生最后的定论实在很难下,我们作一辈子人,尤其断气的时候,自己这篇文章的末章最难下笔。无论大小事情,都是“末之难矣”。同时孔子这里也在讲乐理,最后的余音是很难处理。演奏停止了以后,乐音仍绕梁三日,使人回味无穷,这是很难的。

则亦无所难矣(没有什么是困难的)。

——朱熹《论语集注》

最后的琴声很难处理,意即人生的最后定论很难下。

——南怀瑾《论语别裁》

隐士,道德高尚,孔子不但敬重,还打心眼儿里佩服。但隐士看不起他,嘲笑他。分歧在于:隐士彻底不合作,而孔子却不能忘情于世,忘情于人。他总想在坏人里找好人,不肯放弃最后的努力。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高中选修课《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