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j格式的论文怎么复制粘贴

发布时间:2017-03-30 14:04

caj格式的论文怎么复制粘贴呢?小编整理的方法,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caj格式的论文复制粘贴的方法

很多都粘贴不了的,需要用里面的文字识别工具,CAJViewer 7.0里面有文字识别功能,你选中一段文字右键弹出菜单里有文字识别,你看看吧。

精彩论文欣赏

经典爱情恋歌

[摘 要] 电影歌曲和背景音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元素,二者完美结合有利于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与精神世界,是观众欣赏影片产生共鸣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庐山恋》1980年版电影歌曲及背景音乐鉴赏,阐释了其塑造人物形象,烘托作品主题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 电影歌曲; 背景音乐;《庐山恋》

一、时代对电影的呼唤

今天,改革开放已走过30余年的历程,在这30余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作为精神生活的载体,电影已成为大众娱乐的重要形式。中国电影人用胶片记录了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拍摄出许多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1980年版电影《庐山恋》是一部改革开放初期,表现一对青年男女美好曲折的爱情故事,又承载着当时中国历史背景的具有当下时代意义的影片,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第一部彰显爱情故事的影视作品。电影《庐山恋》不仅从多角度展现了庐山优美的景色,而且还创造了世界上多项 “最”的纪录:如在同个影院“放映场次最多”“用坏拷贝最多”“单片放映时间最长”等,并且这些纪录每天还在不断被刷新。

二、电影歌曲及背景音乐赏析

影片内容梗概;在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个秋天,华侨周筠(张瑜饰)在江西庐山旧地重游,触景生情,周筠回忆起五年之前和恋人耿桦(郭凯敏饰)相遇时的情景。

五年之前,中美刚刚建交,在国外长大的周筠第一次回国看到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庐山秀美隽丽的风光让她流连忘返,她在枕流石和花径等著名景点上都遇到了一个刻苦读书的学生耿桦,他的勤奋和彬彬有礼让她深深着迷,两人一见钟情。但是当时的环境不能让他们自由恋爱,周筠带着无比的惆怅离开了中国,在焦急等待和无限思念地度过了5年之后,“四人帮”粉碎的消息终于传来,周筠再一次回到了这个留下她和耿桦爱情誓言的风景胜地,周筠如愿和耿桦再度相遇。可是新的问题再度来临,周筠的父亲原是国民党高级将领,而耿桦的爸爸则是解放军军队中的老将军,他们二人原来不仅是同学,在战场上还是多次对阵的老对手,对于各自儿女的相恋,这两位老将军开始了艰难的思考。最终有情人还是终成眷属,双方父亲的战场恩怨也是一笑泯恩仇,时代已经进步,共同建设祖国的未来才是这一代人所应当肩负起的责任。

影片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相遇—相爱—分离—重逢—结合这样的链条展开,整体音乐的表现形式分为两种:一种形式是画面中出现的电影歌曲,另一种就是用背景音乐为故事情节做陪衬与铺垫。这两种音乐形式的相互交融,相互烘托,深化了剧中人物的唯美内心世界,从而大大提升了影片的可视性与感染力。

影片是以《飞向远方的故乡》这样一首“借物喻人”的歌曲拉开的序幕,歌曲的演唱者是被誉为“中国夜莺”和“中国新民歌之母”的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跟随她优美细腻的歌声,镜头把庐山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从远到近、从高到低、一点一滴地拉近展开,画面中的庐山,白雾缭绕,重峦叠嶂,美若仙境,如诗如画。诗人笔下飞流直之下三千尺瀑布的壮观,不禁让观众惊叹庐山之美,美得动人,美得惊艳,美得让人流连,美得让人陶醉。美丽的地方一定会有一段美好的爱情。这首歌曲演唱用时2分多钟。现在看来,用一首完整的歌曲,为一部影片作序幕,是少见而独创的。

影片是以回忆的形式开始的,背景音乐由吉他引出,之后加入电子音乐,缓慢中带有一丝甜美而又忧伤的味道,铃声和木管的先后出现,让观众预感到甜美中的淡淡的遗憾。影片中白鹿洞书院出现的时候,是用古筝做的背景音乐,简洁的配器让人备感亲切。既不吵闹也不单调,音色非常清脆,像小桥流水一般,悠远中透露着清新。就在这样充满古典而又诗意的地方男女主人公出现了。

晨光中,周筠和耿桦一起用英语大声朗读“I love my motherland,I love morning of my motherland…”“我爱我的祖国,我爱祖国的早晨”,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也拉开了这对青年男女恋情的序幕。随着影片的播放,在改革开放初期,不少青年人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誉为时尚。由此可见,电影的魅力和影响力是多么的巨大。

两人邂逅后,慢慢熟悉并相约,游玩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当天,周筠身穿白色衬衫,浅蓝色长裙,让耿桦眼前一亮。歌曲“跳跃的心儿呀为什么这样慌乱”随之响起,切分音和跳音的运用,充分表现出他们羞涩和“半喜半羞”的内心活动。

故事的发展并没有以观众固有的情绪及男女主人公热恋的情节展开,影片在这里插入了周筠与父亲在美国的一段生活回忆。打猎时,父亲偶然间看见烟盒上的“中华”两个字,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日夜思念的久别的故乡。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思念多以筝或胡琴这两种乐器来表现。但当时周筠与父亲是在美国,所以这段背景音乐使用了美国常用的乐器木吉他演奏,委婉动听的音乐既表达父女的思乡之情,又符合人物身在异国他乡的文化背景,充分彰显了海外游子“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炽烈而细腻的情感。父亲对祖国魂牵梦萦,这时周筠的妈妈传来了重要的信息,中美签署了《上海联合公报》,赤子回家的梦想就要实现了。欢快的4/4拍,强弱分明,同样的木吉他演奏,但此时表达的情绪却完全不同了。

影片播放到第29分钟,清晨日出,随着竹笛乐器的进入,音乐旋律慢慢响起,男女主人公又一次高声朗读那句 “I love my motherland, I love morning of my motherland”……背景音乐第一次进入了高潮,宏伟的交响乐,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爱情的唯美,也预示着祖国未来的美好明天。

影片31分30秒,再次响起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的歌曲《飞向远方的故乡》,歌声情真意切,舒缓优美,让人如沐春风。特别是前奏与间奏的转换,乐句与乐句间的前呼后应,在每个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吐字中,把对故乡的无限眷恋诠释得如此细腻与圣洁。周筠在亭子里翩翩起舞,此时电子音乐的出现,那带有欢快和仙境的感觉,让观众仿佛看到《西游记》中在天庭上曼舞的七仙女…… 当耿桦听到周筠说口渴的时候,马上跑去买冰棒,背景音乐使用的是进行曲,恰当表现了耿桦的急切心情。当耿桦飞奔回来把冰棒拿到周筠面前时,发现已经化没了,结果白白空跑了一趟。影片这段背景音乐的使用,把耿桦初出茅庐、初涉爱河的懵懂和青涩表现得既真实又真挚。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顺利,曲折的情节出现了,耿桦被定为反革命特务分子,并被带走。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镜头不断在周筠的眼中和天空中切换,急促的交响乐,小提琴的主旋律加之长笛乐器的渲染,让观众心潮起伏。这时画面中又一次响起了主题歌——《恋歌》,凄婉忧伤的音乐伴着女主人公回到了美国。

电影进行到46分30秒时,周筠再次回到庐山。此时耿桦也获得了自由,并考上了清华大学,当他得知周筠也在庐山时欣喜若狂,影片静静的画面,没有任何背景音乐陪衬渲染,直到他们在湖边相见时第三次响起了《恋歌》,这时,整部影片的情绪再次进入了高潮。

周筠给远在美国的父亲写信,告诉了她和耿桦的恋情,原来他们的父亲是当年战场上的敌手。这个消息无疑是当头一棒,失望和打击伴着交响乐像暴风雨一样袭来,一直持续了很久……就在周筠失望地准备再回美国的时候,耿桦的父亲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并诚挚地邀请周筠的父亲回归祖国。这让周筠父女备受感动。

影片结尾还是那首《飞向远方的故乡》,现在看来,这部电影的歌曲和背景音乐并不算复杂,甚至很多时候电影画面中是没有音乐的,但影片中简明的音乐主题,实现了电影歌曲及背景音乐与整部电影的完美结合。让观众与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一同感受生活的苦辣,爱情的甜美,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大潮。这部带有改革开放印迹的国产影片,其歌曲及背景音乐,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羽翼和不尽的永恒记忆。

三、电影歌曲及背景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电影歌曲及背景音乐是电影音乐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音乐艺术的一种新载体,是对影片人物的精神状态内心活动、情节的悲欢离合以及场景描绘的综合渲染。电影歌曲及背景音乐有时就像一条锦带,把一些分散的、跳跃的镜头串连起来, 在镜头组接过程中,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动作在时间、空间上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因此从一个局部或片断看,它常常需要另一种艺术手段从形式结构上加强它的连贯性。电影歌曲及背景音乐正是这样一种手段,影片中的音乐虽然从整体上看是不连贯的,但它在局部上的连贯性常常对它所伴随跳跃的画面起着一定的组织作用,使它们在观众的心理上产生一种连贯感。

在一部影片中,有时某个场面表现的是人物的一种情绪:或是欢乐、喜悦,悲苦、伤心,或是紧张、惊恐,轻松、愉快,等等;有时影片的某个场面营造的是一种特定的环境气氛:或是喧闹静寂、繁华萧条,或是庄严肃穆、活泼热烈,等等;此时往往很少有对话或没有对话。在这种情况下,电影歌曲及背景音乐从听觉这个角度介入,参与画面视觉内容的表达,以它特定的风格和凝练的情感来充实剧中人物的形象, 并与影片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密切配合,使画面中人物的某种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强调,环境气氛得到进一步的渲染,在突出影片的剧情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对电影情境的诠释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每一部电影都有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电影中的各个艺术元素,诸如导演、摄影、表演、美术……都围绕着主题思想而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1980年版电影《庐山恋》,以它独具特有的电影歌曲及背景音乐这两种音乐表现元素,让电影的生命更加生动,让影片的魅力更加长久,谱写了电影唯美而又生动的爱情恋歌。

[参考文献]

[1] 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2] 世界电影编辑部.世界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家协会,1952.

[3] 朱秋华.西方音乐史[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2.

[4] 游飞.世界电影理论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5] 张专.西方电影艺术史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李薇(1975— ),女,山东莱芜人,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专业2010级在读博士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caj格式的论文怎么复制粘贴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