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红军胜利80周年征文优秀篇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下面小编整理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供你参考。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篇1
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堪称世界革命史上的一大奇迹。不朽的历史,辉煌的篇章,我们引以自豪和骄傲,感恩长征的胜利果实,我们不难发现红军长征的胜利之路,是中国的独创之路,漫漫征途中,中国人在自己的地盘上,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胆略,战胜了自然界的无数艰难险阻,挽救了濒临绝境的红军,挽救了危若冰谷的中国革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布满艰险的征途,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走了一些弯路,吃了一些苦头,受到一些挫折,很多经验教训警示我们,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命运要靠自己主宰,长征的历史也证明,坚
持独立自主,才是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伟大胜利的唯一出路。
长征的危急关头,红军没奢求得到别人帮助,反而差点被以“洋顾问”——李德为首的左倾教条主义拉下山。李德何其人,我近日在《长征,你知道多少》中初有了解,揭开了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德国人,原名奥托?布劳恩。受共产国际派遣,1932年到中国。1933年9月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在博古等人的支持下,掌握中央红军的指挥权。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照搬国外经验,导致失利。据说,李德只当了一年列兵,来华前从未指挥过部队作战,在院校所学的是苏联的战术,这个不了解中国历史和现状、不懂汉语的李德,竟然全盘否定了毛泽东的游击战术,认为那是“山沟沟”里东西。他要求红军用苏联的战术同国民常军队打阵地战,结果红军英勇奋战仍节节败退。更可笑的是,李德一直待在僻静的“独立屋子”里凭地图指挥战斗,而当时的地图大都是一些简单草图,极不准确,他下达的命令往往不符合前线实际。彭德怀对此曾当面斥责说:“你们这些教条主义者,只不过是地图上和纸上谈兵的战术专家!”
长征时期,凭借当时的地形和条件,岂能照搬照抄苏联的战术。可见,李德是典型的教条主义者。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主观与客观相分裂,轻视实践经验,只从书本上的个别定义、词句出发,照搬照套,拒绝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中国革命的实际,脱离红军现状,脱离当时的地形环境,搞苏联的那一套,怎么也是行不通的,况且,洋顾问——李德对苏联的那一套都不懂,没指挥过战争,让他去指挥中央红军,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一大悲剧,只能让中央红军走向绝路。危急关头,遵义会议的召开,改变了军事领导,撤销李德的指挥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成熟起来,打破对苏联模式的迷信,自己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斗争方式,最终引导红军和整个中国革命事业走上了胜利的道路。
以史为鉴,回到今天。回首那一段惊天动地的长征史,恍然而知,独立自主是一种民族精神的积淀,更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动力源,是取得各种胜利的重要保证。从红军长征到改革开放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独立自主的思想指引。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到在全社会倡导自主创新等重要战略思想的提出,都充分证明独主自主是一个国家的尊严,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终出路。坚持独立自主,并不是搞“闭门”建设,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探索一条符合自己实际的道路,不能照搬照抄外国经验。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坚持好独立自主,什么时候国家就更具实力和竞争力。自力更生,自强自立,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治党治国的重要思想。红军长征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央红军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干自己的革命,打自己的仗,中国人同样能依靠自身寻找出路。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神舟六号升空,这些奇迹和辉煌都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我国各行各业,无不彰显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独立自主精神,展示我国与世竞争的强大实力,只有独立自主,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坚持不好独立自主,什么时候国家就会走弯路。这一点,红军长征的教训足以证明。当年正是由于李德的“瞎”指挥,导致多少红军献出宝贵的生命。近年来,国家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建创新型国家。言外之意,我国在一些科技创新领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如果不加强自主创新,自然会削减国家在世界的竞争力。独立自主,自主创新,是我国迈向发达国家之列的必然选择,不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转,走自己的创新之路,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才能彰显实力,才能发展中国。
俗话说得好,靠天靠地不如自己。科技界独立自主地搞科研创新,工业界独立自主地搞生产,军队独立自主地研制自己的“撒手锏”武器,农民独立自主地发展名优产品,学生从小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全社会、全民族、全民众都以独立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素质,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宏图中,独立自主地完成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新长征,国家必将更加繁荣富强,社会必将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也必将更加幸福。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篇2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时光飞逝,如今长征的胜利已经80周年了,在80周年前,那一支英勇的队伍在革命史上写上了光荣的一笔。它好似一副画卷画着气壮山河的英雄画面:在冰天雪地里,风似刀般割在英雄们的脸上,但他们却宛如一条巨龙,蠕动着、蜿蜒着它庞大的身躯,穿越着那二万五千里的路程。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长征中的艰险是我们在平和年代所不能想象的,英雄们顽强不屈,抵御自然灾害,长途漫漫和粮食短缺问题。前辈们穿着草鞋在雪地、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我们要把他们身上坚持不懈地优良美德传承下去。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想想这些在长征中的英雄是怎样克服困难,他们在那么艰难的时候都能挺过来了,我们这些小困难为什么就不能解决呢?
现在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很发达了,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觉得这个菜不符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这是多么不应该的阿!有句名言说过:“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或许这个还不够,那我们应该会想到在红军长征的时候,那些英雄们在面对粮食短缺的时候,竟然还用草皮,树皮来做粮食填饱肚子,而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却不好好珍惜。我们应该好好像那些红军叔叔们学习啊!
但在社会上也有像红军叔叔面对困难从不喊苦的人。就像造隧道的工人们,他们在一个温度达到40度以上的空间里面工作,而且在炎热的夏天,外面的温度已经够高的了,可以想象他们里面的温度会让人受不了。甚至有时他们在切割金属的时候与火接触,更是火上浇油。当他们的头上冒出如豆粒般的汗珠时,他们却从不喊苦,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和那份准备为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心,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还坚持着自己的岗位,他们是伟大的,是无私的。
最近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就不折不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国家领导人也继承了长征奋斗的精神,为我国人民考虑周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正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我们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两万五千里长征,不管时间流逝的多长,我们都会时刻紧记在心,将红军长征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篇3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以为,从宏观上看,长征具有两大战略性意义:在当时来说,是挽救了共产党和红军,使其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对后人而言,是留下了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给人们以激励。
关于前一点,可以作如下的阐释:当时的蒋介石国民政府,面临着两个敌人——一个是尚在东北的日本侵略军,一个是处于长江中下游的共产党苏维埃政权。众所周知,国民政府以长江中下游流域(华中)为其核心利益地带,在蒋介石看来,日本虽然是民族敌人,但距离遥远,中间隔着华北,尚不能对自己的统治构成直接威胁,而共产党力量地处长江中下游,犹如心腹之患,这显然是蒋介石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的。故而蒋介石政府在日本已经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情况下,依然置民族危机于不顾,集中精力对共产党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围剿”,直至将共产党和红军逼上了向西转移之路。红军经过万里长征,终于到达陕北。而与此同时,日本军队开始发动华北事变,企图吞并华北,建立与伪满洲国一样的伪华北国。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如果说失去东北尚可勉强忍受,而华北就不同了,华北与华中是中国的核心地带,失去了华北的中国就不成其为中国。对于蒋介石国民政府来说,更是如此。如果不能保住华北,不但中华民国的版图残缺不全,国民政府也会因此失去执政的合法性,而且华北一旦失守,华中就失去了屏障,直接暴露在日军的炮火之下,国民党的统治会立即变得岌岌可危。这时的蒋介石所面临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内忧”实力受损,渐渐远去,威胁减轻;而“外患”实力强盛,日益迫近,威胁加大。两害相权取其轻。在此情况下,蒋介石作出了战略性转变,开始作抗日的准备,并开始探索联共抗日的可能性。这样看来,长征的意义就是在无意间减缓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将蒋介石与日本的民族矛盾凸现出来,在客观上将蒋介石集团引向抗战之路。
对于中国共产党自身而言,经过长征,也在无意间实现了一个由南方向北方的战略性转变,我以为,这个转变与早先由城市向农村的转变具有同样重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了由城市向农村、由南方向北方的战略转变。从城市到农村,使得共产党找到了立足之地和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而从南方到北方,则使共产党取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说,由井冈山斗争所实现的由城市到农村的转变,解决了共产党早期的生存问题;而由长征所实现的由南方到北方的转变,则解决了后期的发展问题。我认为,如果没有从南方到北方的转变,那么从城市到农村的转变的成果也会失去。因为,从地缘政治的原理来看,在长江中下游流域闹革命,势必与同样地处长江中下游流域而且具有实力优势的蒋介石集团产生直接的地缘冲突,从而形成不共戴天的敌对关系,无论外患如何严重,蒋介石都不会放弃剿共。这样一来,中国共产党就陷入了极为严酷的生存环境之中,不但发展的余地很小,就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而经过长征之后,共产党和红军不自觉地实现了从南方到北方的转变,局面为之大变: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此其一。其二,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当时的北方比之于南方,具有两大有利因素:一是北方农民更贫困,也更强悍,较南方农民更具有革命性,更容易发动和组织起来,从而为共产党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事实证明,到达了北方的共产党犹如鱼儿入水、蛟龙得海,迅速出现了发展壮大的新局面。二是北方靠近抗日前线,高举抗日的旗帜,不但有利于提高威望、凝聚民心,获得巨大的政治优势,并且使得蒋介石集团失去了继续围剿的政治理由。
概而言之,长征引起的地缘政治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篇4
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它所铸造的长征精神具有亘古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辉煌色彩,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丰碑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
八十年过去了,或许在80、90后的年青人心中,长征只是一个概念,只是一部电影,只是一段经历……然而他们不曾想象,长征亲历者正带着他们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一个个离去,但他们所创造的伟大精神,早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震惊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翻看中国精神的动人篇章不难发现,它们的源头,无不来自长征精神。
目前,纪念长征八十周年,学习长征精神的活动正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进行着。全市青少年演讲比赛以此为主题,各类思想教育培训以此为主题……但同时也有些青年困惑:“80年前那么遥远的事情,对今天的我们又有什么作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丈量的不仅是两万五千里的距离,更是一种精神,这就是民族精神和信念。长征精神要学习,更要坚持学习!环顾周围,部分青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彷徨,不思进取,游戏人生,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哲学。其实这些青年思想上“缺钙”,缺的就是远大革命的坚定理想信念,缺的就是战胜困难的不懈勇气。青年医疗卫生人员是卫生单位的中坚力量,是卫生行业的希望和未来,是一个具有显著优势,又有明显缺点的群体,那么,在新形势下,我们就需要用长征精神来引导青年,为他们补钙是当务之急。我们要通过长征精神的宣传教育,从以下几方面感染和引导青年,使其从迷惑和困惑中解脱出来,重新扬起思想的风帆,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
一是强化理想信念的导向作用,激励卫生青年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长征中,面对“左”倾错误以及张国焘分裂行径的影响和干扰,面对国民党优势兵力的围追堵截以及自然条件的极限性挑战,红军将士最终战胜艰难险阻,创造了人间奇迹,其原因就在于拥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把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凝聚成了无坚不摧的钢铁洪流。今天,固然没有雪山草地、战火硝烟,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进航程的风平浪静。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范围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带来了人们价值需求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这一方面扩展了人们自由选择的空间,体现为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维度上的扑朔迷离,甚至于原本清晰的思想观念、道德立场和价值判断也变得模糊了。有人不辨真伪,有人不知所从,也有人或显或隐地表示认同。对此,要教育广大青年坚定“救死扶伤”的职业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卫生青年的“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大卫生梦相结合,把促进医院蓬勃发展的满腔热情与个人成长成才的理想抱负有机融为一体,努力实现属于时代、属于青春的光荣与梦想。
二是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在挫折与磨难面前永不言败。
《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索尔兹伯里曾经感慨:“人类有四大史诗,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拓荒西部,但是他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长征途中,红军历尽磨难,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而,正是凭着这种艰苦奋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红军赢得了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昭示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目前,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院领导带领大家励精图治,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医改的大潮中奋发前行。医院儿科综合楼的拔地而起,西院建设的伟大构想,信息化建设的科学理念,与北京同仁医院、西京医院等知名医院的友好合作,与各县区医疗卫生单位的互联互动。这一系列明智决策已经为医院的蓬勃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制约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深层次矛盾还很突出。比如在年青年中还存在贪图安逸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的不愿吃苦、不敢吃苦和拼搏意识不强的现实,作为医院的青年一代,我们应该在医院的发展征程上,大力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像当年红军那样,勇于正视困难、迎接挑战,以激情、理性和智慧诠释新时代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过硬的本领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和青春誓言来践行医院的发展决策。
三是强化集体主义观念,帮助青年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征中,红军将士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维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与分裂主义行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了党的团结和中央的权威;各路红军互相配合,协同作战;行军途中,官兵同甘共苦、患难与共。不仅如此,红军时时处处关心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党和人民的团结,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毋庸讳言,青年队伍中还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和张扬个性、漠视团队力量和集体荣誉的现象,仍然有很多年轻人只看重自身利益,只纠结于付出后的回报,并不关注自己的付出是否能够带来相应的社会价值,能否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医院绩效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蛋糕效应”,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心存将蛋糕作大、将医院做强的集体主义观念,那我们人医的跨越发展将指日可待。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挖掘和利用长征素材中的育人资源,用实实在在的事例撼动心灵。要让大家切实懂得,个性的表达必须以学会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为前提,个人的得失成败只有和集体的荣誉、人民的利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联系起来才真正有意义。
四是要勇于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感悟出真谛。青年朋友们,我们应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应该用红军长征胜利的生动历史和英雄壮举来警醒和激励自己,把长征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品格和素质。当然在实践中不见得总是会一帆风顺,困难、挫折在所难免。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情绪来鼓舞自己的斗志,增强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红军将士当年“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靠着这种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缔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不朽神话。在医疗改革日益发展的今天,医患关系的错综复杂,社会舆论的负面效应等不良现象,在给予卫生青年机会与挑战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失败与挫折。而青年人的情感丰富,情感发展变化迅速,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情绪落差。但我们要坚信,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忠于职守、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总会有被认可、被尊重、被理解的那一天,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艰难困苦都将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有积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乐观主义精神,努力摆脱迷茫和困惑,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以昂扬的斗志创造自己美丽的人生。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作为一段历史,长征已渐渐远去,但作为精神丰碑,长征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激励后人。当年的战火已经散去,新的长征依然山高水长。青年朋友们,面对严峻的困难、复杂的考验,让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凝聚起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心怀崇高的卫生梦想,扬起青春的风帆,坚定无畏地勇敢前行!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篇5
长征,那是一段堪称经典的历程,是一座永远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之魂。长征胜利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为那是一支用脚板丈量信念的工农队伍,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是证明人类的责任、勇敢和智慧的精神征途!
提起长征,人们自然会想到“爬雪山过草地”,想到“煮皮带啃草根”,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匆忙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很难再回到当年红军翻越崇山峻岭、以鲜血和生命捍卫自己忠实信念的场景之中。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但这样的变迁却也在无声地拷问人类精神的追求。爱国与奉献,理想与信念,责任和奋斗……所有这些都是当代青年应该思考也不能回避的问题。臧克家说:“青年是宝藏,青年是黄金;宝藏要挖掘,黄金要熔炼。”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青年学生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应该树立一种始终能引领自己奋勇前进的精神。这种精神应该引领时代的潮流,长征精神正是这样一种传承历史又延续未来的时代精神。
汲取长征精神,就是要记住历史。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青年学生更应该深刻铭记80年前一大批革命先烈为共和国谱写的光辉历史,更不能忘记革命者用鲜血塑造凝聚而成的长征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征程中,传承这一光荣历史,自觉地用长征精神来激励和鞭策自己,健康地成长与成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这才是从铭记历史到走向未来的应有之义。
汲取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一种理想和信念。纪念长征,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也不应仅仅只是简单地重复先辈在空间上走过的路程;纪念长征,更重要的是要传承一种理想和信念,延续一种精神。理想和信念,是奋斗和前进的灯塔,是凝聚力量的基础。青年人有时会觉得理想是那样飘渺。其实,理想就在前人的足迹中,更在我们立足时代对历史精神的反思、继承和发扬之中。
汲取长征精神,就是要勇于实践和敢于担当。对于今天的青年而言,尤其需要的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读书,和先辈的事迹与理性的思想对话,往往可以体会到一种精神的延续;实践,在与社会生活的互动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时代的脉搏和青年应该承担的责任。青年学生在投身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勇于担当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长征精神对于当代青年学生的深刻启示和根本要求之所在。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8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茫茫长征路,途中艰辛谁能体会?寒风刺骨,风如刀一般割在脸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地蠕动……夜,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坚强的红军战士硬是咬牙挺过来了,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7天内走过了600多里的黑草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是呀,敌人的围剿算得了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得了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黑草地,这些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坚强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没错,长征是宣言书,它不仅宣告了共产党的胜利,更是宣告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决心。长征是宣传队,它既向人民宣布共产党是解放他们的队伍,还向我们宣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长征是播种机,它播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也播下了我们这些还未发芽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们会结出累累硕果报答祖国。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无疑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也都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让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好好学习,努力奋斗,迎接新的长征。
红军胜利80周年征文相关文章:
1.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作文1500字优秀范文
2.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作文5篇
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3000字
4.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作文800字优秀范文
5.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作文800字
6.纪念红军胜利80周年600字作文6篇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红军胜利80周年征文优秀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