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营模式
面对全球性的竞争压力,企业管理人员迫切需要对运营管理的一些基本关系和概念有深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知道如何运用这一知识来最大程度地提高质量和生产率。小编把整理好的企业运营模式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企业运营模式
一、运营模式概念
企业运营模式是指对企业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 过去,西方学者把与工厂联系在一起的有形产品的生产称简单来说就是经营方法。
二、运营管理的对象
运营管理的对象是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运营过程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或价值增值的过程,它是运营的第一大对象,运营必须考虑如何对这样的生产运营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运营系统是指上述变换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
现代运营管理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现代运营的范围已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扩大到非制造业。其研究内容也已不局限于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与控制,而是扩大到包括运营战略的制定、运营系统设计以及运营系统运行等多个层次的内容。把运营战略、新产品开发、产品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配送直至售后服务看作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对其进行集成管理。
另外,有两个运营名词值得注意:
一是“首席运营官(COO)”。 首席运营官(COO)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公司的日常营运管理,辅助CEO的工作。一般来讲,COO负责公司职能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并代表CEO处理企业的日常职能事务。如果公司未设有总裁职务,则COO还要承担整体业务管理的职能,主管企业营销与综合业务拓展,负责建立公司整个的销售策略与政策,组织生产经营,协助CEO制定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并对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考核。
二是“资本运营”。所谓资本运营,就是对公司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臵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企业的资本运营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运营模式。
三、运营模块(子系统)
一个公司的运营模式可细分为:战略运营模式、战术运营模式、公司组织运营模式、人力资源运营模式、产品运营模式、营销运营模式等。
把运营模式细分为若干模块(子系统)以利于管理和实效评估。
当今大多数企业的内部运营模式具有相近的特点,不论是国资还是私企或是合资、股份企业,其趋同性说明这种结构模式有其存在的优势,研究这种模式无疑对企业的良性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主要结构
从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行政管理层面。
销售层面。
生产层面。
技术层面。
资金管理层面。
(二)基本职能
其基本职能体现为:
1、行政管理层——企业的“大脑”和“中枢”,其主要职责为:
(1)企业的规划、决策、管理、监督、考核。
(2)人员聘用与任免以及相关的人事管理。
(3)公关与企业形象推广、相关社会活动。
(4)建设和形成企业精神和文化。
2、销售层——企业的“龙头”,其主要职责为:
(1)产品销售——企业生存和资金流通的原动力。
(2)市场开发新产品推广——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3)情报收集——提供给技术部门处理。是企业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也是领导决策的主要依据。
(4)形象推广——配合行政管理部门,推广、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逐步建立品牌效应,引领企业良性发展。
(5)产品监测——监督生产环节,进一步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
(6)库品管理——库存产品的保管和规划,企业生产调度的主要依据。
(7)用户服务——与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协作,做好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维护企业良好形象。
3、生产层——企业的“核心”,其主要职责是:
(1)设备采购、使用和管理。
(2)原料采购、使用和管理。
(3)生产组织、管理。
(4)生产人员管理和考核。
(5)生产成本管理、考核。
(6)库品管理。
(7)外协加工管理、检测。
(8)产品检测、质量保证 、数量清点。
其追求的理想目标是:质量 效率 成本 安全 创新。 质量——产品、管理。
效率——生产、管理、质量。
成本——材料、人员、生产、质量、安全。
安全——人员、设备。
创新——生产、管理。
4、技术层——企业的“发动机”,其主要职责是: 为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
为销售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
情报收集、分析、处理、解析。
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
生产过程和生产产品的质量监测。
人员技术培训。
5、资金管理层——企业的“润滑剂”,其主要职责是: 常规财务工作。
资金使用的管理、监督、指导、考核、预警、融资、引资。
生产经营成本的核算、考核。
(三)基本特征
1、具有相对完整的基本经济社会结构
(1)行政管理层——相当于政府及相关职能机构。
(2)生产层——相当于生产企业、生产领域。
(3)销售层——相当于经销商、流通领域。
(4)技术层——相当于科研和教育机构。
(5)资金管理层——相当于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
2、运营方式具有典型的计划经济特征
(1)销售部门根据用户和市场的需要,向生产部门提出“订货合同”。
(2)生产部门根据“订货合同”,购臵材料,组织生产,交付合格产品。
(3)技术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并监督生产过程。
(4)资金管理部门负责提供所需的资金和相关流通操作,负责成本、利润的核算和考核,同时监督资金的使用。
(5)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考核。
3. 需求具的单向性(不可选择性)和相互依赖性特征 例如:销售和生产之间、销售和财务之间、生产和财务之间就是处于这样的关系状态。
4、 交易过程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和开放性特征
各部门之间信息透明度高
5、运营调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快速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快速调整生产和人员安排、改变生产计划。
利弊双向分析
1、这种有计划、有目的、可控制的生产方式,具有明显的运营优势。
有利于形成程序化规范管理和程序化流水线作业模式。 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减少损耗等。
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的形成。
有利于企业的整体扩张。
——(企业的机器)
2、对管理者的管理思想、管理水平、管理方式、管理艺术要求较高。
制度化管理、质量效率管理、工作负荷管理、工时考核管理、任务承包管理、责任承包管理、工作时间管理、信仰精神管理、“突击队式”管理等各种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应运而生。
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及时性将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开展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好人的趋同性和依赖性,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企业精神和信仰,也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和积极的影响。(金钱不是唯一的有效手段,认同和信仰、信任和依赖
才是最高境界)
——企业的灵魂
3、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生产调度调整反应较快,人员调整、调动相对较容易。(不需要合同,一张文书,一纸调令,甚至一个电话就可解决问题)。
即由需求的产生,到转化为生产过程(操作),到产生成品(结果)的效率相对较高。
——企业的自由度
4、有利于内部形成小型的高质量的专业化的团体(组),以及最优化的团体组合。
有利于产生生产精英,即生产能手、业务骨干、标兵、劳模。
这些对生产过程、生产质量、生产效率都将非常有利。 这些对企业的发展, 特别是高质量、规模化的持续有效发展至关重要。一个人、一个团队决定一个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命运的事例在世界范围内屡见不鲜。
——企业的精灵
5、多数成员对外界的市场变化不敏感,仅仅关心自身利益和身边环境变化。
企业应对市场变化以及在这种变化中的竞争能力往往把握在少数人手中,他们的思想、能力、工作热情和方法等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即关键部门对个人能力的依赖性较强,是应对能力相对集中的节点,有一定的脆弱性。
权利相对集中,容易造成重大的管理和决策失误。 合理有效的监督方法和机制,重大决策的科学审定等是所有现代规模化企业的重要课题。
——企业的核弹
6、个体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可能导致个体的灵
活性不强,竞争性不强,主动性不强,容易造成人浮于事。
自主创新的动力不强,容易满足现状。责任心不强,容易造成事不关己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形成往往与人性的固有弱点有关)。
如果管理引导不利,将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因而需要较强的宏观调控、指导和监督(即行政干预和制度约束)
(四)发展趋势
1、优化“大脑”,增强智慧。
优化行政管理层,聘用优秀人才,特别是关键人物如总经理或常务副总经理。让“精灵”变成“精神领袖”,成为公司这一庞大社会体系有效运转的强有力的动力。即一个特殊的领导者,决定一个特殊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2、“政企”分开,各负其责
公司的最高行政管理是董事会和监事会,相当于“政”。主要由出资人、股东组成,是公司利益的最大受益者。他们拥有公司的全部财产,以分红的形式享有公司的利润。他们有权决定公司的发展和走向,决定关键人物的任免,是公司的政策“灵魂”。
最高执行机构是执行局和总经理,相当于“企”。由董事会聘用的总经理,以及由其建议聘用的各副总经理、部门主要领导组成。他们决定着企业的日常经营状况和效益,也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和发展,是公司的运营“灵魂”。 “政”和“企”一定要分开,要各负其责。
3、练好“铁头功”
以销促产,以销定产,是现有大多数公司所采用的基本策略。因而销售环节不约而同的就成为各公司、企业的运营“龙头”,是否有一支强劲有效的销售队伍,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营和效益,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和未来。
4、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心脏”
企业的根本归根结底是生产。
生产的组织管理、员工的素质和对企业的情感、生产设备的合理配臵是三个重要的基本要素。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是发展的“动力”,技术是运营的“保障”,技术是公司的“未来”。
6、资金是企业的“血液”
资金是公司生存的“血液”,是生产经营的“润滑剂”。 现代企业、公司是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的共同体
7、企业的精神和文化是企业内部的“粘合剂”和“乳化剂”
要让员工对企业产生足够的信任,并逐步上升为依赖,愿意把生存和事业交给本企业,这才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8、企业形象和影响是企业对外的“名片” 。
商业模式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通常所说的跟商业模式有关的说法很多,包括运营模式、盈利模式、B2B模式、B2C模式、OTO模式、C&M(鼠标加水泥)模式、广告收益模式等等,不一而足。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化的商业逻辑。
用最直白的话说:商业模式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简言之,饮料公司通过卖饮料来赚钱;快递公司通过送快递来赚钱;网络公司通过点击率来赚钱;通信公司通过收话费赚钱;超市通过平台和仓储来赚钱等等。只要有赚钱的地儿,就有商业模式存在。
商业模式可分为运营性商业模式和策略性商业模式两大类:
1、运营性商业模式。
重点解决企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包括与产业价值链环节的互动关系。运营性商业模式创造企业的核心优势、能力、关系和知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产业价值链定位:企业处于什么样的产业链条中,在这个链条中处于何种地位,企业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战略应如何定位。
赢利模式设计(收入来源、收入分配):企业从哪里获得收入,获得收入的形式有哪几种,这些收入以何种形式和比例在产业链中分配,企业是否对这种分配有话语权。
2、策略性商业模式。
策略性商业模式对运营性商业模式加以扩展和利用。应该说策略性商业模式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
业务模式。企业向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和利益,包括品牌、产品等。
渠道模式。企业如何向客户传递业务和价值,包括渠道倍增、渠道集中/压缩等。
组织模式。企业如何建立先进的管理控制模型,比如建立面向客户的组织结构,通过企业信息系统构建数字化组织等。
企业运营模式就其本身本身来讲,没有那个模式好,那个模式就不好之说,而且企业运营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创新。
企业采用什么样的运营模式,要根据你公司的类型来进行选择。
运输企业的经营模式
选择适合运输企业转型的经营模式应建立在对于国内运输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结合本文前三章的研究,综合考虑资金、人员、顾客层次等因素选出以下八种适合运输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研究:
物流连锁经营模式
连锁经营(又称特许经营)是一种较常见的经营方式,是特许经营者把自身拥有产权的商品(或服务)营销模式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经营者使用,而被特许经营者必须向授权者交纳一定的保证金、特许经营权使用费及加盟费,承担独立法律责任和义务,但其所有权不变的连锁经营形式。目前全国社会消费品平均增长率仅10%左右而连锁经营实现的销售额每年增长率约为45%。 服务流通领域中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采用连锁经营模式也具有相当可观的发展前景,该模式对不同规模企业均适用,即适合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低成本扩张又适合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实现转型迈向现代化的简单易行的模式。该模式有利于同行业的合作,通过专业化实现的标准化使物流活动实现规模效益,节约交易成本,打造专属品牌。连锁经营模式可以有效实现中小物流企业对物流品牌、流程规范、物流管理技术和信息网络等重要资源的引进和利用,而大型物流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模式实现扩大规模、占领市场、分担风险,连锁经营模式对物流行业中各利益相关者而言都是整合资金、人才和客户资源的良好途径。连锁经营模式为成功推广好的经营模式提供了固定的方向,连锁经营的物流企业之间可以更大程度地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借助内部信息平台统筹外部顾客群体,有助于统一管理各项物流业务的操作和管理,有助于扩大物流企业规模和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虚拟联盟模式
物流企业为了使企业业绩优于各自独立经营的情况,以提高物流价值链整体的效率和各联盟企业的效益为目的,各企业之间形成共享信息和收益、同担风险、彼此信任的长期稳定关系的经营模式是物流联盟模式。采用物流联盟经营模式,可以使单个企业将有限的核心资源能力集中在附加值高的业务上,将附加价值低的部分虚拟化。目前虚拟化经营在物流行业刚刚起步,但是前景十分可观。虚拟经营是一种新型企业经营模式,能够跨越实体组织的范围,实现企业的高效率,提高联盟企业打败竞争对手、连续生存的能力。虚拟物流企业联盟即物流企业间基于共同利益组成的动态联盟,联盟中的企业一般独立经营,当针对特定的客户或者项目,物流企业可以组合成灵活的虚拟企业,实现资源的共享与配置。联盟的形式十分多样,可以是中小企业间基于平等地位的联盟,也可以由一个强势的主导企业吸引其他企业或个体户采用动态参与的方式加盟。各成员企业可以专注自己的主业;避免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运输车辆的购置和保养以及仓库的建设等;可以有效规避资金风险与安全风险;可以减少辅助人员,降低整体运作成本。
中小型运输企业力量薄弱,无法与大型物流企业竞争,它们联合起来,各自经营不同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务,相互合作,形成虚拟企业联盟。该企业联盟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合力,为了实现共同的物流目标,实现联营化、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因此提高,形成规模效益优势和信息网络化,实现供应链全部环节的有机结合,体现出整个联盟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在物流服务领域实现突破,改相互竞争为通力合作,形成一个高层次、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
流通加工经营模式
以提供包装和流通加工为主的流通加工经营模式是公路运输企业在原有的运输优势基础上拓展的附加增值服务,传统的铁路货运站在承运货物时,为了运输安全和搬运装卸方便,也会对有些货物进行包装加固,现代流通加工业务还可以对外开放,为其它的客户提供专业的包装服务,这种模式将包装功能作为一项独立盈利的业务,即可开展传统的对内服务,又可对外经营。
该模式下需要注意的是货物的运输包装不仅要与客户多样化的包装需求相适应,还要与现代化的运载工具和装卸工具相匹配以保护内装货物,提高装运效率,为客户降低运输成本,节约包装材料,减少货损和货差,简化清点和交接作业,从而促进货物运输的规范化。现在不少传统货运企业的经营模式可以拓展到整条供应链的一体化流程服务,流通加工其实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从原材料的出厂到形成商品的销售之间,必定存在物品的流通加工的过程,而成本也恰恰是在这一过程的优化中被大幅节省。就目前的公路货物运输来说开展专业的流通加工业务还是一项空白,而流通加工在物流服务的领域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流程,并且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中小运输企业可以走这一条低成本转型的路,开拓在货物流通加工这一领域的市场。
物流信息服务模式
信息服务模式是以高科技的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为前提,根据客户企业的需要,提供以物流供需信息为主的广泛的信息服务,帮助买方企业开拓市场、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提高盈利水平。物流信息服务模式的过程比较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有强大的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需要企业有良好的经营信誉。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因此,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经营物流信息服务的企业数量不多,规模普遍偏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之相匹配的物流体系中,对物流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许多公司的物流业务都需要依靠外部购买的物流需求信息来进行及时高效的物流作业。随着贸易速度的加快和各种物流服务的需求量的不断加大,物流服务快捷性的要求也逐渐变得十分重要,而及时准确的信息是保证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在世界各国的物流业中,中小物流企业在数量、比重和所周转货物量等方面都占据重要地位,它们分布在各个物流环节上,成为大中型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体系的延伸和补充。
在物流信息服务模式下,传统的业务都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来实现和方便顾客查询信息,客户群体是众多的小型物流企业及个体业户群体。由此可见,物流信息服务模式发展前景非常乐观。物流信息服务业务的经营制度一般采用会员制,建立网站,汇集大量的信息,会员企业付费成为会员企业并且为每次享受的信息服务支付相应的费用,通过网络终端就可随时了解最新的市场及行业相关信息。
以储存为主的仓储型经营模式
这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公路运输企业原有的运输优势,以仓储中心为依托,自己经营或与其他的运输方式相结合,将单一的公路运输拓展为以仓储为核心,包含有运输、配送、包装、仓储、装卸、流通加工以及信息处理等诸多环节融于一体的一体化物流服务。存储型经营模式主要以货场的仓储保管功能为主,以开展仓库金融业务为转型方向,这种模式加速了货物流通和配送的专业化进程,方便了中小型企业利用流动资产融资。这种模式以存储为中心将信息、采购、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及包装等物流活动进行集成式管理,同时实现与其他运输方式高效衔接。运输企业采取以储存为主的仓储型经营模式的原因在于该模式附加值比较高,且不会增加大的投入与成本,且转型发展的步伐较稳妥,风险小,可以有效促进运输业务同步发展。同时,还可将仓库单独对外开放,承包装卸及仓储服务、运输新产品设计、增值服务和信息服务。
物流中心模式
物流中心功能,这种物流配送中心属于社会化、专业化、独立经营的物流配送企业,所经营或代理配送的货物种类比较齐全,规模较大,所覆盖的配送范围也较大。
物流配送中心集几乎所有物流功能为一体,以物流据点的形式向外辖射。物流中心模式的实质是物流企业作为专业的综合性第三方物流机构存在,并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开展各项物流业务,取代过去分散、低效率的物流模式本文所讨论的公路运输企业向物流配送中心经营模式转化具有可行性,因为这一类运输企业具有服务场所和装卸设施等硬件条件,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较为成熟的基础物流服务功能。
在物流中心模式下,由于中心开展几乎所有的物流功能业务,所以,物流设施将会被有效利用,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快捷,由此形成的各种功能的集聚效应将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在完成从被动经营到主动吸引的转型后,会有效扩充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这将促进物流企业的长期高效运作。索沪生指出了这种模式的弊端,即对物流设施的改进和完善需要物流企业进行大量投资,需要寻求政府资金支持或者承担向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该模式下对物流网络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对于信息中心的系统设计和功能设计以及配送中心的选址及建设,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后期的运营效益,对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来说,转型成为区域物流配送中心难度较大
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
纵向一体化或称垂直一体化,指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生产阶段的投入高度有赖于另一个企业的产出,为了实现整体效益而将这些企业或生产阶段整合在一起的过程,企业超越传统的组织机架界限,扩大管理范围至提供产品的供应商和使用产品用户。处于供应链核心部位的生产企业不具有纵向一体化的优势。因为,要实现纵向一体化则企业必须接管新业务,从事自身无经验的管理活动,此外,新投入的资金必然加剧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转型风险也大,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的目标不易被实现。但是,物流企业的情况与之截然相反,其自身的业务活动设计供应链上下诸多环节,本就具有纵向经营的特征,采用纵向一体化模式则能更
好地提供物流组合服务,实现物流服务功能沿着供应链扩展,建立和发展与各供货商和客户的长期稳定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一种联合力量,以获取竞争优势。
第四方物流主要经营的是信息、技术和统筹能力,第四方物流公司集成整条供应链,统筹企业可用的内外部资源、能力、技术,为客户企业制作完整的供应链诊断报告和解决方案。
第三方物流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帮助客户降低成本,在外包中一直居于领导地位。但是,由于因采用外包策略而快速发展的企业数不断增加,市场形势更加严峻,内部成本不断增加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强化核心竞争优势,其业务外包的需求不断增长、范围逐渐增大,使得提供具体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模式不能很好地客户需求。第四方物流由于具有对复杂变化能够快速反应,对整条供应链进行监控,提供更高层次的方案等优点很受顾客欢迎。第四方物流业务提供的综合供应链策划方案包括品牌输出、电子商务、物流方案设计、物流咨询服务等,可以提高资产利用率、增加顾客价值、降低经营成本等。
物流咨询服务模式比较有发展前景,传统储运企业开展该业务难度相对较低,转型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专业人才优势和自身经验,站在客户企业的立场考虑,做好前期市场调查和后期方案设计并提供成本控制、风险控制及内部管理方案。企业站在客户立场为其制作的物流咨询方案中可以安排自身开展的其他业务,以专业化和模式化的组合方案带动自身货代、仓储等业务的发展。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企业运营模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运营模式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