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原则

发布时间:2017-05-26 15:13

实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是这一转轨的基础性工作,它不仅可以建立科学的防范风险的信贷运行管理机制,而且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损失,支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接下来请欣赏小编给大家网络收集整理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原则。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原则

一、社会经济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原有的经济体制,将企业推向市场竞争洪流,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相对滞后,特别是国有企业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机制,缺乏内部活力和市场应变能力。近几年在这方面虽然作了一些改革措施,但仍然未能摆脱困境,一些靠政府吃饭的预算内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以适应市场变化,没有改变原先的银行信用长期和固定占用和部分贷款财政化的局面,有的企业实质上已经资不抵债,或已倒闭。或已面临倒闭,给银行的信贷资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银行自身因素

主要表现在缺乏完备的风险防范体系。由于银行经营过程中短期行为取向突出,重存轻贷、重贷轻收、粗放经营,对金融风险的识别、估计和处理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方法,对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机制建设明显软弱,这就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金融风险隐患,特别是银行间无序的竞争,严重干扰了贷款风险管理的正常进行。由于银行间存在不规范的同业竞争,引起存款大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银行只好牺牲制度去应付竞争,在竞争业务的同时,风险也潜伏了下来,一些银行"三查"制度未落实,超权限的发放贷款,乱拆借情况,甚至帐外违规经营也时有发生。

三、政府因素

应该说,政府行政干预如果发挥得当,有其积极作用的一面,即协调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维护银行利益,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就当前情况而言,已出现种种弊端;过分的行政干预已使贷款风险管理大打折扣,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不仅仅是取决于企业是否符合贷款条件,更多的是去决于非经济因素,如政府为了实现社会安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及在:任期政绩:驱动下,加上一些领导法律意识淡薄,认识上存在偏差,直接干预银行经营行为,如要求对好的企业"锦上添花",困难企业"雪中送炭",对差的企业一开始就是一种风险十足的不良贷款。

四、企业因素

企业效益不佳增加了贷款发放的风险度。近几年,一些企业由于资产负债率高,管理水平低,集约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的状况,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和担风险能力,信贷投入的风险大。一有些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加上收宏观经济影响和饿行政性干预,银行信贷成立弥补企业资金不足的主要来源。二是企业逃债行为严重,一些企业借破产之名,甩掉银行债务,有些借企业改组、改制之名,提高意义出租转让、联合兼并、母体裂变等形式,悬空银行贷款,致使银行信贷资产有名无实,造成了银行贷款的严重流失。

五、人行监管乏力因素

人行作为监管执法部门,对防范信贷资产风险责无旁贷。但目前监管工作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监管职能部门在监管中分工协作依然松散,加上监管人员素质低,致使具体工作难以形成合力;二是监管操作力度落后,风险监测缺乏现代化手段,金融风险监管的深度、广度、力度均不够;三是缺乏一套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四是对违规行为处罚不力,一方面未能摆脱政府干预行为,另一方面自身手段单一,基本上采取经济处罚,很少运用行政措施,致使许多违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特点

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是在总结以往信贷资产管理的教训,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1. 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过程和手段具有超前性和防范功能。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并不单指风险贷款的管理。它的内涵是从银行经营由于各种因素使银行遭受资产损失的可能性中,立足于所掌握的信息资料,事先对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作出评估、判断和认定,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信贷资产风险的产生,它不同于以往对银行信贷资产风险进行静态和事后的划分,从而也只能等到银行信贷资产在事实上已经形成风险资产后才被迫认帐和进行自上而下的数据统计。因此,它具有预警和防范的功台巳

2.实行“审贷分离”的贷款运行机制。它改变了过去三级审批制度仅仅以纵向的权力制约和分级权限制约相结合的贷款运作机制,实行横向的岗位制约和纵向的权力制约相结合,分级权限制约和风险度管理相结合的贷款运作机制;它改变了三级审批中强调各级意见一致性的弊端,强调深入实际,摸清内在联系,反映真实情况,各岗位按各自岗位责任提出意见,最后由最高决策者决定贷款是否发放;它改变了三级审批各岗位职责不明的弊端,做到谁决策,谁负责,职责分明;它改变了三级审批制按计划性、物资保证性、归还性审查贷款的做法,按合法性、安全性、效益性审查贷款,适应法规要求,降低贷款风险;它改变了三级审批制发放贷款主要对标的进行考察,而不能掌握贷款安全的做法,着重对企业资信等级进行考核,选准贷款方式,抓住了保证资金安全的根本;它改变了三级审批制对贷款审查以定性指标为主的做法,以风险度为尺度,以定量指标为主,审查标准具体明确。

3. 采用量化评价指标,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实行贷款风险度的管理办法。即银行对不同类别、不同单位的贷款根据其潜在的风险程度,每一笔都从0%-100%确定一个贷款风险权重,然后进行加权计算。它既可考核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也可综合检查各家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即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对贷款单位的经济实力、经济效益和发展条件及信用状况等进行动态的考核评价。贷款风险度管理,由于其具有定量、直观、公正、准确和易操作的特点,因而一方面它适合目前我国银行信贷人员的水平;另一方面它有利于提高信贷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意义

实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提高资产质量,降低资产风险,增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树立了新的风险观念。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观念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贷款的风险观念,而是根据国际“巴塞尔协议”关于银行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指标比率规定,将资产根据其潜在的信贷风险程度的大小给予不同的权重。因此,任何一笔贷款的发放都存在着风险,只是风险程度不同而已。正是有了这样的风险观念,才会促使金融业建立防范机制,进行科学的管理。

2.建立新的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有利于减少贷款风险,保证信贷资金安全。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实行“审贷分离”的贷款决策机制,从体制上减少了信贷资产风险产生的可能。而且,其中的风险度管理更具有客观、公正地判断和估价每一笔和每一批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人为风险贷款的出现。同时,实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一方面可为中央银行对各家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的有效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另一方面它相对扩大了现行各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的范围,客观上可起到迫使各商业银行积极增加抵押贷款的比重,压缩风险资产,优化资产结构,进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防范资产风险的目的。

3.实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贷款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银行是以货币经营为内容的特殊企业,其利润表现为存贷款利差,因此其贷款质量的高低,即贷款回收率的大小、风险贷款的比率等都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经济效益。实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使银行能根据对贷款企业的各种指标及信息的判断事先决定贷与不贷,从而提高贷款的准确性,减少盲目性,强化事后风险的制约与消除,提高其经济效益。

4.实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能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运用量化指标,赋予影响贷款的各种风险以不同的权数,把过去的各种软约束变为硬约束,然后求出信贷资产风险度,这样使得贷与不贷及该由谁批准一目了然,减少了不必要的争议。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原则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