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7-02-09 14:14

档案管理具有系统化、复杂化的特点,要想档案信息能够进行有效、科学、合理的应用,就必须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这是基本前提,也是必要保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档案管理专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档案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一:高校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摘要:

在改革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院校合并、校园规模扩张、设施更新、人数增多,随之而来的经济活动复杂繁多,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而财务档案正是记录和反映这些经济活动、财务工作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对高校领导决策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保管好、利用好财务档案,将有效促进高校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高校财务 档案管理 内容 特点 存在问题 建议

一、高校财务档案管理的内容

高校财务档案是高校在从事教学、科研、后勤等财务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高校财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具体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电算化会计档案以及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

二、高校财务档案管理的特点

高校财务档案既是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也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有以下几点特性:

1.关联性。

高校实行的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和使用学校的各项经费和资源,各部门、单位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在经济活动中共同厉行节约、增收节支,形成联系性较强的财务档案,不可分割,有效体现了高校整体财务情况。同时,财务档案也可为预算等提供依据,关联性较强。

2.多样性。

随着电算化的普及,财务档案管理模式发展为纸质档案和电子媒介档案共存,既保存了传统的会计凭证、账册、销毁册和报表等纸质会计资料,也保留了存储在电脑硬盘、光盘等存储媒介中的财务资料、软件数据等。存储的方式、类型多样化。

3.规律性。

高校财务工作较为繁琐,工作量大,但是每一会计年度从开始到结束,产生的财务档案类型相对规律,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会计核算的专业材料,例如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告等;二是收入票据类,例如服务业统一收据、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税统一收入票据、往来款票据、校内业务收据等。这两大类财务档案完整反映了高校日常经济业务的收支情况。

4.易破坏性。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人为破坏,例如出于某些原因,如果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或疏于管理让一些另有所图的查阅人有机可乘,可能会出现财务档案被篡改、丢失、损毁、系统紊乱等情况;二是自然破坏,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破坏,例如地震、火灾等,也有可能档案存储本身材质发生老化,使得财务档案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三、高校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档案管理模式落后,档案利用率低。

目前高校主要保存的是纸质财务档案,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工作量大时,有些管理人员未必能做到严格按照规范认真审核装订凭证及归档,还有可能存在归档不及时的情况。因此,使用最原始的方法对大量财务档案进行归档、检索,直接导致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低下。

2.财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销毁工作滞后。

财政部、国家档案局颁布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关于财务档案管理的制度并不完善,缺乏统一性和标准性,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很多高校不重视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没有设置专门的财务档案管理岗位和档案存放空间及设施,让财务部门自己查阅财务档案,保存地点分散,极易出现存放混乱、丢失情况。二是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制定专门的财务档案查阅和使用制度,存在有章不循、有章难循、随意查阅复制的情况。三是大多数高校的财务档案销毁工作普遍滞后,大量超期存放的财务档案占用了档案库房,加大了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量,严重影响档案管理和利用效率。随着财务工作量的庞杂,这些问题更加凸显。

3.财务档案管理队伍专业性差,缺乏专门硬件设施。

目前,大多数高校财务档案先由财务部门暂存,达到一定期限后才会移交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在财务部门暂存档案期间,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多由财务人员兼职,在财务工作量大、繁杂的情况下分工不明确,财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往往被忽视。学校档案部门工作人员也并未全都受过专业培训,做不到利用先进方法管理档案,与信息时代高科技发展脱节。有的财务部门办公条件有限,没有专门的库房,把档案堆放在办公室,可随意翻阅,达不到档案存放的安全性要求,不能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普通办公室的存储条件在防水、防火、防光、防潮、防蛀等方面难以满足档案资料的保存要求。

4.财务档案电子化管理起步晚,信息化建设水平低。

受经费所限和重视程度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未实现财务档案电子化,与银行等部门的财务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相距甚远。虽然有些高校已经建立了电子账务系统,但这些信息化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软件上,忽略了将纸质档案影像化储存。并且财务软件仅限财务部门使用,学校其他部门人员无法及时查询相关数据,这无疑又加大对纸质财务档案的查阅频率,增加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四、提高高校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建议

1.重视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改善提升硬件设施。

高校应加强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保证管理工作需要的人力和物力。应设置财务档案管理岗位,培养既有职业道德又有档案管理经验的高素质管理队伍,通过多种方式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经常开展职业道德、业务素质等方面的交流和培训。为了财务档案保管的安全性、规范性和保密性,高校应提供合适的空间和档案柜架等设施存放档案,配备空调,使库房内温度保持在15~30℃,重视防水、防磁、防蛀、防虫、防潮、防盗、防晒、防火等工作。

2.完善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化建设。

高校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赖于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应建立财务档案日常管理制度、借阅制度以及档案销毁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理清管理工作流程,严禁随意丢放、复制、损毁财务档案,定期监督检查档案存放情况;建立内控制度,杜绝财务档案工作的违规违纪行为;对损毁破坏、复制财务档案、泄露档案信息等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制,严惩不怠。

3.选用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提高管理规范性。

随着高校财务工作量的日益庞大,财务档案资料日益增多。财务档案的特点要求应由职业道德高、专业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专职管理。在职业道德方面,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谨、敬业,既要有原则性,也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专业素质方面,不仅要了解财务部门的工作情况,及时采用科学方法分类整理档案材料,还应掌握财务软件的相关功能操作,保存、备份好电算化财务档案,保证财务档案的完整性。要采取多种方式、途径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例如举办业务培训、校际交流工作经验等。

4.加强财务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利用率。

财务工作的信息化为财务档案管理奠定了基础,为了能够提高财务档案的利用率,提供更好的档案服务,高校应重视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财务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整个流程能够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例如开发附有财务档案管理的财务软件,能够使财务人员在做账时对财务资料影像化保存,上传至软件中,自动生成账务附件,档案管理人员可通过搜索凭证编号、项目名称、经手人等信息得到相关财务资料,提供给查询人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授权给部门负责人、经费负责人等,创建财务资源信息平台,实现财务档案数字化共享。总之,高校财务档案反映了高校的经济活动,体现了高校整体发展情况,为领导层做出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应加强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管理环境和硬件设施,采用现代化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提高财务档案利用率,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敏.浅谈对高校会计档案几点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1)

[2]财政部教科文司、教育部财务司.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解读[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9

[3]谭鲜梅.完善高校会计档案管理措施探讨[J].求知导刊,2015(11)

[4]尹允.如何提高高校会计档案的利用效率[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5)

[5]王文杰.提高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几点思考[J].潍坊学院学报,2014(5)

[6]李永红.高校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4(8)

档案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二: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包括人事档案管理意识不足、管理水平落后、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以及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等,为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必须提高档案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并且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对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仍然存在很大问题,需要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促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人事档案管理简介

人事档案记载着人们的基本内容,包括主要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政治面膜、思想品德情况、奖惩情况等。人事档案是人们进行职称申报、考研、报考公务员的必要凭证。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即是对这些人事档案进行收集、保存、管理等,以便于以后加以利用。人事档案管理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作的基础,也是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需要。

二、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事档案管理意识不足。人事档案管理意识不足是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据了解,我国很多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积极,经常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排在所有工作之后,不利于发挥人事档案管理在整个事业单位工作中的基础作用,滞后严重。在很多事业单位中,没有设立独立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或者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经常身兼数职,可以看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受重视不足,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观念和意识严重不足。

2.管理水平落后。管理水平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管理人员流动量大。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大部分是由就业服务中心人员代为管理甚至让在校大学生帮忙管理。流动性大的管理人员使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和长久性,难以提高效率。第二,人事档案管理基础设施不足。第三,管理手段有待提高。

3.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员掌握所有的档案基本内容,以便于档案的收集、归类、整理、使用等,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且繁琐的工作,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质要求较高。然而,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流动性大,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等都使得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无法从整体上提高,不利于规范、合理地管理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增加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降低了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4.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主要依靠人工管理,管理人员需要对各类人事档案进行收集、分类、管理、使用等,花费的时间和人力资源较多,工作效率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方便事业单位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和时间。但是我国目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主要是因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操作和技巧掌握不熟练。

三、解决对策

1.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必须树立正确的人事档案管理意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首先要明确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重视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性,设立独立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和人员。其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对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耐心、细致,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提高管理水平。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分散性不利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可以由分散的人事档案管理转变为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方便集中管理,节约资源。此外,人事档案管理相关部门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推动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最后,聘请专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改良管理技术和设备,为改革人事档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3.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态度、思想意识的培训等,只有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4.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需要,人事档案管理必须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设施。首先,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如电脑、扫描仪等,同时必须引进国际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国人事档案实施统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安全防范工作,防止网络漏洞,避免资源泄露。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人事档案管理意识不足、管理水平落后、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以及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等,并提出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娟.浅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及其对策[J].中国外资,2014(2):247-248.

[2]李世霞.优化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J].黑龙江档案,2014(3):81.

[3]王晓卫.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有益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4(23):174.

档案管理专科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档案毕业论文

2.专科生毕业论文范文

3.专科生论文范文

4.电大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5.大专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档案管理专科毕业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