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有效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的文献
摘要:有效教学一直都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众多专家,学者已经在定义,特点,方法策略,应用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人们发现小学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有效教学再次掀起热潮。本文综述了有效教学的多方面研究成果,重点论述了有效教学应用策略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基础教育课堂上已经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换,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然而,现实的课堂教育实践仍然存在许多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所谓的“新课堂”仍然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情景化的表演法,有些教师只是一味的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和开展所谓的“研究性学习”而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的现象仍大量存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然是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由于教学设备匮乏,师资水平较低等原因,有效教学难以在课堂高效率的实现,尤其是在小学课堂,这种教学的有效性更需加强。所以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顺势研究如何在小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本研究也是根据现实情况对有效教学在小学课堂的应用进行研究,力图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要想清晰的解释呈现研究的对象,必须了解有效教学产生的背景,发展,及相关研究。
为了使有效教学及其应用的现状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呈现与分析,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关键词“有效教学”,时间跨度是1979-2012年,选中数据库为“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全文论文库数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范围是“教育与社会科学”。总共检索结果是3071 条。通过整理分析和筛选,共得到论文25篇,其中优秀博士论文6篇。优秀硕士论文15篇。另外参考了关于有效教学的专著等。
1、有效教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
有效教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思想成熟再到有效教学理论的形成。这一进程是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和不断系统的过程,其中系统化是有效教学理论形成的标志。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有效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益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2、 方方面面,丰富多彩的现状研究
(1) 有效教学基本概念的界定
1.定义
欲讨论有效教学的应用,我们便不可忽视核心概念的界定。对这一界定,目前学术界出现了多种视角。先看一下什么是有效再看有效教学的定义。
所谓“有效” ,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的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第一,从教师实践的角度看,“有效教学即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并倾听,有效激励学生的教学”。说来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所以这个概念广为接受。
第二,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而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而不是教师是否教完了教学内容”。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从学生的角度来给有效教学下定义,可以更全面的解释有效教学。
第三,“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第四,从有效教学内在的结构看,“表层上,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它兼具了一切好教学的外在特征;中层上,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是潜藏在好教学背后的教学逻辑;深层上,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境界”。实践有效教学,就是要把有效的“理想”转化成有效的“思维”,再转化为一种有效的“状态”。
有效教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思想成熟再到有效教学理论的形成。这一进程是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和不断系统的过程,其中系统化是有效教学理论形成的标志。但是对有效教学的界定,学术界目前尚无定论。
2. 特征:仁者见仁
关于有效教学特征,可是众说纷纭。姚利民 教授把有效教学的特征归纳为九个方面。 这九个方面分别是:正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科学的组织;清晰的讲解;饱满的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高效地利用了时间;激励了学生的学习。
宋秋前教授 认为有效教学的特征有五个: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 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教学有效知识量高;教学生态和谐平衡;学生发展取向的教师教学行为。
还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六个。分别是关注学生全体;关注教学效益;关注侧性量化;实施反思教学;有效教学核心;有效教学策略。
试论有效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的文献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