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放学后有感

发布时间:2017-06-09 15:54

《放学后》,当代日本长篇小说,日本著名作家东野圭吾的成名作。1985年,《放学后》以绝对优势摘得日本推理小说界最重要的新人奖——江户川乱步奖。下面是小编向各位推荐的读放学后有感,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读放学后有感

读放学后有感篇一

刚开学,顿感无聊就读了东野圭吾的《放学后》,虽然不算是很有文学性质的文章,但是这本书却大大的开拓了我的思维。这本书看似是娱乐性的书,实则是一本悬疑性质的小说,此书以主人公一名高中老师的视角讲述了一件有预谋的连续杀人事件,杀人目标看似明确,实则不然。

通过这一篇小说我明白了事实不一定就是我们见到的,也不一定是我们所读预想到的,杀人犯的行为不是我们能理解到的,人心也是复杂且黑暗的。看似不可能的东西实则暗藏真相。

在故事的背后看似纯洁的人实则内心黑暗,主人公看似是杀人犯主要目标实则只是一个引子,老婆看似忠贞爱戴主人公,在故事最后实则是伤害主人公的罪人,在故事中看似亲近纯正的人实则为杀人犯。

读完此书后我意识到,无论是什么都要带有疑问。只有不断的疑问才能得出真相。

读放学后有感篇二

当某人给我推荐东野圭吾的时候,以为是个推理新人,当我看他的介绍才吓了一跳,《白夜行》《绑架游戏》《神探伽利略》,这些都是我看过的日剧。其实最近几年除了大河剧,日剧已经很少看了,看这些只是因为有几个我喜欢的演员:山田孝之、绫濑遥、藤木直人、柴崎幸等等,但当时我被明星的光芒笼罩,根本就没有注意过原著后面的名字。

很久很久没有看过日本推理小说了,我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够看的下去。故事的开头虽然直接就是杀机四伏,却并不特别吸引我,毕竟这么多年看的书太多了。但是,学校、教室、安静的走廊、谈钢琴的女孩,这些影像却让我没有能够停下来,一直到看完,内心却有淡淡的悲凉与不畅快。

小说整体很有日本电影的风格,特别是像一些纯爱片。节奏舒缓如轻轻流淌的小溪,不是没有高潮,但即使是在杀人,我却仍然宁静如常,深陷在这种宁静中,不想让任何的人和事来打扰,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小说中。

表面宁静的校园里,有着很多的故事,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它们互相交织在一起。东野用平缓流畅甚至是有点平淡的语调,为我们慢慢的道来。因为是推理小说,读者会很注意一些貌似平淡无奇的话语,但作者点到为止,不着痕迹的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其他地方,最终让我们忘掉。就好像现实中的一些小事,当我们把它们忘掉后,它们却在一个出人意料的角落冒出来,变成一个狰狞的恶魔,将我们吞噬。

密室杀人让我看的都有些麻木了,比如以前看金田一,几乎全是密室类,还有什么《黄室奇案》,还有什么西村京太郎、阿婆的作品。所以当这个故事里再次出现密室,我的第一感觉甚至觉得有点无聊。继续下去才发现,作者的密室不过是个道具,而他要真正想要表达的是杀人动机而不是杀人手段。

侦探出场了,这个老兄既不是明智小五郎、福尔摩斯这样的神探,也不是个笨蛋,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警察。他很敬业,也很专业。但女高中生的心理世界却不是他所能了解的,找不到杀人动机,也就无法破解密室之谜。在成人的心里,年轻人的就是一群鲁莽易冲动,思想单纯的动物,而年轻人又认为成人都是些世故的,肮脏阴暗的、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的虚伪的家伙。年轻人的世界成人搞不懂,成人的的世界年轻人厌恶。两代人的鸿沟在作品的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主人公虽是名教师,却游离于两个世界中,有时候两边不讨好,有时候却又两边都有生存空间。有趣的是,《放学后》被第31届的江户川乱步奖提名时,有部分人表示反对,理由就是杀人动机缺乏说服力。这恰恰呼应了故事的主题,在人生的激流中,有人被磨成了圆圆的石头,有人在沉默中抵抗,也有人迎头冲上去,被撞的粉身碎骨。

终于到了最后的推理,场景中的语言和人物的动作连接在一起,好像电影一样,闭上眼睛就能出画面。两个人平静的对话中,我却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凉意,心被揪住了一样。最后那句:“我再没有什么可以指导你们的了”,透露出无比的沉重与悲凉。

当我认为一切都已经结束的时候,剧情却又一次让人大吃一惊。而那个名字出现时,我暗骂自己真笨,明明作者前面都有提示的,自己却早已经忘掉。我仿佛看到东野这家伙在一旁坏笑:“怎么样?又被我耍了吧?”我淡淡苦笑,关掉了手机。

读放学后有感篇三

《放学后》是东野圭吾的成名作。里面包含了密室逃脱和解谜等经典的推理小说元素。

故事地点发生在一所中学,人物是以一个失意的高中老师为核心,情节则围绕这个核心人物所遇到的死亡威胁而展开。

我读这部作品的时候心态很平和,没有急躁地去寻找答案。这可能是因为校园的环境相对恬静,不似光怪陆离的大社会浮华喧嚣。因而也带动着我静静地随着主人公上学下学。

作品的开头阶段主要叙述了主人公感到自己被死亡所威胁,只是每一次都幸运的躲过了暗中的冷箭。

但是防不胜防。果然,杀人了,出事了,忙活了。主人公的几个同事接二连三地死去。是仇杀?是替罪羊?

即使再完美的谋杀也会留有痕迹或线索。能不能发现这些痕迹,能不能将这些线索穿针引线,排列重组,则是破案的关键。更何况是小说呢。

接着,这些线索和痕迹也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简单平静的学校其实也是暗流汹涌,指向着着每一个微妙的事件和沉重的灵魂。到底是谁呢?

终于来到了华丽闪亮的时刻。原来如此。

从结局来看,似乎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解谜,也包含着心理因素。任何犯罪都要寻求作案者的犯罪动机。而如何将这些动机不露痕迹地润物无声般的植入情节中去,是我一直所困惑的事情。这也是一个高明的作家之所以高超的所在。

我在想,一个高明的作家是否会看似浪费的添置无关情节和人物。和新浪潮电影相比,正好相反,他不是告诉你这是电影而非现实,而是提醒你这就是真实而非小说。因为越来越聪明的读者都会刻意注意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物,所以是否反其道而行之,来一个假作假时假亦假。也许这也是东野圭吾出道时的作品,恐怕现在早已臻入虚实两忘的境界了吧。

读放学后有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