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专业高级工程师论文
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快,对人才的需求量相当大,怎么做到优秀的高级工程师呢?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通信专业高级工程师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通信专业高级工程师论文篇1
怎样当好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
摘要: 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以下简称驻地高监)是取得相应监理工程师任职资格、经总监理工程师授权、全面负责某一部分(或某个 合同段)工程现场监理 工作的主要的监理人员。本文就驻地高监的地位和作用、驻地高监应具备的能力、 驻地高监的思想素质要求 发表个人看法。
关键词: 公路建设 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 要求
一、驻地高监的地位和作用
在实行混合监理模式的监理工作中,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一般是由建设单位直接任命,而合同段现场监理工作多为业主招标委托 社会 监理单位承担,驻地高监是监理单位法人代表在合同监理工作中的全权委托代理人。在监理单位内部,驻地高监是合同履行全过程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是合同段监理的第一责任者,是监理合同目标的规划者,是监理工作中各种要素合理投入和优化组合的组织者。从对外方面讲,驻地高监在 企业 法人授权范围内直接对业主负责。故,驻地高监是合同段监理工作的全面实现者,既要对业主的成果性目标负责,又要对监理单位的效益性、信誉性目标负责。
二、驻地高监应具备的能力
1、组织能力:驻地高监是合同段监理工作的组织者,是团结、带领驻地办全体监理人员圆满完成监理服务合同中所赋予的各项职责和任务的领导。驻地监理工作是一项集体工作,作为驻地高监必须团结全体监理人员、充分调动每个监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工作的潜在能力。
2、协调能力:协调能力是驻地高监领导才能的重要标志和综合体现。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公路工程点多、面广、战线长、工程复杂(特别是高速公路,技术含量高),往往是多项工程、多工种、多个施工队伍平行、立体、交叉作业,驻地高监不但要协调现场施工的各种关系,更要协调好参建各方(业主、承包人、设计单位、社会各方)的关系,实现工程建设控制目标。这是驻地高监监理工作能力的反映,实践表明专业知识容易掌握,而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3、业务技术能力:驻地高监应做到一专多能,既要有一门专业技术,而且还要掌握与监理的工程项目相关的多门知识,如 法律 、 经济 、政策方面的知识,假若驻地高监没有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在技术上就没有发言权,难于服众,也就很难形成合同段监理工作的核心。作为驻地高监,不可能是所有专业技术的专家,但是要想在整个监理工作中运筹帷幄,必须对监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均应有所了解,争取达到“一专多能”。而“能”不仅反映在解决工程技术 问题 上的 理论 上,而且还应反映在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累工作实践经验上。
4、 总结 创新能力:驻地高监在合同段监理工作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要求其做到在驻地办内部要集思广益、发挥、调动全体监理人员的潜在能力,作好工作;驻地高监要善于组织驻地办监理人员集中或到外面 学习 。
三、驻地高监应具备的素质
由于对驻地高监能力的要求较高,其在合同段监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要求驻地高监具有更高的素质,本人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思想素质:思想素质的高低,是其他各种必备素质的基础。因此,在监理工作中要求驻地高监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一是驻地高监要有思想觉悟,公路工程建设多在荒郊野外、劳动强度大、条件艰苦。搞工程建设,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不贪图安逸的工作环境、优厚的生活待遇,有些工程甚至要到边远地区。
要愿为国家的建设、 社会的繁荣贡献自己的精力,在对待每一件事情、每一项具体工作时,要尽职尽责,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二是要廉洁奉公,驻地高监在处理各种矛盾、协调各方关系时,一定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不偏袒一方、压制另一方,不维护一方、损害另一方,不应接受承包人、供货商的任何馈赠。
2、身体素质:驻地监理工作的场所是工程施工现场,一般情况下条件简陋、艰苦,较多的工程施工状况是夜晚与白天连续作业,既有高空作业,又有地下施工,既要在炎热的烈日下施工,又要在寒冬季节、雨天奋战,所以,作为一名驻地高监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难于胜任监理工作的。
3、业务素质:监理工作是为业主提供技术服务的,是一项容专业技术、综合管理为一体的智力劳动,是一项高智能的服务性工作。作为这项工作的主要组织者,驻地高监在业务素质方面应具备:
⑴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驻地高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除了专业技术 问题 外,日常需要驻地高监处理的绝大部分问题是 经济 问题、合同问题、还有单位与单位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这些均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知识,不但要懂技术、也要懂经济、懂管理、懂 法律 。
⑵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监理工作的核心 内容 是为业主实现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的三大控制。三大控制的重点在于做好事前控制,亦称预控,即在事情发生前作好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 影响 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索赔的事件发生。
⑶必备的法律知识。
监理工作的依据是国家有关的法律与法规。监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合同管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除了大量的技术与经济类的问题外,再就是合同管理,即合同纠纷问题,作为驻地高监,不仅要懂技术、懂经济,还要有相当的能力,做到懂合同、懂法律,按合同约定执行,依法律公平公正的处理问题。
驻地高监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驻地高监的责任心决定或直接影响其他监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质量。监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负有连带责任的、为业主提供工程技术与管理服务的工作。监理工作的好坏、深浅均无客观评价的标准,这说明担负监理工作重任的驻地高监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驻地高监要有事业心,要把干好监理工作视为干好一项事业,驻地高监必须热爱监理事业、对监理充满信心、敬业守法,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驻地办一班人。驻地高监还应有进取心和公正的心态,要有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思想素质和具有廉洁奉公、为人正直和办事公道的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当好一名合格的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
通信专业高级工程师论文篇2
培养通信工程卓越工程师的研究与实践
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本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本文分析了企业需求旺盛、毕业生供给旺盛,却出现企业招聘难、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结合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际需求,介绍了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专业特色,研究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探索更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等内容,以期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创新能力;社会需求;培养方案
20世纪末,多媒体的广泛推广、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21世纪初,宽带技术、光通信也已经崭露头角。通信工程专业所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当今最流行、发展最迅猛的领域。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快,对人才的需求量相当大,堪称“最容易找到好工作”的专业。由于通信产业在全球的高速及持续发展,该专业在国外也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这些特点决定了通信工程专业必须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加强专业基础实践技能训练,加强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我们从培养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角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交叉学科特色,形成专业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内容,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更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措施,以期做好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我校其他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
一、研究与实践内容
通过改革和建设,研究并开发一套能适合于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本科培养标准。通信工程是典型的产业需求牵动技术研发,进而驱动教育发展的产业。通信工程相关企业非常注重学生能否掌握新技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产业发展,导致了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普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难以有效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这样就造成毕业生和企业都陷入了一个“两旺两难”的境地:企业需求旺盛、毕业生供给旺盛,却出现企业招聘难、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
为了适应新时期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针对通信工程专业应用性强、与社会联系密切的特点,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立足于北京地方经济,依托行业发展,研究行业对于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应该具备的各种知识、素质及能力要求,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直接承担教学工作、成为学生在企业的导师,重视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的安排及落实,并注重实效。将知识传授、能力与素质培养各项人才标准以及相应的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对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加以实施。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做好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学生通过在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实习和学习,了解工程实际需要,熟悉工程设计、工程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职业素养、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等工程综合能力。积极探索和构建通信工程专业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搭建起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的桥梁,培养适合国家、社会和市场需求,在工作单位中下得去、留得住、用得着的工程设计人才。
2.注重交叉学科特色,形成专业特色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中有适当的交叉,将通信工程专业的内涵由点对点信息传输扩展为网络信息传输,人才培养方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新的专业知识的特点,使本专业的学生具有适应通信和计算机两方面业务领域的能力。本专业有较强大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科研能力强,教学和科研成果多。拥有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两方面的师资,形成了学科交叉和融合。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加强计算机技术知识学习,以微机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构成课程体系。在选修课中,设置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等课程补充加强计算机技术知识,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就业针对性。在拓宽专业知识的同时,精练教学内容,整合原专业课程,不出现知识膨胀现象。
在专业课程调整中,将程控交换扩展成现代交换技术,增加了现代网域交换技术。在典型通信网技术的基础上,扩展了通信网理论基础和有关协议的内容。为了将通信传输系统与通信网结合起来,开设了接入网技术课程,它是通信网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代通信传输的信息以语音和图像为主,因此开设图像处理、多媒体通信、信息安全课程,向学生提供多媒体通信相关知识。
3.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内容,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坚持“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全面素质教育,重视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通信工程及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吸引通信工程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中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通信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拓宽专业知识面。建立学位课程制,确保专业的基础理论。增大选修课程,压缩课时总体数量。
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对传统内容加以整合,设置综合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设计来训练学生知识综合能力。设立“创新实践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指导的科研课题,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革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基础课程以考核知识为主,专业课程主要采取大作业、项目成果、综述、报告、在企业实习的综合表现、口试和答辩
等考核方式,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
4.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卓越”绝不是少数、精英,而是指高素质、高质量。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必须有一支能胜任教学、 实践环节要求的教师队伍。有 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到国内名牌大学、中科院等单位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做访问学者,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建立工程 教育中“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从研究所、企业聘请工程师或选派教 师到研究所、企业参加工程实践等手段,打造一支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实验 实习教师队伍。
鼓励教师赴研究所、企业挂职锻炼和出国进修,加大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力度,提升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优先聘请有研究所、企业 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在研究所、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从研究所、企业聘请有工程 经验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加强与研究所、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建立培养基地。在研究所、企业的深度参与下,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 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师。
5.探索更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卓越工程师的重要环节,是理论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结合专业理论课程和实验室软硬件,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形成包括综合性、设计性、认知性和实战性的实验课程体系,有力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施大学生科技活动项目、大学生科研与创新项目计划。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素养,提高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培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素质 应用型人才。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科研是使知识深化和更新,产业是将知识的价值体现出来。如何做好三者的衔接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本专业与研究所、企业密切合作,强化教学、科研、生产三者间的相互渗透。利用校办产业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内实习基地。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培养的本科生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研究所、企业学习,学习研究所、企业的先进技术和 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研究所、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同时也为研究所、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与实践的特色
理顺产学研关系,推动研究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并结合市场、岗位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核心课程群建设。按照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学校和研究所、企业的密切合作,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 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以“实践”为中心,改革实践教学和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在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工程能力的同时,加强交流、 组织、协作及自主学习能力等优秀工程师胜任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
通过改革和建设,研究并开发了一套能适合于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受益学生是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如果效果显著,将可以与市内其他相关院校交流,并进一步推向国内相关高校。
参考文献:
[1]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92.
[2]汪泓.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0,(3):1-5.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47-55.
[4]王春潮,王平祥.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 管理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37-139.
通信专业高级工程师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