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体质有什么不同

发布时间:2017-05-17 15:51

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他们之间的属性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五行中的人的体质也是各不相同的,你知道有什么不同吗?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五行体质介绍,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五行体质有什么不同

五行人的体质类型

木形人:肤色苍白,头小,面长,肩宽,背直,身体瘦弱,手足灵活,有才能,勤劳。但体力不强,多忧虑。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秋冬寒冷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火形人:皮肤赤色,肩背宽厚,脸形瘦尖,头稍小,身材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对事物理解敏捷,走路时肩背摇动。其性格易生气,轻财,缺乏信心,多虑,认识事物清楚,爱漂亮,性情急。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秋冬寒冷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土形人:皮肤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腿部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身材匀称,步履稳重。他们内心安定,喜助人为乐,不喜依附权势,而爱结交朋友。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金形人:肤色较白,方脸,鼻直口阔,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四肢瘦,动作敏捷,呼吸平缓,心胸宽广,富有远见,稳重自持,组织力强,为人敦厚,做事认真。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水形人:肤色偏黑,头较大,腮部较宽,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体型较胖,偏矮,腹部较大,怕寒喜暖。机智,灵巧,善辩,喜动,富于灵感,好幻想,喜自由,多疑,嫉妒,心胸较狭窄。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在四季分别五行养生

春季:春季五行属木,人体五脏中属木的为肝。因此,春季养生应重视补肝。绿色属肝,春季可适量多吃黄瓜、菠菜等绿色蔬菜和瓜果。五味中,酸味入肝,因此肝血虚的人春季还可适量吃些酸味食物,如做凉菜时,适量放些醋。肝气太旺,表现为脾气不好,所以常爱生气的人,则应少吃酸味。

夏季:夏季五行属火,人体五脏中属火的为心。红色属心,但夏季养生却不可盲目进补红色食品,应根据个人体质情况来定。如心血虚,表现为心神不宁的人吃红枣、桂圆会有良好效果;但如果心火旺,表现为口舌生疮的人吃了红枣不仅没有好处,还会加重病情。五味中,苦入心,因此心火旺的人可多吃些苦食,如苦瓜、苦丁茶等,以泻心火。

长夏:传统中医学理论是将一年分五季,即在夏末秋初划分出来一个“长夏”季节。长夏季节五行属土,人体五脏中属土的为脾,黄色食品对脾会比较有利,所以长夏可多吃甘薯、玉米等,健脾利湿。五味中,甜味入脾,但是,多吃甘甜的食物也会酿湿生痰,长夏季节气候湿热,因此,不可机械地按照五行归属而多食甜味食物。

秋季:秋季五行属金,人体五脏中属金的为肺。五色中白色属金,可适当多吃白萝卜、白木耳、大白菜、冬笋、百合等,它们性情偏平凉滋润,能健肺爽声,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新陈代谢,让肌肤充满弹性与光泽。五味中,辛味入肺,但秋季气候干燥,因而不能机械地按五行归属而多食辛辣食物。

冬季:冬季五行属水,人体五脏中属水的为肾。因此,冬季养生应重视补肾,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黑色属肾,多吃黑色食物对补肾很有好处,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但冬天天气寒冷,而黑木耳、黑芝麻等都是偏寒的食物,因此,阳虚怕冷的人,还应多食用羊肉、狗肉等温阳食物。黑色的衣服能更多地吸收太阳光的紫外线,有保暖作用,因此,冬季穿黑色衣服是适合的,但由于黑色色调偏暗,容易使人心情变得沉静,而冬季又是抑郁症的多发季节,因此,有抑郁倾向的人最好不要在冬季穿黑色衣服。

五行属金的人养生方法

易患疾病:

气管炎、支气管炎、肩背病、鼻病、皮肤病等。

易发症状:

咳嗽、喘闷、胸痛、短气、肩背痛、咽痛、声嘶、鼻塞、便秘、水肿、小便不利、骨节痛、皮肤病等。

养生要点:

肺在五行属金,故金型人偏于肺气虚,需要注意的是肺和大肠,其次是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中医认为,人体五脏与自然界四时相应,燥为秋天的主气,而肺为清虚之体,秋燥最易伤肺,金型人为阴阳相对平之人,但是金型人多有肺脏方面疾病的易感性。因而金型人体质的女性要特别注重肺肾两脏的保养。

生活起居:

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通风环境,保持空气清新,以抵御和预防呼吸系统的疾病发生。平时宜多饮水,以保持皮肤及体内水分的充足。悲属金,与肺同源,过度悲伤就会造成损伤肺气,故金型人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悲伤的情绪发生。

饮食调养:

饮食应以清肺润肺、生津增液之品为主,因其还能促进肠胃蠕动,促进新陈代谢,让肌肤充满弹性与光泽。金型人宜多食植物性食物,如百合、梨、苹果、银耳、梗米、无花果、菌类、山药、白萝卜、豆腐、鸡肉、鲢鱼等。

保健膳食:

百合粥——百合40克,梗米加水适量煮粥,粥将成时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此粥对于金型人体质的女性有较好的恢复容颜的作用。

五行体质有什么不同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