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事迹新闻

发布时间:2016-12-22 16:10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20年的纵深发展,1999年,“大学生创业”热潮平地而起,现代创业精神第一次在中国破土而出!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大学生创业事迹新闻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大学生创业事迹新闻

大学生创业事迹新闻1:大学生回乡创业带动三千农户致富

孔博,男,1986年出生,密云县河南寨镇两河村人

2012年孔博辞掉白领工作回密云创办网店“蜜农人家”,一年苦拼销量完胜同类网店。在区政府帮扶下网店全面升级,2015年他在首都青年创业大赛千名选手中夺冠又获扶持资金;如今与全区50余家合作社签约,2016预计销售额2500万元,带动了3000家农户增收。

二事迹:

首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密云连年参赛,连年落选。2015年,一个网名为“孔二愣子”的80后电商创业者打破了这个历史,从千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凭借创业项目“密农人家——更有味道的农产品”一举夺冠,获得了40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孔二愣子”本名叫孔博,河南寨镇两河村人。在孔博和默默支持他的人看来,奖金是其次,这份填补空白的荣誉才是尤为珍贵。“孔二愣子”为密云青年树立了榜样,那么,这位身家千万,已小有名气的青年创业冠军是怎样炼成的呢?

稀里糊涂入农门

“孔二愣子”,网名和外貌严重不符。孔博,身材瘦高、长相斯文、思维敏捷、谈吐谦逊。哪儿也见不到一丁点的愣。对于“孔二愣子”网名,孔博笑称,当年大学毕业,在市区干了3年产业投资分析师,那时自己有点儿“愤青”,说话办事确实愣头愣脑。但骨子里孔博却是个细心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发现身边的白领常常买二十多块钱一斤的有机菜,自己生在蔬菜大镇河南寨镇,老家就守着菜园子,每天都有蔬菜产出,论质量一点儿都不比超市里的有机蔬菜差。“孔二愣子”不再瞎犯愣,他琢磨着,与其每天给别人分析投资,还不如把自己“点石成金”。于是他果断辞职,回家开起网店,取名“密农人家”,专卖密云农产品。此时的他只有一个想法:都说网店挣钱快,自己也试一把,说不定是个机遇。

2012年的淘宝网上,卖菜的网店寥寥无几,做得较好的是平谷的一家。“孔二愣子”可不管谁做的好不好,只管用自己的“愣”劲儿往前冲。他每天天不亮就到菜地收菜,然后回到家打包,用最快的时间发快递寄给客户。不到一年的时间,“密农人家”的销量完胜平谷网店。

“一入农门深似海”,随着订单的不断递增,仅仅在老家选购仅有的几个品种,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再加上客户菜品需求越来越多,孔博需要把眼光看向全区,虽说自己是个农民子弟,但这么大的密云,这么多个镇村,哪儿的西红柿品种好,哪儿的黄瓜该收获了,哪儿有香椿?还真是两眼一摸黑。他开始四处“淘宝”,辛苦可想而知,这一坚持就是两年。

柳暗花明遇伯乐

创业第二年,孔博将自己的小作坊从自家楼房搬到了河南寨镇中庄村一间20平方米的小平房,离菜地近,收菜发货方便了很多,但他依然要四处找货源。

2014年春夏交替的一个上午,孔博正要出门找货源,一支“伯乐”队伍意外登门了。

“你好,我们是农业服务中心产业科的,发现你在网上卖菜做得不错,我们过来看看能帮上什么。”眼前一名精干的女子自报家门。一听是政府的,“愤青”孔博立马竖起一道“防火墙”:我做我的小买卖,政府找我干嘛?

可没交谈两句,孔博立刻改变了心中的看法。他发现眼前两位“政府单位人员”跟想象的不一样,他们既年轻又朴实,上来就问组织产品货源上有哪些困难,要免费为他的产品做检测。还告诉他“收芹菜去季庄村、西红柿在后焦家坞村里多,咱们密云冬天有西山村的蘑菇,夏天有坟庄山洞里的蘑菇……明天就可以带你去跟农民对接。”

产业科廖文娟的一席话让孔博既兴奋又有点蒙,还沉浸在上午交谈内容的他,没想到当天下午就有更大的惊喜,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天杰来到了自己的小屋。“孔二愣子”这回真犯愣了,他第一次见到这个级别的领导,更没想到,如此亲切自然。张天杰鼓励孔博虽说是小作坊也要规范,按着现代化互联网企业的标准去做。“我们会从产品质量保障、产品资源调配、产销对接服务、生产加工条件建设、农产品储运条件几个方面来帮你。”张天杰的话一下暖了这个创业“愤青”的心。

这年夏天,“孔二愣子”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在农业服务中心的帮扶下,他告别了20平方米的小房,搬进了2000平方米的大厂房,配上了保鲜库和送货车,添置了最新的办公设备和加工设备,升级了流水线,硬化了道路,拿到了进京物流车辆通行证,给员工们都上了五险一金。除了这些,更重要的变化是,孔博由过去的到处找货源发展成了与农民订单生产,产品具有独特优势并且供应稳定,农民对他更加信任。自己和团队的努力,加上农委、农业服务中心、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及科委、团委等诸多单位的帮助,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孔博的小作坊变成了走在时代前列的规范化电商企业,实现了1080万元的销售规模,销售额还在以每年150%的增速飞快增长。

“孔二愣子”成创业大咖

2015年,密农人家完成了全年的整体规划,孔博不再排斥“政府人”,而是坚信,政府会给他指引更好的方向。他要做最好的蔬菜电商,永保“从采摘到餐桌,实现24小时内完成”的承诺,做个性化的服务,做密云叫得响、北京叫得亮的品牌,把实实在在的实惠带给农民。

如今,“密农人家”已与全区50多家合作社签约生产,实现了与菜农的订单合作。在淘宝、京东、微信、下厨房等网络平台都有一席之地。“密农人家”目前共拥有会员45000余户,其中80%集中在北京市区。2016预计将实现销售额2500万元,并带动3000户农民增收。员工也从2012年的2人发展到现在的36人,核心员工全部是密云返乡大学生。

而在他的身后,那坚实的“臂膀”——区农业服务中心也在尽全力助推孔博和他的“密农人家”走得更远,助推更多的“孔二愣子”成功创业,造福农民。

大学生创业事迹新闻2:精武镇开展创新创业青年事迹宣讲

助大学生圆梦青年最具有激情、最充满活力、最赋有创新力。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团区委、天津师范大学校团委、精武镇团委在天津师范大学创梦广场举办了“青春圆梦在精武”创新创业好青年事迹宣讲暨座谈交流会,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青年企业家与学子们零距离交流,分享创业心得,提供创业指导,助力青年学生创业。

会上,80后甚至85后的青年企业家们各抒己见,从不同领域、角度,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与学子们侃侃而谈着各自的创业历程。

仝宝旺,天津天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率先跟大家分享了他的创业历程。他以技术立本,他的公司目前已经获得8项发明专利。

毛建强,靑益(天津)众创空间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天津中汐资管管理有限公司CEO,第二个分享自己的创业历程。他从大学期间就开始立足于高校创业,干过计算机培训、求职中介,也做过食品团购……他的创业历程引起了在座大学生们的共鸣。

接着,张广旭,天津市青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经理、团区委打造的青创空间负责人,着重为在座的大学生介绍了企业注册、工商、财税方面的内容。来自天津中创众筹科技有限公司的经理李雪峰也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并介绍了创业项目众筹事宜。

听着只比自己大10岁左右的青年企业家们的创业经历,现场的青年大学生们按捺不住了,争相与眼前的这些企业家们互动交流。企业家们一一就学子们提出来的问题耐心解答,并与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们就他们的项目展开深入探讨。

大学生创业事迹新闻3:袁超---大学生创业典范

放弃稳定工作学擦鞋

在青岛城阳区德阳路275号的一休擦鞋店,来自临沂的袁超正忙着擦鞋。今年25岁的他两年前从山东科技大学毕业,学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这个本科毕业生在临沂市一家机械厂做了两年技术员后, “我放弃稳定的工作来学擦鞋,确实有不少人觉得无法理解。”袁超说,“在企业里干了两年,我发现自己在那个舒适的环境里迷失了。”他说,天天上班下班的安定生活,让那个在学校里激情洋溢的他一去不复返了,在同父母商量之后,他决定寻找新的生活。在大学同学的介绍下,他与擦鞋结缘,就来到了青岛学艺。“我现在的感觉很好,虽然以后只能当一个擦鞋店的小老板,但我觉得这也是我的事业。”

有人认为这属人才浪费

“真的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大学生学擦鞋,这一点其实违背了我们的初衷。”一休擦鞋总经理徐勤柱说,自己当初开店,是因为中专毕业后找工作不顺利,确实走投无路之后才走上这条路的。虽然到目前他已经开了35家加盟店,创业也算成功了,但至今他仍觉得擦鞋应该还是低学历、不会手艺的人干的活,“招收培训学员,一开始想的就是招那些农村出来的年轻人,让没有手艺的他们也能凭自己的劳动有口饭吃,后来扩大到培训残疾人、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大学毕业生比这些弱势群体还热衷擦鞋。”

在一休擦鞋的培训中心,大多数学员对大学生当学徒也表示不可思议。“我们没学历才干这个,他们有学历干擦鞋,肯定是人才浪费。”来自潍坊的小赵说:“我们都挺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擦鞋的,但他们好像一点都不害羞,还是大学毕业生厉害。”家住胶南的吕红强说。

低调创业只想成功

“我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要是不好意思,我就不来青岛学艺了!”袁超说,工作之后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虽然自己的这一做法现在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但他表示“无所谓的,我自己觉得好就行。”

艰辛努力换回丰厚回报

到现在为止,距离袁超开第一家的时间有一年零三个月了,在这期间,他碰过无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儿,有加班到深夜的煎熬,也有跟顾客拉家常时的洒脱;有遇到刁蛮不讲理顾客时的无奈,也有看到一切井然有序时的舒心;有把顾客东西做坏时的懊恼,也有看到顾客满意时的欣慰;有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理解时的痛苦,也有和店里伙计们聚餐时的快乐……,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袁超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把自己的小店经营的红红火火。功夫不负有心人,袁超结算后发现一年下来自己盈利十几万,心里背负的压力和酸楚顿时释放出来。

爱情事业双丰收

一年的时间,为人正直豪爽的袁超不仅得到周边邻居顾客的认可,他的创业事迹还得到诸如半岛都市报的媒体报纸的认同,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这期间,袁超结识了来自同乡身在济南打工的巩小姐,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坠入爱河,最近订完婚的两人正在筹备自己的婚事。同时,袁超并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他发现自己在城阳市场可以做得更大,在与一休总部协商之后,他获得了一休在青岛城阳地区的总代理权,经过考察,袁超在城阳区民城路放置了自己的第二家店,近日即将开业。

大学生创业事迹新闻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