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6-11-17 18:05
齐桓公(公元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齐恒公
齐桓公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的原因:
随着周天子的权力日渐衰落,诸侯国为争夺土地疆域,展开了激烈的较量。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先后有五个诸侯王取得霸主地位,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哪几个呢?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郑国在春秋初期是实力比较强大的一个国家,郑庄公也有兴霸业之心。无奈郑国始终是个小国,国土不大,国力有限,不能够真正地成为霸主;在当过一段时间的“小霸”之后,齐、楚、晋、秦等大国逐步强盛起来,郑国就很快地衰落了。公元前7世纪,齐桓公经过东征西讨,消灭和降服了中原地区的一些弱小国家,国力强盛,确立了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因此齐桓公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
齐桓公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的原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