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成语典故精选

发布时间:2017-05-27 13:35

成语故事的教育价值1.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丰富词汇一个好的成语故事,语言规范,简洁明了,都是经过提炼、净化后的语言。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常见的成语典故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常见的成语典故精选

常见的成语典故精选篇一:乐此不疲的故事

西汉末年,爆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后来的东汉光武帝刘秀也参加了。刘秀加入绿林军后,很快就显露出了他敏锐的政治才能和丰富的军事韬略,特别是在昆阳一战中,刘秀的杰出指挥,为起义军赢得决战胜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当时,昆阳城被王莽的军队团团围住。驻守在昆阳的汉军只有八九千人。昆阳城虽然不大,但是挺坚固,昆阳城里的汉军,防守得也很严密,城始终没被王莽军攻破。刘秀带着十二个勇士,趁黑夜冲杀出昆阳城南门。到了定陵,对汉军将领们说:“现在咱们到昆阳去,把所有的人马集中起来。打败了敌人,就可以成大事,立大功。”于是,将领们带着所有人马跟着刘秀上昆阳来。

昆阳城里的汉军王凤、王常,一见外面的援军来了,立刻打开城门冲了出去。在汉军的两面夹攻下,王莽军全都慌了神,乱奔乱逃,自相践踏。当王莽军大将王邑逃回洛阳的时候,四十三万大军只剩下几千人。

绿林军攻占长安后,刘秀率军离开长安,在河北(黄河以北)以复兴汉室为口号,不断壮大自身的势力。刘秀每到一个郡县,都宣布废除王莽当政时期的苛捐杂税和严酷的刑罚,并对当地的官吏进行考察,恢复汉朝的官名,赢得了当地大小官吏、平民百姓的欢迎和支持,逐渐组成了建立政权的基本力量。

没几年,王莽政权就被起义军推翻了。推翻新莽政权后,全国很快又陷入了混战状态,绿林、赤眉两支起义大军各立天子、相互混战,刘秀却乘机壮大自己的势力。

后来,刘秀又采用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方法,先后收编了铜马军30万人,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人称“铜马帝”。公元25年6月,刘秀在群臣的拥戴下称帝,仍沿用汉的国号,年号建武,刘秀就是光武帝。

刘秀完成了统一大业,恢复了汉室的统治。一个新王朝的建立,面临着连年战争留下来的烂摊子,许多的法律、法令、规章制度也需要重新修改和拟定。刘秀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振兴和建设东汉王朝的工作中,每天天刚亮就上朝理事,日影西斜才退朝而归。他还经常把大臣们召集起来亲自给他们讲述《论语》里的论述。

刘秀在为期间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以安定民生。他下诏恢复了西汉景帝时期三十税一的旧制,并把公田借给农民耕种,提倡垦荒,发展屯田,安置流民,赈济贫民。这样一来,东汉初年的封建租赋徭役负担,比西汉后期和战争期间都大大减轻。农民安居乐业,生产得到了大大恢复。他还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除此之外,刘秀还积极兴修水利。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刘秀裁并了四百多个县,精简了官吏,在地方废除了掌握军权的都尉。

光武帝统治期间,东汉的农业、手工业都得到了大大发展。铁制农具的改进,牛耕的普及,水利工程的广泛修建,使生产技术大大提高;冶铁技术的改进,使铁的产量大为增加;精美的铜器、漆器、丝织品反映出高超的手工业工艺;通都大邑商业繁荣,商人的足迹远至西域和国外。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东汉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之为“光武中兴”。

刘秀的勤奋工作,感动了文武大臣,也感动了他的儿子。有一次,皇太子怕那样下去会影响父亲的健康,便劝道:“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生之福,愿颐养精神,优游自宁。”大意是:陛下,你像夏禹、商汤一样的英明,却不能像黄帝,老子那样善于养身之道。我们希望你注意身体健康,抽出时间安静地休息一下。

刘秀微笑说道;“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根据这个故事,人们从刘秀的话中引申出了“乐此不疲”这句成语,形容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沉溺其中,不知道疲倦。

常见的成语典故精选篇二:一身是胆的故事

刘备和诸葛亮便商议退敌之计,诸葛亮说:“现在曹操由于粮草没有准备好,所以还不敢轻易进兵。此时如果派一支部队去攻打曹营,把曹军的粮草烧掉,便能大大挫伤曹军锐气。”老将黄忠再三请求出战,诸葛亮便派他和赵云(字子龙)一同领兵前往。 黄忠争打头阵,但曹军早有准备,与黄忠厮杀起来。黄忠前后受敌,被围困未能取胜脱身。赵云便带领几十名轻骑兵杀人重围救出他们。

曹操亲自带兵追赶赵云。赵云寡不敌众,退回汉中营地。部将们劝赵云闭门防守拒敌:不料赵云反而下令打开营门,叫一部分士兵埋伏起来,然后放倒军旗,停止击鼓,自己单枪匹马挺立在营寨门外,准备迎敌。 天快黑的时候,曹军赶到。曹操见蜀军营中毫无动静,又见赵云单枪匹马挺立营寨门外,威风凛凛、毫无惧色,怀疑有伏兵,恐怕中了赵云的计谋,不敢冒然进攻,便收兵回营。赵云领兵紧紧追击,杀声震天,金鼓齐鸣。曹军因昏暗难辨,摸不清赵云到底有多少兵马,吓得丢盔弃甲,争相逃命,死伤无数;溃不成军,赵云以少胜多,反败为胜。 战后刘备亲临军营慰劳将士,封赵云为虎威将军,赞誉他“一身是胆”。

常见的成语典故精选篇三:金蝉脱壳的故事

宋朝开禧年间,金兵屡犯中原。宋将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战。此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军决战,必败无疑。毕再遇为了保存实力,准备暂时撤退。金军已经兵临城下,如果知道宋军撤退,肯定会追杀。那样,宋军损失一定惨重。毕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转移部队。这对,只听帐外,马蹄声响,毕再遇受到启发,计上心来。

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当天半夜时分,下令兵士擂响战鼓,金军听见鼓响,以为宋军趁夜劫营,急忙集合部队,准备迎战。哪知只听见宋营战鼓隆隆,却不见一个宋兵出城。宋军连续不断地击鼓,搅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军的头领似有所悟:原来宋军采用疲兵之计,用战鼓搅得我们不得安宁。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会上你的当。宋营的鼓声连续响了两天两夜,金兵根本不予理会。到了第三天,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微弱,金军首领断定宋军已经疲惫,就派军分几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营,见宋营毫无反应。金军首领一声令下,金兵蜂踊而上,冲进宋营,这才发现宋军已经全部安全撤离了。

原来毕再遇使了“金蝉脱壳”之计。他命令兵士将数十只羊的后腿捆好绑在树上,使倒悬的羊的前腿拼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几十面鼓,羊腿拼命蹬踢,鼓声隆隆不断。毕再遇用“悬羊击鼓“的计策迷惑了敌军,利用两天的时间安全转移了。

常见的成语典故精选篇四:墨守成规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制造了一种云梯,准备攻城之用。那时墨子正在齐国,得到这个消息,急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一直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郢都立刻找到鲁班一同去见楚王。墨子竭力说服楚王和鲁班别攻宋国。楚王终于同意了,但是他们都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

墨子说:“那好,咱们就当场试试吧。”说着,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作为武器,让鲁班同他分别代表攻守两方进行表演。鲁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挡住了。鲁班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

鲁班不肯认输,说道:“我有办法对付你,但是我不说。”墨子说:“我知道你要怎样对付我,但是我也不说。”楚王听不懂,问是什么意思。墨子说:“公输子是想杀害我。他以为杀了我,就没有人帮宋国守城了。他哪里知道我的门徒约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里等着你们去进攻。”楚王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好吧,我们取消攻打宋国的计划。”这时墨子才带着胜利的微笑,告别楚王而去。

常见的成语典故精选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