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发布时间:2017-05-19 09:37

做好每一份试卷,能够让你发现自己所欠缺的知识点。所以,还在等什么呢?让我们从这份试题卷中找出那些你欠缺的知识点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重庆开县三合初中等五校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相信这些文字会对你有所帮助!

重庆开县三合初中等五校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选择题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读下图后,回答问题。(2分)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请填写出图字母B、E所代表的城市名称。

B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红军长征 ②南昌起义 ③五四运动 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②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③④⑤①②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重要历史意义在于( )

A.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C.结束了中国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D.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勒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 “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遵义会议

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 )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

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近年来,围绕南海主权和权益之争的南海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

D.北伐战争时期

有人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你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依据是( )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B.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C.资产阶级太软弱

D.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2005年,有关部门在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水渗漏薄膜,由于这一做法可能对圆明园的生态环境有影响,从而在一片反对声中下马,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主要是因为( )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A.这项工程投资太大

B.圆明园承载着中国近代沧桑历史的回忆

C.防渗漏薄膜质量不过关

D.这项工程影响有没有的旅游收入

2013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旨在表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秀青年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揭晓。与青年节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件

B.五四运动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通过什么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改订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近代化的道路艰难曲折。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其内容不包括(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创办一批新式学堂

D.筹建中国近代海军

“关注民生”是今年“两会”的热点。20世纪初,一位伟人将民生主义作为革命指导思想之一。这位伟人是( )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李大钊

D.邓小平

慈溪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恶打,洋人怕的红毛军。”这里的“红毛军”指的是( )

A.太平军

B.湘军

C.淮军

D.新军

在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几乎在每次侵略战争后,都要求清政府巨额赔款。其中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

填空题

在下图方框中填入以下内容: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A瑞金 B遵义 C吴起镇

综合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6分)

“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没有青年的前途。我们国家的发展,将会给每个青年创造用武之地。同时,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一个国家的希望就寄托在青年身上,寄托在你们身上。没有青年的牺牲和奋斗精神,没有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个民族和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这两点互相联系,归根到底,就是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2013年5月4日-李克强与清华学子的座谈讲话

(1)上述材料是李总理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发表的讲话?(1分)结合所学想一想这一运动有何意义?(1分)

(2)这一历史事件是什么时间爆发的?(1)导火线是什么?(1分)最先爆发在哪个城市?(1分)

(3)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如何“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1分)

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l842年,“他”当皇帝时,清政府签订了近代第一份不平等的条约,这份条约既有割地,也有赔款。

材料二: “它”位于北京西郊,历时l50多年的修建,成为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把大火,让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他哭泣。

材料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它”趁火打劫,北方那么多的大好河山开始沦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谁?(1分)“条约”指哪一个?(1分)割让了哪块土地? (1分)

(2)材料二中的“它”指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的“它”指哪个国家?(1分)

(4)三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1分)

阅读下列图片后回到问题。(7分)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请回答:

(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4分)

(2)图①和图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政治目的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分)

(3)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1分)

判断题

阅读下表内容并判断:

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动战争的国家

英国

英国、法国

发动战争的目的

打开中国的大门,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主要影响

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内容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都发生于19世纪中期。( )

(2)这两次战争的发动者都是英国和法国。( )

(3)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闯进北京,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

(5)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问答题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6分)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写出这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4分)

(2)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请列举四次侵华战争期间的两个事例,说明中国人民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2分)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