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

发布时间:2017-06-01 12:50

如何教好形式与政策课,如何把形式与政策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亟待我们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教学进行有益的探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篇一

《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摘 要]《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授课教师提高重视程度,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形式,并加强教学督导和考核,使大学生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能够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分析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作者简介]汪国翔(1982―),男,江西上饶人,硕士,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教务学生部副主任,助教;莫启章(1972―),男,广西柳州人,硕士,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副主任医师,为本文通讯作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中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门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时地进行国际国内形势政策、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础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能够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分析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特点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的要求,《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大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发奋学习。这门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决定了其教学特点不同于其他理论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因时而异。

《形势与政策》课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

该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同时又具有原则性、时效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包括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报告会、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做到“五结合”: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会、专题讲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互动交流相结合,教师主动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集中与小分散相结合等。1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形势与政策》作为高校思想品德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形势”与“政策”两大方面。形势,是指国内、国际的时事发展趋势,包括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状态和趋势。政策是指国家或者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国家机关或者政党组织的行动准则。就两者的关系来看,政策的制定要以国际国内形势为依据,并且根据形势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尤其是“90后”大学生在校园中越来越占据主体地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对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及热点和焦点问题关注度高。同时,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发达,尤其是“微博”等新兴事物的普及,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由于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社会阅历不多,用于对社会问题观察的时间和精力少,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量,尤其是受部分西方消极、腐朽观念的侵蚀,大学生往往无法客观正确选择,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就容易导致学生“三观”的迷失。

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一严峻形势,没有充分利用好《形势与政策》课这样一个有力的平台去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地。他们仅仅满足于完成传统的课堂授课,或是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其重要性远低于专业课程,或认为仅仅是其他思想政治课的重复,从而在教学中流于形式或照本宣科。还有部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形式过于单一,内容空洞,无法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三、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新形势下,国内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受各种思潮影响的机会日益增多,这一切给《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成为值得任课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统一认识,提高重视

高校和高校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自1987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必修课二十余年来的实践证明,《形势与政策》课对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我国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还是教学方法的创新,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高校应该坚持把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理论素质和教学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端正指导思想,讲授观点做到“不出轨”“不越轨”,坚持以正面引导和教育为主。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要,把国家与社会的需要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自我,处理好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国家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关系,更合理地实现自身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教师一方面要及时把握本专业最新理论成果和研究动态,另一方面要通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这样才可能在新的起点上研究出更新的理论,从而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二)开拓思维,勇于创新

要积极大胆地开拓思维,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首先,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形势政策观、基本理论和专题内容讲授外,还应当注意把学生的参与性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进行:一是专题教育与专家讲座相结合,在抓好专题教育的同时,对重点专题和学生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可以聘请专家来进行讲座;二是专题讲授和重大事件教育相结合,在突发重大国际国内事件时,及时增加或调整授课内容,与学生一同分析时事背后的真相;三是专题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教学的真正用意是指导实践,通过学生对生动活泼的社会现实的体察,将理论认知转化为行动力和执行力。

其次,高校应积极调动各种舆论工具。既要利用好传统工具,如校园宣传栏、黑板报、图片展览、校报、校园广播站、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同时也要利用好互联网、校园网、微博等新兴手段,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地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同时,还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返回家乡、走入基层,通过调研、考察、实地走访等方式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形势政策教育。

再次,教师要灵活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形势与政策教学,是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2]教师应当始终坚持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手段:一是要求任课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二是组织观看专题访谈、影视片、记录片;三是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作用。在校园网设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网页和专栏,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教学、讨论等活动,丰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内容,增强教育效果。3

(三)加强教学督导和考核

高校应当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纳入学校统一的教学督导工作的范畴,与其他专业课及思想道德课程一样要求,安排督导员经常深入教学课堂,检查教育教学程序,通报和反馈教学情况。任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一样参加教学评估。课程的考核应纳入教务处统一考试的安排范围,由任课教师命题组织考试,报教务处记入学生成绩。这样做既能规范《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程序,强化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使该门课程的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胡建波.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若干思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8).

[2] 禹规娥.议程设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3] 李建荣.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时空,2010(9).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篇二

《构建维护社会稳定的六大机制》

摘 要: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当前社会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必须从构建利益协调机制、领导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机制、治安防控机制等方面,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关键词:维护稳定;和谐社会;机制构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时代需要,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历史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而最具基础意义的工作,就是保持安定有序、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在新的时代,深入研究维护社会稳定问题,必须把它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中,深刻把握其辩证关系及内在机理,以便为做好维护稳定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寻求一条可行的现实路径。

一、维护社会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准确把握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发展规律的新理解、新认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维护稳定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认识,拓宽了工作视野,提出了新的历史课题。因此,必须全面掌握、准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维护社会稳定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其一,维护社会稳定是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基本要求。历史经验表明,“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最大的利益诉求莫过于对平安、安全和稳定的需求。和谐稳定是民心所向、民愿所系,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终极利益。和谐稳定,最大的受益者是人民群众,社会不稳定、不和谐,最终的受害者也是人民群众。历史证明,社会稳定,则人民幸福,社会动荡则人民遭殃。这是古今中外治乱兴衰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从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出发,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切实维护好社会稳定。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竭尽全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定有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赢得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拥护和信赖。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