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自己创业故事
随着高等院校扩招机制的实施,毕业生总量的跳跃式增长,使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不断加大。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条新径。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大学生毕业自己创业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大学生毕业自己创业故事1:女研究生毕业摆摊卖烤脑花 称心理有落差
又到一年毕业季,此时,大多数同学除了忙于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外,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成了迫在眉睫的事。然而,即将从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毕业的研三女生焦昱纬却一点也不慌张,这个出生于1990年的女生,早已谋划好了未来—回到老家河南省洛阳市,摆摊卖重庆烤脑花。
求职不顺她找到商机
前不久,洛阳一家美食机构举办洛阳最好吃的美食的评选,经过众多吃货投票,霸道烤脑花成为洛阳“最好吃的50家美食”之一。店老板焦昱纬自己也没想到,读了研究生,会从事这一行业,原计划准备毕业后从事广告工作的她,现在打算将烤脑花一直做下去。如今,每天晚上8点到11点,她都会和男朋友赵思一起在洛阳市涧西区牡丹广场南街酒吧外的一个5平方米的小摊卖烤脑花。
2008年,焦昱纬考入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大学毕业,她考上本校的研究生。7年的重庆生活,让她习惯了麻辣味道。烤脑花是她的最爱,她称,每隔两三天都要吃一次烤脑花。
2014年5月末,学校课程结束,焦昱纬回到洛阳找工作,不过并不顺利。焦昱纬说,那时候找不到工作心里烦躁,就想吃一口烤脑花来消愁,但是她走遍洛阳却没有发现一家烤脑花店。
她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在洛阳找脑花店的过程可以称得上是由怒到到喜,“开始在洛阳找了半个小时没发现一家,觉得很不爽,可是当把洛阳快找遍还没发现一家时,我心情就变得高兴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于是,她有了在洛阳开烤脑花店的想法。
偷学技术蹭场地摆摊
半月后,她又回到重庆,准备找一家烧烤店的老板拜师学艺,不过却吃到了闭门羹。“烧烤店老板告诉我烤脑花的技术属于商业机密,不外传。”
拜师不成,只有靠自己去摸索。于是焦昱纬每天都要去点一份烤脑花,偷偷观察烤脑花的流程。“脑花烤之前包在锡箔纸里,看不到里面,我就借口看脑花是否新鲜,打开看里面有什么配料。”观察了半月后,焦昱纬回到了洛阳开始做烤脑花,不过烤出来的脑花味道总有一股腥味。“开始以为是脑花不新鲜,后来换了几次还是有腥味,最后问了一位厨师才知道,原来脑花在烤之前要将上面的血丝剔除,否则就会有腥味。”解决了这一难题,烤脑花的味道开始变得正宗起来,于是摆摊卖烤脑花被纳入日程。
焦昱纬称,她的摆摊启动资金,只有研二时做兼职挣的6000元钱,她将目光放在了洛阳市涧西区牡丹广场旁的酒吧一条街,因为那里晚上有很多年轻人去消费,而且年轻人爱尝鲜,能够接受麻辣味道的烤脑花。
为了节省资金,焦昱纬不停地找可以让她免费摆摊的酒吧。焦昱纬回忆说,“我告诉他们如果让我在酒吧外摆摊,我的烤脑花一定可以为酒吧带来一些客流量。”最终,她找到了一家酒吧。“现在,我平时每天能卖50份脑花,节假日会卖60份,一份烤脑花卖15元,一天的营业额在800元左右。”焦昱纬介绍。
“说不失落是假的”
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院长蔡敏表示,虽然焦昱纬没有选择本专业的工作,但是她的烤脑花店实际上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现在就业形势严峻,许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博士生选择摊煎饼、煮米粉、卖肉夹馍等小吃创业,这种现象值得我们理解和支持。
话虽如此,但看到一起将要研究生毕业的其他同学,找到体面工作,而自己却摆摊挣钱,心里会不会有落差?“说不失落是假的,有时候也曾羡慕找到好工作的同学,毕竟读了十几年书,一份好工作才是最好的回报。”焦昱纬说,一开始她都不好意思给亲戚说在烤脑花,怕亲戚嫌她没本事。
“摆摊卖烤脑花虽然看似与读书多少无关,但是书多读一些还是有好处。”她称,广告营销知识和经营息息相关,毕业后她将联系一些电商,在洛阳团购销售烤脑花。
大学生毕业自己创业故事2:大学生三年前交不起学费 如今互联网创业年赚200万
刘大睿,是东北林业大学经管学院大三的学生,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哈尔滨时光慢递有限公司董事长。从打工攒学费到年收入200万元,刘大睿只用了两年时间。日前,他获得了省青年五四奖章,也是该奖项设立17年来首个在校大学生获奖者。
从干力气活儿起步
刘大睿家住云南偏远山区。2012年他考上东林,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为了筹集学费,刘大睿上过砖厂,装过一整车的砖,还去工地扛过水泥。
大一寒假,刘大睿决定在大学做点什么。他把在火锅店当服务员的钱和贫困补助攒下来,从云南带了很多玉石饰品回到学校。他又向室友借了8000元,独自前往中缅边境采购玉石。每个周末,他带着玉石饰品到中央大街摆地摊,慢慢筹集到资金。
遇危机执著拯救公司
2013年,刘大睿与合伙人注册了哈尔滨时光慢递有限责任公司,其业务是把文化创意与互联网结合,追踪记录人生美好时光,融入时间元素的纪念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学生可将4年的成长记录发给公司,毕业后将自动生成多媒体产品,以此留住青春。
但此时,父亲8万元的医疗费令他苦不堪言,更让他备受打击的是,公司又遭遇骗子欺诈,面临失败。当时,大部分成员离开团队只剩下7个人。去年5月,公司成员齐心协力完成了一批业务,不管男生、女生整夜熬在公司,困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儿,正是这种执著拯救了公司。
明年将业务推向全国
去年5月,在校团委支持下,公司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业项目。同年10月,公司参加“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挑战赛荣获银奖。11月,公司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青年大学生创业板挂牌,是团中央主导的全国首批青年大学生创业挂牌的19个公司之一,公司研发的“拾忆”APP第一个版本正式上线推广,上线10天用户量达到13700人。目前,公司年盈利200万元。
刘大睿通过校勤工助学中心雇佣了30人,其中近20人来自于贫困家庭。公司每月为他们发放共3万元工资,解决了大家的生活费。下一步,刘大睿计划将公司打造成一个文化创意与互联网结合领域的品牌,明年将业务推向全国让公司真正走出校园。
大学生毕业自己创业故事3:美女寝室里开美甲店 赚同学钱月入千元
一张粉色小桌,掀开桌板,里头全是各类美甲用具,张秋熟练地从琳琅满目的甲油胶中挑出两瓶为顾客推荐。选好颜色后,她像是在打磨艺术品般认真地帮顾客做着指甲,40分钟后,顾客的指尖闪耀出梦幻的光芒。您也许不会想到,这可是一家开在高校女生寝室里的美甲店。
“当时我手上有一笔报双学位的钱,但没发现想报的专业,于是干脆拿这笔钱去进货,开始了我的美甲生意。”昨日,回忆大二时开美甲店的契机,华中科技大学2011级德语系的重庆姑娘张秋眨眨眼睛,略带调皮地笑着说。
虽然这么说,张秋可不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学生。大学四年里,张秋去自习室的次数不超过3次,成绩却始终位于班级前列,不久前还被保送到四川外国语大学读研。“我的秘诀就是注重效率,我每天的学习时间表,都是精确到分钟来安排的,当天的学习计划就算熬夜也要完成。”这种习惯不仅让她成为同学眼中的“美女学霸”,也让她的创业顺风顺水。
张秋的美甲生意,主要包括指甲油与甲油胶两块。“去光谷做一个普通的甲油胶都要198元,而我在淘宝上进材料成本在50元左右,我把价格定为58元,薄利多销嘛!”别看利润薄,从开美甲店的第3个月起,张秋每月都能赚1500到2000元。在寝室开店省了租金,而熟客口碑效应则让她的顾客队伍越来越壮大。“顾客的指甲如果有一次没做好,很可能就再也不会来了,所以我总是小心再小心,将失误降到最低。”张秋说,上个月她帮一名同学做指甲,那瓶甲油胶一直在用没出过问题,可当天下午同学来电话说甲油胶起泡脱落了,她二话没说就带着工具重新上门修补。
该校2012级电信工程专业学生喻亚贤告诉记者:“张秋课业也挺重的,但美甲的时间都听我们安排。外面做美甲,产品质量和服务都不如她这里。她的生活特别精致,成绩也好,经常给我提供帮助和建议,真心很佩服她。”
虽然张秋已在川外所在的重庆找好店面,可她却决定放弃开店计划。“我在重庆读研只有两年时间,可能刚开始赚钱就得把店转出去,这样回报率太低。”张秋说,自己总在寻找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大学生毕业自己创业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