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
狡兔有三窟,办事要有三策, 上策、中策、下策。创业像打兔,再好的猎手在沙漠上没有用武之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相关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浅析我国创业板市场
创业板市场是主板市场之外的一个股票交易市场,同主板市场既有联系,又在功能、定位上有所区别。创业板市场是解决新兴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多种思路中较为理想的一种,也是建立创业投资体系和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商业化、工程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形成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一大思路。
1 创业板的概念及分类
1.1 概念
所谓创业板(Second Board),是与主板(Main Board)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在主板之外为中小型高成长企业、高科技企业和新兴公司的发展提供便利的融资途径,并为风险资本提供有效的退出渠道的一个新市场。许多创业板又被称为小型资本市场或新兴公司市场。
创业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
1.2 分类
按与主板市场的关系划分,全球的创业板市场大致可分为两类模式:独立型和附属型。
1.2.1“独立型”。
此类创业板完全独立于主板之外,具有自己鲜明的角色定位。世界上最成功的当属美国纳斯达克市场(Nasdaq)。纳斯达克市场诞生于1971年,上市规则比主板纽约证券交易所要简化得多,渐渐成为全美高科技上市公司最多的证券市场。截至1999年底,共有4829家上市公司,市值高达5.2万亿美元,其中高科技上市公司所占比重为40%左右,涌现出一批像思科、微软、英特尔那样的大名鼎鼎的高科技巨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30年后的纳斯达克市场羽翼丰满,上市公司总数比纽约证交所多60%,股票交易量在1994年就超过了纽约证交所。
1.2.2 “附属型”。
此类创业板附属于主板市场,旨在为主板培养上市公司。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发展成熟后可升级到主板市场。换言之,就是充当主板市场的“第二梯队”。新加坡的Sesdaq即属此类。
2.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及历史沿革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称谓经历了从高新技术板、第二交易系统、二板市场、再到创业板这样一个演变过程,意味着原先的上市对象应重新进行合理地定位。如果说从“高新技术板”的提法改为“二板市场”和“创业板”,是为了减少网络高科技股泡沫破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那么从“二板市场”、“创业板”的提法改为“中小企业板块”,则更多地是考虑到现行法律制度的限制和市场环境的压力。在有关制度层面无法跟进、且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又日益增加的形势下,为了避免因设立创业板造成的过大风险而带来的阻力,对上市条件进行小幅调整、设立中小企业板块便成为更为现实的一种解决途径。与其说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折衷选择,不如说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曲线救国方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小企业板块的推出正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块“探路石”,而创业板块的推出才能真正完善了这个市场。
2008年3月2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创业板规则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筹划近十年之久的创业板可能很快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
1998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鹏主持召开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会议决定由国家科委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机制总体方案,进行试点。
1998年8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周正庆视察深圳证券交易所,提出要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功能,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在证券市场形成高科技板块。
1999年1月,深交所向中国证监会正式呈送《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进行成长板市场的方案研究的立项报告》,并附送实施方案。3月,中国证监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可以考虑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内设立科技企业板块”。
2000年4月,当时刚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不久的周小川在“2000年中国企业高峰会”上表示,中国证监会对设立二板市场已作了充分准备,一旦立法和技术条件成熟,我国将尽快成立二板市场,为我国证券市场补充新的内容。
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以纳斯达克为代表,以高科枝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全球各股票市场开始单边下跌行情,科技网络股泡沫破灭,国际市场哀鸿遍野,中国创业板难产。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对发展中小企业提出包括直接融资在内的一系列要求,使得创业板市场的分步实施具有了紧迫性和必然性。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品种,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2004年5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市场。这个在主板市场框架内相对独立运行,并逐步推进制度创新的新市场的诞生,标志着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它肩负着为创业板市场建设积累经验和打下坚实基础的使命。
2007年8月,国务院批复以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案。尘封近7年的创业板市场建设又浮出水面。
2008年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建立创业板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2008年3月17,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2008年将加快推出创业板,积极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力争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突破。完善制度体系与配套规则,争取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创业板。
2008年3月22日,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就创业板规则和创业板发行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3. 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分析
创业板是高风险的市场,所以在设立时要特别谨慎。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酝酿建立创业投资体系以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并一直进行调研、商讨方案、专家论证,成立了创业投资协会,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时至今日,创业板仍未正式推出。创业板市场的高风险在加入WTO后金融领域将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更显突出了,风险度更增大了。这可能是障碍创业板市场推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3.1创业板普遍面临的风险
创业板普遍面临的风险分为两类,一类是系统风险,另一类是非系统风险,
3.1.1 系统风险
创业板市场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国际上虽已经有不少创业板,这些市场都可以为我国创业板的建立和运作提供经验借鉴。但是创业板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建的市场,并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创业板的模式,如上市标准的规定、时间的确定、发行方式的选择、定价原则、交易制度的建立、风险控制等,而且创业板也受到国家经济运行形势的影响,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创业板存在系统性风险。
3.1.2 非系统风险
各国创业板市场尽管对上市公司定位有所差别, 但都有以共同特征: 中小企业是上市公司主体; 普遍强调上市公司成长性; 创新企业较多, 大都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和概念创新的新企业; 上市企业经营历史普遍较短, 对经营业绩要求不高或不作要求。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也不例外,是针对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来设立的,这种类型的企业经济规模相对较小,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因素多,导致企业经营业绩不佳,甚至倒闭,从而对创业板市场的正常运行产生危害。因此,创业板的非系统风险,是与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业板的非系统风险具体表现为:
(1)经营和技术风险
由于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规模比较小,业务可能处于初创时期,与主板上市的企业相比较,大多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加上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还存在能力差距,公司可能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当,导致经营业绩下滑甚至亏损,产生经营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由于技术更新快,企业的新技术可能过时,造成无形损耗,降低了产品的附加值。当今,科技进步迅速,即使是已拥有成熟高科技的公司,如不能继续研究和开发,其现有的先进技术可能迅速成为过时的技术,从而使公司的发展遇到困难,面临较大风险,导致企业发展出现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2)市场风险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产品市场接收程度的不确定性;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市场开拓的不确定性。企业的产品由于技术原因或者市场开拓等原因导致企业产品出现问题,企业的销售量下降,从而导致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企业的资金回流出现问题,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出现困难,加深了企业研发的困难,造成恶性循环,最终企业经营倒闭。
(3)财务风险
在公司出现经营和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之后,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会大幅度降低,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现金流可能断裂,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困难,严重的甚至会让企业破产倒闭。反映到公司的财务指标上,就是企业财务指标变差。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本身就比主板上市的企业相对较低,财务管理制度相对不健全,由此导致产生财务风险。
(4)信用风险
一些企业为了在创业板上市,可能采取虚假和恶意包装,不履行诚信义务:如关联交易方面应该披露或者未及时披露,甚至披露不真实,而造成上市公司投资者所获得的信息不对称,引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产生信用危机。同时,在公司的财务方面,也可能存在财务指标不真实的情况,尤其是在企业的资产评估上面,由于无形资产的评估可能导致公司的资产被高估,从而欺骗投资者。
(5)投机风险
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的所有者往往会存在投机心理,不是把企业做大做强,而是希望企业通过在创业板上市之后把属于个人的股权套现,具有投机倾向,因此会在企业上市之前在业绩上做假帐,以便于在实现上市之后获取高额回报。由于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规模普遍较小,企业的股份大部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很容易使大量股票集中在少数投资人手中,容易被个别主力机构、个人利用内幕消息或资金实力操纵市场价格,造成股价被操纵、股价大幅波动,造成创业板市场股价的投机性。风险
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正确认识中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
答:不支持。因为创业企业的风险比较大,如果在种子期就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会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企业创业的风险应该由创业者承担,由风险投资人承担,而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主要承担的是企业成长的风险。从世界范围看,部分不成功创业板的重要教训之一正是忽略了这一点,我国创业板市场对创业企业设立了盈利要求,要求创业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有一定的规模和财务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成长前景。
问:如何判断创业企业的价值?
答:判断上市公司价值没有一个单一的、确定的标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投资者首先要关注公司是否具有持续成长能力。一般来说,可以考察企业所拥有的技术、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是否先进或者独特,管理层的整理素质如何,企业所在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在行业中所占的地位等等。其次,投资者应认识到,没有任何一个股票市场能够保证投资者所购买的股票一定会获得高收益。创业板虽然定位于高成长性的创业企业,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都会获得高成长。企业的发展受到内外部诸多因素影响,一些企业上市后获得资金支持,迅速发展壮大,投资者获得高收益;但也有一些企业被市场所淘汰,从而造成投资者的损失。此外,证券市场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即便是发展良好的企业,其股票也不会只涨不跌,证券市场本身的波动也会造成投资者的损失。
问:创业板市场主要有哪些风险?
答:主要是来自市场的风险以及来自创业板自身的风险。首先,主板市场存在的上市公司经营风险、上市公司诚信风险、上市公司盲目投资风险、中介机构不尽职导致的公司质量风险、股票大幅波动风险、市场炒作风险等,创业板市场都会存在;其次是来自创业板自身的风险。由于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规模相对小,多处于创业及成长期,发展相对不成熟,其较主板的风险相对较高。
问:创业板相对于主板市场其风险在哪些方面更为突出?
答:由于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规模相对小,多处于创业及成长期,发展相对不成熟,以下风险会更为突出:
一是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创业企业经营稳定性整体低于主板上市公司,一些上市公司经营可能大起大落甚至经营失败,因此其退市的风险较大。
二是上市公司诚信风险。创业板公司多为民营企业,可能存在更加突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市场诚信建设的任务更为艰巨。如果出现大面积上市公司诚信问题,不仅会使投资者面临巨大风险,也会使整个创业板发展遇到诚信危机。
三是股价大幅波动的风险。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小,市场估值难,估值结果稳定性差,较大数量的股票买卖行为就有可能诱发股价出现大幅波动,股价操纵也更为容易。从海外创业板市场发展经验看,创业板市场的股价波动幅度显著高于主板市场。在NASDAQ市场,我们熟悉的国内三大网站(新浪、网易、搜狐)在1999-2004年间都经历过下跌时股价跌幅超过90%,上涨时股价涨幅超过20倍的情况。
四是创业企业的技术风险。将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的产品或劳务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必然会受到许多可变因素以及事先难以估测的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存在出现技术失败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五是投资者不成熟可能引发的风险。我国投资者结构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对公司价值的甄别能力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对创业企业本身的价值估计难度更大,容易出现盲目投资而引致投资损失风险。
六是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不高带来的风险。目前,包括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勤勉尽责意识不够,由于创业企业本身的特点,如果中介机构不能充分发挥市场筛选和监督作用,可能导致所推荐的公司质量不高。
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