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考试中,诗歌鉴赏不算是大题,但也是容易丢分的一块,考生需要掌握答题技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技巧
1表达技巧分析类
表达技巧分析=说出表达技巧类型+结合内容分析说明+表达作用
答题时要注意以下要点: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如是点明了诗歌采用了哪一种或哪几种手法(如“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这样的问法),此一要点则可省略。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说明,作者怎么运用这种手法来写作。
3、此手法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根据题目具体要求,有时可以省略)。
2情感主旨提炼类
1、情感主旨提炼=抒发了什么情感+内容分析(先提炼情感,后结合事实分析)
2、情感主旨提炼=描写什么+ 表达/寄寓/揭露什么(先分析事实,后提炼情感)
除此之外,考生需要熟记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主旨:
①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
② 反对战争,追求和平;
③ 政治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
④ 表达高洁情操,追求建功立业;
⑤ 表达亲情、友情、爱情、思乡之情;
⑥ 抒发个人忧愁、寂寞、苦闷、伤感、恬淡、闲适之情。
3诗歌意境鉴赏类
诗歌意境鉴赏=描绘了什么样的客观形象图景+图景的特点+作者在其中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解答此类题,应包括三个要点:
1、结合诗中的意象,展开适当的想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对这个图景画面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常见的写法有:自然清新、恬静美好、清旷冲淡、雄浑壮阔、雄奇伟丽、寂寞冷清、苍凉萧瑟等等。
3、对上面的总结再进行外延的拓展,从中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特定形象解读类
特定形象解读=指出形象+说明形象的具体特征+揭示形象内涵(注:“点明了鉴赏对象”的题目,省略第一项。)
解答这一类型的题目,应包括三个要点:
1、阅读诗歌,根据题目所指定的范围,找出相关的诗歌形象。
2、结合诗歌内容,对这一形象的特点或具体细节做进一步的描写或说明,使之详细化。
3、揭示形象的内涵,即读懂作者借这一形象所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志向、阐明的道理等,或是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社会内涵、时代内涵等。
5语言文字类
语言文字类(即“炼字题”,在此平台可查询我们之前的课件哦)
语言文字推敲=字(词)含义+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拟物)+字(词)的表达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指明哪个字用得好;比较鉴赏型则指出哪个字用得更好。(“指定鉴赏字词类”可省略该步骤)
2、采用了比喻、拟人、拟物等手法的字(词),须指出采用的是哪一种表现手法,然后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并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加以描述。
3、说明在全诗中起到的特别的表达作用。如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艺术手法
1、巧用夸张如:“白发三千长,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李白);再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白居易)
2、巧用拟人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再如:“有请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日》秦观)
3、巧用对比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店,只今唯有鹧鸪飞。”(《越中览古》李白);再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雁歌行》高适)
4、巧用白描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廷钧)再如“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5、巧用典故 如:“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文天祥。“旧家燕子”典出刘禹锡《乌衣巷》。
6、巧用象征如:“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踏纱行》贺铸)再如:如 “红豆生南国”(《相思》王维)该诗首句托“红豆”起兴,暗喻后文相思情,用语...全诗选择象征赤诚友爱的红豆来寄托情思,语浅情深,意味深长。
高考语文诗歌分类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碳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主要写法:
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技巧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