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是什么时间起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明显偏低,而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最佳的预测因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马云起家的时间,希望能帮到你。
马云起家的时间
“10年前,我向人借了2000美元建立了一个互联网公司,没人相信我能成功。当时国内连网上聊天室都不允许,现在则完全没有问题。”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
马云所说的当初靠借来的2000美元创立的公司叫“中国黄页”,这是当时国内第一家网上中文商业信息站点,在国内最早形成面向企业服务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马云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说,互联网改变了每个人的视野。在10多年前,没人想象得到会有例如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对经济增长、商业进步以及提高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产生这么巨大的影响。
本届年会的主会场,话题主要围绕着传媒、政府和商业企业所建立的相互制约作用展开。
“我是五六年前才到欧洲和美国的,发现西方比较关注产权保护。很多人都问我有关互联网管制的问题,我说关于我自己的谣言都有几个版本。对于黄色网页、游戏当中的暴力问题,我们中国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我认为在中国应当重视互联网教育,也需要控制。”马云这样回应记者就政府有关部门对互联网管制的提问。
马云起家的故事
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
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1.当时杭州很多的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人才;2.他自己这方面的订单太多,实在忙不过来;3.当时杭州还没有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很多人光有想法,从来都不会有行动。但是马云一有想法,却是马上行动。当时是1992年,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青年教师,28岁,工作4年,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元。但没钱,不是问题,他找了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业,风风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成立起来了。创业开始,也是举步维艰,第一个月,翻译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当时每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劝马云别瞎折腾了,就连几个合作伙伴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但是马云没有想过放弃。
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
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18.56 -0.64%]相提并论,但是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也划下了重重的一笔。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不放弃。没有钱,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第二次:创办中国黄页
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网站,虽然是极其粗糙的一个网站。
网站的建立缘于马云到美国的一次经历。1995年初,马云参观了西雅图一个朋友的网络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神奇,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马上决定回国做互联网。创业开始,马云仍然没有什么钱,所有的家当也只有6000元。于是又变卖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跟亲戚朋友四处借钱,这才凑够了80000元。再加上两个朋友的投资,一共才10万元。对于一家网络公司来说,区区10万元,实在是太寒酸了。
很多人都说,做网络公司,没个几百万上千万是玩不转的。又有人说,如今的环境跟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截然不同了,那时10万可以,现在肯定不行。我说,这全都是借口。说这样的话的人,这辈子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因为他们眼里看到的都是困难。对于中国黄页来说,创办初期,资金也的确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开支大,业务又少,最凄惨的时候,公司银行帐户上只有200元现金。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把营业额从0做到了几百万。
当然,后来中国黄页被杭州电信收购了。但是我以为,中国黄页在马云手里,依然是成功的。
马云的人物评价
国人评价马云多是觉得他是一个神话般的人物,是中国的骄傲。而外媒评价马云,则是觉得他是一个像沃伦·巴菲特一样智慧的人。
马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温家宝总理评)
马云是什么时间起家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