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法

发布时间:2016-12-24 12:38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此诗源头出处已无考,目前所知是出自明朝《警世贤文》。这句诗,对偶整齐,浅显直白,无需释义也人人能懂。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法,希望大家喜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法欣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法1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法2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法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法4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法5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之所以能锋利可用,是出于艰苦卓绝的磨砺;梅花之所以有暗香盈袖,是源于经霜凌寒的成长。“磨砺”与“苦寒”,都是在指代敢于奋斗的心志、肯于吃苦的经历。这句诗最富含美感的设计,是把极为阳刚的剑锋与极为阴柔的花香对仗排布,一刚一柔、一阴一阳,使诗句充满了张力。前一句的宝剑磨砺给人以触觉和听觉,后一句的寒梅傲雪给人以嗅觉和视觉。这就是中国文字的奇妙组合。简单十四个字,把动态的重里含锐、把静态的柔中带韧,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来,似有寒光锋刃出鞘而至,似有梅蕊清香扑面而来。

这句诗的意思,也类同于唐诗里说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以及俗语里面讲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的警语和诗句,其实是在同时歌颂着两层意思:

首先,当然是在肯定着不畏艰苦、坚持奋斗的强韧品格。

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没有任何成功的微笑不是由失败的泪水与辛勤的汗水叠加而得,没有任何人前的掌声不是经人后的孤独与绝望的苦闷体尝而来。同时,这其实也是对于逆境、对于苦难的一种必要肯定。“玉不琢,不成器”,对于玉石来讲,刀钻加之于身的雕琢,对它是苦、亦是得。不苦尽不会轻易甘来,不挫磨不能收获玉润。人同此理,所以《诗经》里会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于身处苦难的人,与其责难这种命运,不如珍惜这份经历;对于当下不满的人,与其抱怨眼前泥泞,不如耕耘未来花香。彩虹会懂得感谢曾经的风雨,陶瓷会明白烈火窑烧的必要。有时候,我们需要经历逆境,那是敢逆水行舟者走向柳暗花明的必要旅途;有时候,我们需要敬重苦难,那是命运赐予能负重前行者走进成功之门的昂贵入场券。

国学中的梅花意象非常美好,梅与松、竹被合并称作“岁寒三友”,人们认为,这三种植物在寒冬里不畏严寒、凌风生长,由此隐喻着那不畏艰险、勇敢坚韧的人格。

所以梅,象征着清正的品格:

陆游词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无论周围环境何等恶劣,是冰雪来袭、还是尘泥加身,都不改清香远溢、内质芬芳;也有毛泽东词说“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悬崖的险途、冰霜的降临,都不是埋没花开的理由、都不是美丽绽放的阻碍。

因此寒梅代表了一种品格的坚持,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风骨犹存的坚持,是在逆境的困苦打击里铁骨铮铮的坚持。笑傲世事浮沉,不减内心清正。

梅,又象征着清白的品德:

王冕的诗歌颂白梅说“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还作诗歌颂墨梅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他偏爱黑白两色与梅花共同打造出的凛然清气。姹紫嫣红的比拼、桃红柳绿的争艳,那不是冬日梅花独与雪花对舞的清奇追求。而梅在冰天雪地中的艰难生长,好像是在参与着乾坤清冷的气场,好像是在认同着天地自然的素洁。

清白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品德,坦荡来去,不忘初心,耐得寒霜,浩然正气。

梅,还象征着清雅的品位:

林逋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道尽了梅花的清幽雅丽。本就只有疏疏落落的梅影几枝,还要照水在碧波的涟漪中看,月色倒映中有光影流溢,黄昏朦胧中有暗香浮动,淡而不媚。清而不俗。这是非常文人化的一种审美情趣。

中国文人式的审美取向,是含蓄的,是自然的,是空灵的,是写意的,是不求繁复而追求意境的。梅花的清寒后放而不争先盛开、梅香的清悠淡远而不咄咄逼人,都符合着一种繁华过尽、热闹退场的细腻品位。正如王安石诗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低调于角落静悄悄地香,暗香于枝头清凌凌地开。

清雅的品位,是一种懂得收敛的矜贵,是一种不需张扬的自信力。

“梅,为花之最清”,是文化,为梅花赋予了一种高贵的人格意义,使它意喻着清正的品格、清白的品德、清雅的品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法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