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散文时间即生命读后感
时间即生命。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成为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梁实秋散文时间即生命读后感,供大家欣赏。
梁实秋散文时间即生命读后感(一)
“书到用时方恨少”,教了这么多年书才发现自己还有那么多不懂、不会、不明白的。我在学校边备课边后悔,当初上这节课时怎么没有注意到这里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写法,这段话应有更多样的理解……好多遗憾快把我淹没了。如果现在让我再讲这课书,一定要……
不经意间抬头看表“啊,都这时候了,我还没写多少东西呢!”“备课刚有点心得,怎么天都暗了……”今天距离 3月19日抽签还有40天,我一想起来就心急如焚。
查找资料时忽然读到梁实秋八十多岁时写的一篇《时间即生命》,觉得大师写的就是我此时的心情,真有知音的感觉,赶快积累下来。
“最令人怵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地移动,每移动一下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天撕下一张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又缩短了一天。因为时间即生命。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久不可浪费光阴。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积极不懈地善于利用他的时间。
“……
“我应该集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书,我应该利用所有时间,写我所要写的东西,但是我没能这样做。我的好多的时间都糊里糊涂地混过去了。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暇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原因是懒。翻译之所以完成,主要的是因为活的相当长久,十分惊险。翻译完成之后,虽然仍有工作计划,但体力渐衰,有力不从心之感。假使年轻的时候鞭策自己,如今当有较好或较多的表现。然而悔之晚矣。
“无论做什么事,健康的身体是基本条件。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所谓‘强迫运动’,我踢破过几双球鞋,打断过几只球拍,因此侥幸维持下来最低限度的体力。老来打过几年太极拳,目前则以散步活动筋骨而已。寄语年轻朋友,千万要持之以恒地从事运动,这不是嬉戏,不是浪费时间。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真正的本钱。”
以前读过大师的《雅舍小品》,感到大师是个性情中人,那么会享受生活,那么乐观,平凡的生活小事在他的笔下变得好有趣,细节观察得那么入微,写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让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品其味……是啊,生活多么美好,一时的不如意又算得了什么!我乐观的人生态度多少得益于他的教导。
今天读了《时间即生命》又发现大师对自己要求之高也是常人难及的。作为八十多岁的老人,在我们想来也就是晒晒太阳,聊聊闲篇,遛一遛消磨时光,可大师却在计划读《史书》,读《易经》......锻炼身体,让每一天更有意义。我现在才三十多岁,笑对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做点有意义的事吧。
梁实秋散文时间即生命读后感(二)
每次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时间即生命》,我就如被电击一样,诚惶诚恐,此文写出了我的心里话,更让我无地自容,因为我把自己的时间白白地混过过去了30多年。
--题记
看,梁实秋先生写的散文《时间即生命》多好呀?
就算让我读一千遍、一万遍,我也愿意读,每次读都有新的感悟,都有新的启发。
我刚年过三十,作为一个80后,我所浪费的时间太多太多。把许多空闲的时间变成空白的时间。就是:我很爱惜自己的生命,但我却很少珍视自己的时间。
小时候,还没有读书,我只是读了几句《增广贤文》,而自以为是。
到了读书阶段,小学、初中、高中,我虽立志为学,然而,却少有认真研习学问,乃至一无所成。
上了大学,除了弄文学社、办刊物、搞宣传外,所学专业一无是处。
毕业后,因为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句孔老夫子的话:三十而立。
我也受到了影响,三十而立,立什么呢?
老人家讲:成家立业。要是说成家,我在28岁就成家了,可是立业呢?却还没有立。三十而立,是说立业的意思吗?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我听我的老板说:三十而立,就是立志向,经过三十年的积累和努力,人生有一定的经历和阅历了,一个人要知道自己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能做,也就是说自己的定位要非常精准,而且,自己做人的原则也基本确定下来了。
听他这样解释,我就比较明白了。
虽然,比较明白了,但这几年来,我一直还是比较迷惑、忧虑、恐惧。离孔子所说的“不惑、不忧、不惧”,差距甚远。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思考很久,没有结果。最近,我在火车上,遇到一个陌生朋友,却点出了我的短板,原来我有那么多的恶习,让我的真心本性被尘世的灰尘所淹没了。
就拿读书来说,我读的书太少。没有一门是能深入的研究,不精通也不能运用,这是读书和学习的大忌。另外,我读书,三心二意,这本书读读,那本书看看,喜旧厌新,许多书买了几年都没有去读过,浪费了不少钱财。
虽说,我有三十多岁,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连经书都没有读过。
中华文化的经典就那么几本,却没有好好去学习和领悟,更不要谈及为人民服务了。连自己都服务不好,还谈为人民服务,可笑啊,可耻啊,可怜啊……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都粗略的看了一下,粗枝大叶,不理解其中精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易经,只有易经看了一点皮毛,也不会运用。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了凡四训、曾国藩家书、道德经、鬼谷子、庄子、商君书、贞观政要、金刚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黄帝内经、孝经、孙子兵法、资治通鉴、二十五史……
以上经典,都没有深入的研习与实践过,作为一个中国人,甚为惭愧。按梁实秋先生所说: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连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都不能学习、实践、运用,还是一个中国人吗?
如今,身处21世纪,这是中华民族的时代,更是中华文化实现其使命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使命是什么?就是:世界大同。全球化、地球村,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怎样才能实现全球化和地球村,让所有的国家、民族、文化共存共荣呢?只有一个选择:求同存异、大同小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
既然我在三十而立时,立下宏愿:
自信传承五千年,
会当纵横九万里。
就算天崩与地裂,
依旧举杯邀明月。
身为人子、人夫、人父的我,定将要以学习、实践、运用中华文化为己任,并以梁实秋先生的话为自勉--
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成为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因为时间即生命。
梁实秋散文时间即生命读后感(三)
今天,我阅读了《时间即生命》一文,从他的标题告诉我们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等于浪费我们的生命。文中提到的主人公不打麻将,不经常听戏看电影,却没有读更多的书,谱写更多的篇章,还有许多未能完成的事情。
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不能虚度,把握生命中的分分秒秒,让我们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充实自己,不虚此生。读过之后深有体会,回想一下自己,这些年来确实浪费了许多时间,从上学那些时代一直到今天,没有一件做成功的事情。仿佛自己被束缚在一个铁笼里,没有利用好所逝去的时间,尽管有一些爱好,却没有一样做得精的。
回忆过去,还记得我那时上学的时候,自己喜欢音乐和美术,在每一次的音乐课上,老师会教一些歌曲,还有一些乐理知识,而我在那时却没有把握好机会,上课不注意听课,荒废了大量的时间。为了一时的贪玩,没有认真去学习。上美术课也是那样,每天拿着画板,心里却想着放学回家该去哪里玩,却没有去坚持好好学下去。如今,我已上班近十六年,生活中、工作中一切平平淡淡,没有突出表现,没有做过太多感到满意的事。从现在起要充实自己,让自己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去帮助他人,即使是细微的小事,也会让自己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梁实秋散文时间即生命读后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