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带教师评语

发布时间:2017-06-05 16:53

高中阶段是一个孩子步入思维成熟的阶段,是其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发展的黄金时期。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中生作文带教师评语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生作文带教师评语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千百年前,文人们就通过朗朗上口的诗歌告诫后人,对待事物要站在正确的角度,切不可让其它因素干扰了你对真相的审识。

宋人的墙为雨淋坏,儿子与邻翁对他作出了相同的提醒:“修好墙,以防盗。”盗贼果真光顾后,宋人称赞起儿子的先知先觉,却怀疑邻翁的手脚是否干净。同样的提醒,为何招来截然不同的态度,恐怕宋人正是被感情上的亲疏蒙蔽了双眼吧!

自古以来,人们就颇为重视感情因素对事件成功与否的影响。“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诚然,感情上的亲密对事业的成功也许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然而,在认知事物本质上,感情上的亲疏有时也会给人带来错觉以及误导。国外科学家曾作过试验,让试验者在一组照片中选出长像最符合审美标准的一张,结果受测者选出的容貌多与自己亲友相近。排除个人审美观念不谈,生活的耳濡日染对人的影响可见一斑。

视觉的评判尚且如此,事物本质的洞察更何以堪?自古以来多少人在感情因素上受到了蒙蔽。西晋王室广封王,欲使天下尽归司马氏之手,殊不知诸工之中良莠不齐,终于导致八王之乱,五胡乱中原的下场。三国中孔明因对马谡偏爱有加,忘却先主对马华而不实“的评价,委以重任,终使《出师表》空有”真名世“,也不免”长使英雄泪满襟“。如今,不也有领导干部任人唯亲,从而祸起萧墙的事例吗?可见,认知事物,为人处世,若戴上感情的有色眼镜,危害大矣!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若要不被感情上好恶的云雾蒙蔽,身在高处,眼观四方不失为好的方法。岳家军威震四海,正由于岳飞超越亲情偏好,以军规处罚岳云,军风大肃,才有了“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谈。孔明事后挥泪斩马谡,以肃军纪,才没有因感情亲疏而再误军国大事。一个公正的决断往往是建立在理性观察和思索基础上的。而摆脱感情上的干扰则是作出正确理性评价的先决因素。

也许真正完全超越情感的决定难以作出,然而,三思而后行,从多个角度思考还是可以尽量避免感情上的误导。现今我国法规制度中的“回避”和“协商”原则不正是对理性处事的指导和提倡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各个方面的理性观察,将帮助?我们迈过感情的误区,真正认识到事物的复杂与多变性。而在一览无余的最高层,摆脱情感羁绊的我们,或许可以长吟:“莫让浮云遮望眼!”

【评语】“莫让浮云遮望眼”,在文中这“浮云”就是能影响人正确判断事物的“感情上的亲疏”,人是感情动物,不可能没有感情,所以被感情蒙蔽双眼的事就会经常发生,文中所列举的事例就比较典型。本文正是通过这些典型事例让人明确“莫让浮云遮望眼”。

高中生作文带教师评语二

喜欢倾听,享受心灵的平静;闭上眼,在黑暗的世界用声音描绘出绚丽的翅膀;打禅坐,在喧嚣的世界用体会隔绝一切凡音……

听——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何其云儿?文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溪水潺潺,仿佛在孕育生命,不缓不慢,溪水正应“柔”字,闭眼倾听,那是心中的涟漪。海潮之音,如此壮阔之声,这是海水卷着掀起的泥沙碰撞在岸石上那激烈的声音,将我们带入了金戈铁马的世界,兵器拼撞之时,只是。海水冲淡了血腥,多了几分英雄豪壮!

花开,花落。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大概受了黛玉那叹花之情,不知怎的,也变得多愁善感起来,犹忧花落之声。记得曾阅读过这样一段文字“花落的声音。起先是试探性的一声“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纷纷从高处跃落下来。那一刻的夜真静啊,静得听自己的呼吸犹如倾听涨落的潮汐,整个人都被花落的声音吊在半空中,竖着耳朵。听得心里一惊一惊的。早起,满桌的落花静卧在那里,安然而恬静。让人怎么也无法相信,它曾经历了那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这是极痛苦的又是多美的消逝啊!

竹摆,竹吹。

每每享受竹之声,我都佩服大自然的神力。竹笛之声悠扬,清亮,含绵绵情思,而竹叶摩擦时,犹如林中精灵呓语,使人心旷神怡,仿佛世界握在手却遗失了什么。

雨下,雨声。

有时雨使太阳温顺有时雨在屋檐滴下,缓慢而富有节奏感,“滴——答”使摇滚世界安静下来“滴——答”

喜欢倾听,享受心灵的平静:水流潺潺,花落悲怆,竹声空旷,雨落平静……

听——

【评语】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构思大胆新颖、有独创性。从听觉器官去描绘自然,感受声音的美妙。生动地再现了溪水、落花、竹笛、细雨带给人的精神享受,以“听”开始,以“听”结束,可谓妙绝!

高中生作文带教师评语三

这几天读柴静的《看见》,其中一章“山西,山西”说到山西煤矿开采带来的种种巨变。

柴静家就在山西,那是汾河边上一做清朝古宅。家乡有清澈的河水,水边芦苇丛从,明黄的水凤仙、累累红珠子的火棘,还有蓝的发紫的小蝴蝶穿梭其中,屋檐下是燕雀在嬉戏,欢笑美好得不真实——确实,对现在山西的孩子来说,你很难叫他对着焦黄色的天,焦黑的满是煤渣的地,充斥着焦油味儿能见度不到十米的空气,一块一块稠黑泥结成的板状的“河水”,来想象当年的鸟语花香。

环保提倡了一遍又一遍,领导班子换了一任又一任……有用吗?工厂照旧悠然地吞云吐雾——你管的了吗?生灵的悲怮在铺天盖地的GDP和金钱的诱惑前显得多么渺小。做生意的挖十年矿,赚得金玉满钵,凯旋而归。但留下来的人呢?这些祖祖辈辈守着这块地的人呢?他们能怎么办?——几乎无人不患鼻炎、支气管炎,满耳的咳嗽声:一个个氟中毒的孩子咧着满口的黄牙;肺癌、肝癌、胃癌……你真的忍心吗?

——“你不怕住这儿的后果?”

——“习惯了就行,人的进化能力很强的。”

——“你的孩子将来怎么办?”

——“管不了那么多。”

《庆余年》中写道:不能怪这些百姓,他们已经习惯了,习惯了知道自己能知道的,放弃自己无法知道的,享受自己能享受的,愤怒与被允许愤怒的。村中煤矿的事村长一人做主,村委主任竞选,选票当分红,一户能领两千五百块,大家伙儿都眉开眼笑。维权?环保?吃饱了撑着吧你!只有个老人,家住煤矿正上方,已经没有水用了。他对着记者哭叫着几乎疯癫,村里人看着都笑了。爱看热闹的国人只有在大难临头时才开始惊慌失措。

破坏轻而易举,而重建需要漫长的努力却不一定能复原。这才几年,对,才几年,原先缤纷的大地像得了色盲症,色彩在退去。老头儿看了柴静一眼,摇头道:“你们这代不行了……”再也看不到汾河水了。地下都被挖空了,指不定哪天一脚踩下地狱。一辆辆运煤车驶过,谁顾得上不远处云冈石窟中大佛微笑的脸上沾满厚厚的乌黑的煤灰?塑佛的砂岩逐渐腐蚀剥落,昔日的蛙声踪迹全无,塌落在尘埃中的青砖上依稀可见当年繁复美丽的砖雕——“十万年前,古人类在这里生存,汾河两岸是连绵不断的山岗”“四千五百年前,晋南兴起的陶寺文化,是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的‘中国’,是华夏的根基”。而今,高度文明的我们,却要亲手将她毁掉——整片土地都被黑雾笼罩着,寸草不生。黑风在城市上空呼啸着,那是文明发出的沉重叹息。

“我不想再回山西了”柴静说。

家乡是游子的根。那里有童年的痕迹,有祖祖辈辈生活的烙印。她是记忆的依附,心灵的归宿——乡愁是融入血脉的深情。但是,当面对一个面目全非的故乡,当记忆中的一景一物都不复存在时,这份深情又该何去何从?而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记忆,我们今天引以为傲的文明与繁荣会有任何意义吗?

【评语】这篇读后感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从柴静《看见》对家乡山西的叙述中来反思现代社会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算不算文明的进步?对于矿产的掠夺式开发受益的是谁?受害的是谁?这是我们所该思考的。此文立意深刻,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值得一读。

高中生作文带教师评语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