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汗症吃什么治疗
小儿汗症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汗症要怎样治疗吃什么能治疗,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小儿汗症吃的食物,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儿汗症的简诉
小儿汗症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即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日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小儿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睡中出汗,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寤寐,无故汗出者,称自汗。盗汗多为阴虚,自汗多为阳虚。但小儿汗证往往自汗、盗汗并见,故在辨别其阴阳属性时还应考虑其他证候。患儿可伴有食欲减退、疲乏、睡眠欠佳等。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也可见于较大儿童,身体虚弱者多见。
小儿汗证,多属西医学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结核感染,也常以多汗为主症,临证当注意鉴别,及时明确诊断,以免贻误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表虚不固者,常有自汗、盗汗;而小儿汗多,若未能及时拭干,又易于着凉,造成呼吸道感染发病。、
宝宝得了小儿汗症适宜吃的食物
中医认为,自汗症患儿宜多吃些甘温益气、收敛止汗之物, 患儿可选择食用以下食物。
1.大枣:大枣内含脂肪、淀粉、糖分、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有机酸、钙、磷、铁、钾、钠、镁、碘等矿物质。根据中医的经验,大枣能和百药,减低一些药的毒性和刺激性,故用较猛或带有刺激性的药物时,配用大枣能保护脾胃,减少副作用。所以,汗症患儿宜常吃大枣。
2.莲子:莲子是一味很有价值的中药,为滋补元气之珍品,药用时去皮,称莲肉”。常见病饮食宜忌·其他疾病其味甘性平,入心、肾、牌三经,具有补脾、益肺、养心、益肾等功效,生可补心脾,熟能厚肠胃,适宜心悸、失眠、体虚盗汗等症。莲心里含莲心碱,可治高烧引起的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等症。所以,汗症患儿宜适当食用莲子。
3.羊肉:羊肉含热量极高,北方严寒地区的人们以羊肉作为主要肉食。当地人认为羊羔肉能治黄病,面黄肌瘦的人连吃几天羊羔肉,喝几顿羊羔汤,便可面红身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肉能温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所以,汗症患儿宜常吃羊肉。
4.北芪:北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它的补气作用较强,是常用的补益气血之佳品。北芪除了具有补气作用外,还有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的作用,因其广泛的用途而被誉为一药多能”。
5.黑豆: 黑豆,性味甘、平、无毒。有活血、利水、祛风、清热解毒、滋养健血、补虚乌发的功能。《本草纲目》说:黑豆八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制风热而活活血解毒。”
6.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的食物:盗汗会损失大量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故宜食用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多的食物,如麦类、粗米、蔬菜、水果等。所以,汗症患儿宜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此外,患儿还宜食用山药、大枣、莲子、银耳、麦片、糯米、桂圆、老鸭、泥鳅等补虚的食物。
调理小儿汗症食谱精选推荐
1.北芪杞子炖乳鸽:
用料:北芪15克,杞子15克,乳鸽1只。
制法服法:将乳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与北芪、杞子同放盅内,并加适量的生姜、盐等,隔水炖熟。晚饭后吃鸽肉及喝汤。
功效主治:北芪甘温,是补气固表的要药。实验证明,本药具有双向性作用,既能闭塞皮肤分泌孔.抑制发汗而止汗,也能扩张全身末梢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而发汗。前人认为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此外,药理表明它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杞子甘平,有较好的滋阴补血作用。鸽肉味甘、咸,性平,能补肝肾、益气血,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成分。本膳有益气固表、养阴滋阴功效。适用于婴儿久病.病后欠补.动则汗出,体倦神疲。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感冒发热,脾虚湿重者不宜选用。
2.北芪龙眼羊肉汤:
用料:北芪15克,龙眼肉10克,羊肉100克。
制法服法:将羊肉用开水稍烫,与北芪、龙眼肉同置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炖至羊肉软烂.成浓稠汤汁。早晚食肉喝汤汁,冬季适用。
功效主治:羊肉味甘性温,补血益气,温中暖肾。含丰富的蛋白质,有较好的滋补强壮作用。与益气固表的北芪、滋阴养血益心的龙眼肉同用,起到补气固表、益精养血的功效。本汤用于体弱易感冒,自汗时出,形寒肢冷的婴儿。
注意事项:当已感冒和素体有热者不宜选用。
小儿汗症吃什么治疗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