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创业致富故事
创业就是赚钱,人要有梦想,需要敢闯敢干。这是很多年轻创业者的内心写照。看看那些残疾创业的故事,学习他们的致富方法,感受他们不放弃,坚持到底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坚定的决心。
残疾人创业致富故事一:
周新成:残疾人开小吃店凭诚信当选“中国好人”
今年43岁的周新成,昔日因病致使双下肢残疾,他开的“信诚小吃”从1996年开张以来一直坚持顾客用餐自己投钱,自己找钱。他说,只要你足够相信别人,也一定会得到别人同样的信任。在今年11月份的“陕西好人”评选中,周新成被评为诚实守信类好人。
打工两次受骗 让他下定决心做个守信的人
12月1日,华商记者见到周新成时,他正在店里忙活着炒菜。周新成说,这两天店里的厨师请假了,他就端起了炒锅做起了厨师。
周新成出生于洛南县四皓镇代塬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因为家里贫穷让他饱尝了生活的磨难。“小时候最大的爱好就是踢足球,可每次面对足球,却只能坐在那儿眼巴巴地看,因为害怕运动了后肚子会更饿,另外还心疼脚上那双已经破烂的解放鞋”。
1988年6月,年仅17岁的周新成前往渭南市打工,可是干了半年后,工头携款逃跑。第二年过完年,周新成又随乡亲到西安建筑工地挖管道,在一次施工中,周新成不慎造成左上肢压伤,无奈之下他回家养伤,但老板答应给他的工钱最终也没有兑现。
两次出门打工的遭遇,让涉世未深的周新成感到一种莫名的悲伤,也唤起他内心对公道公平、诚实诚信等道德行为的热切期盼。从那时起,周新成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个守信的人。
因病落下终身残疾 坚强毅力让他又站起来
1991年3月,在洛南县砖厂打工的周新成突患感冒,起初他并没有在意,可是后来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被确诊为:病毒性神经根炎。经过半年多时间治疗,周新成的命保住了,但双腿却无法像从前那样正常行走,必须依靠拐杖才能艰难行走。
周新成说,当时他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可面对年迈父母,关心自己的亲朋好友,他咬紧牙关努力的学习站立。他开始拖着病残的双腿,拄着一根拐杖,忍着疼痛开始下地活动了。他开始帮着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像劈柴、喂猪、做饭这些活,他都抢着去干。
1年之后周新成“站”起来了,一般常人能干的活他都能干,种地、洗衣、做饭、砍柴、喂猪他都能干。
自主创业 顾客就餐后自己付钱找零
1996年,周新成在亲戚的帮助下学会了做豆腐脑技术,借了120元钱在洛南县城西门口繁华地段开一家“信诚小吃”豆腐脑小吃摊。
小店开张后,周新成给自己定下规矩:实行自动付款。他在店前木凳上摆放着一个用塑料泡沫壳作成的简易收款箱,顾客用餐自己投钱自己找钱。
2002年,周新成租了间门面,开起信城小吃店。2011年,他又筹资30多万元,将门店扩大,经营品种扩展到20多个。尽管店面一次又一次扩大,但让顾客自己放钱自己找零的方式从来不变。周新成说:“让顾客自己放钱自找零钱,是对顾客的信任和尊重。”
闫雪玲在该小吃店工作了9年时间,她说刚到店里时大家对老板让顾客自己找钱的方法很不理解,后来又都慢慢理解了。闫雪玲说,有一次一个顾客到店里买了袋豆浆,自己没投钱,还从钱盒里拿走了8元钱。但是老板让他们不要追究了,并告诉他们要相信每个人。
你足够相信别人 一定会得到别人的信任
周新成说,之所以想到让顾客自己放钱自找零钱,一是干净卫生,另外也是对顾客的信任和尊重。他说自己是从街边摆摊开始的,看到一些摊主收了钱没洗手又给顾客拿吃的很不卫生,就做了个钱盒让顾客自己找钱,后来就慢慢成了习惯。周新成说,餐饮本来就是个服务行业,只有相信顾客、尊重顾客才能换来顾客的认可。
采访中,周新成也坦言,偶尔会出现有人吃饭不给钱的情况,但他认为那毕竟是少数。也有人劝他取消顾客自己付钱找零,但是他认为只要你足够相信别人,也一定会得到别人同样的信任。
周新成“信诚小吃”店门上有这样一副对联“以诚致信诚悦三千客,以信为本信立百年店”。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更多的人讲诚信,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诚实经营、诚信做人的正能量。
华商记者 田德政 实习记者 白鹏飞
相关新闻:洛南小吃店老板诚实守信 入选中国好人榜
2015年3月“中国好人榜”近日揭晓,陕西省洛南县诚信小吃店老板周新成入选“诚实守信好人”。据了解,全省共有3人当选3月“中国好人”。
周新成是洛南县四皓镇代塬村人,他20岁时因病致下肢残疾,无法独立行走,但他身残志坚,开办了信诚小吃店,18年来以诚信立业,坚持顾客吃饭自找零钱,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在食品经营过程中,周新成诚实守信,严把食品质量关,菜选水灵的、肉挑新鲜的,每天先品尝第一个包子,对不合格食品绝不出售。(本报曾对他的事迹进行过报道。)
同时,他照章纳税,乐善好施,奉献爱心,积极回报社会,对顾客遗失的大到一个钱包、小到一副眼镜、一把雨伞,都原物奉还。18年来,周新成先后退还顾客遗失现金2万多元,手机40多部,向社会爱心捐赠5万余元,解决了20余名下岗职工、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帮助了3名残疾人就业。身残志坚的周新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崇文厚道自强包容的洛南精神,用诚信传递了人间真善,谱写了人生最美的精彩乐章,先后被评选和表彰为商洛市道德模范、洛南县诚信经营个体户、洛南县学雷锋标兵、洛南县首届劳动模范,2014年11月陕西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候选人。(华商记者 田德政)
残疾人创业致富故事二:
农村残疾人不等不靠,身残志坚种植大枣创业谋出路
罗世革,现年45岁,患有矽肺病还身带三级残疾,上有双眼失明、常年吃药的81岁老母亲,下有即将步入大学和初中的两个女儿。妻子冉令42岁,是地道的农民,在家照顾母亲之余种点地,一家5口人主要依靠罗世革在附近干木工勉强维持生计。2013年,“因学”“因残”等原因,罗世革一家被评为建卡贫困户。
不等不靠身残志坚谋出路
罗世革年迈的母亲体弱多病,孩子都在上学,巨额的开支致使家庭越来越贫困,在他拼命干木活挣钱时,自己却出事了。2010年,他在帮别人装修新房时,从楼上摔了下来,导致大腿胯骨骨折,成为三级残疾,这让原本并不宽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差点连生活都维持不下去。
“家里的房子在垮方时被砸出了一个洞都没有钱修。”罗世革说,他母亲常年不能断药,女儿每个月的开销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时绝望极了,然而看着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女儿,他知道自己一定得撑下去。
“在困难面前,我决不能低头。”罗世革告诉自己,只要勤劳苦干,生活一定可以好起来,一定能够摘掉贫困的帽子。
然而,罗世革家经济来源单一,缺乏发展资金是他家无法脱贫的主要原因。
“为了发家致富,早点过上好日子,我多方咨询后,想通过养殖土鸡和中蜂脱贫致富。”罗世革说,正当自己苦于没有启动资金,打算放弃时,扶贫工作组得知他的情况后,帮他联系助他贷款,在他搭建好了鸡舍和购买了蜂巢后,当地政府还组织他去专业养蜂基地学习观摩。
“有领导鼓励我大胆干,通过学习后,我更是信心倍增。”罗世革说,有了扶贫工作组的鼓励,他干劲十足,首批就养了60余只土鸡,60多桶中蜂,还养了3条猪。
去年,我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罗世革抓住机会,与本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取得联系,请其帮忙代销他家的蜂蜜和土鸡,拓宽销售渠道。他一边继续在村里做木工,一边和妻子一起搞养殖,一家人的收入慢慢增加,家里的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不仅还清了外债,还修好了楼房。
困难降临勤劳苦干不气馁
正当罗世革一家将养殖发展得有声有色时,罗世革被筛选出患上矽肺病。随后不久,自家养的鸡染上鸡瘟大批死亡,中蜂也不知原因陆续死亡。
困难再次降临,罗世革的养殖技术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被打回“原形”的罗世革一家并没有气馁,他多方奔走,向附近养殖大户学习技术,勤劳苦干,靠自己的双手,今年,又养了50余只土鸡,10多桶中蜂,3条猪。
“过几天,养殖大户会免费送来50羽鸡苗,帮助我们增收。”罗世革说,为帮自己减少开支,早日脱贫致富,当地养殖大户免费送来鸡苗,这批鸡苗和之前的50只土鸡都将在年底前出栏,有望卖个好价钱。
“年龄逐渐增大,身体也越来越差。”罗世革深知,虽然养殖逐渐步入正轨,妻子可以照看,但是,大女儿即将步入大学,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家里的支出压力也越来越大。
“孩子是我们最大的希望。”罗世革说,他自己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所以希望孩子能多学点知识,出人头地。
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一些,罗世革的脑袋又转了起来,自己家离坪坝大梁仅几公里,坪坝大梁目前正在开发建设有机茶示范基地和红色生态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度假基地,自己是不是可以借此“东风”,发展果园,通过观光旅游实现增收致富。和联盟村村支书一合计,计划今年下半年流转10亩土地,开始种植大枣树。
“以前家里种过大枣树,种出来的枣子又大又甜。大枣树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大约两三年就可以挂果收获,栽植大枣树既可把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几年后又能带来一笔不错的经济收入,拓宽增收致富渠道。”罗世革对种植大枣树充满信心。
残疾人创业致富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