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之四

发布时间:2017-06-09 17:32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名著,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之四,希望对你有帮助。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阅读上:强化对小说阅读与鉴赏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思想上:使学生认识到一切阻碍社会发展的思想和势力都终将灭亡。

教学重点:对别里科夫形象与其社会意义的认识

难点:全城人的“怕”与别里科夫的“怕”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置疑与学生发言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点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特别是对别里科夫形象与性格的把握。

教学步骤 :一。1。做个试验(用一塑料袋将一学生的头包裹起来,之后让他谈谈自己的感觉。

2,导入 新课:人不能活在袋子里,更不能活在套子里。当我们被套在套子里的时候,要极力摆脱它。可是在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笔下,却有一位自觉自愿的装在套子里并极力的想把别人也装在套子里的人。这是怎样一个人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契诃夫的代表作《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板书课题)

二,布置自学要求:

阅读课文,弄清:

1。本文表现的哪一国家什么时代的社会现实?

(俄国 沙皇专制统治时期)

2:主要人物“装在套子里的人”是谁?(别里科夫)

3.他的身份是什么?(中学希腊文教师)

4.为什么被称作“装在套子里的人”?

5.他从外貌到思想性格都有什么特点?(略)

为什么全城的人都怕他?他为什么让人怕?人们到底怕什么?他为何怕的躺在被子底下还战战兢兢?他到底怕什么?

三.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别里科夫形象:

外在特征:上下均被层层“套子”密密包裹

内在特点:套子式的

思想:“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

(灵魂:胆怯又憎恶现实)

语言:“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

行为表现:禁止人们一切“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

包括:一个同事参加祈祷式去迟了(惹得他闷闷不乐)

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脸色从发青到发白“心里乱得很 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 打哆嗦 烦恼得很 吓坏了 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 这太可怕了)

年轻人“穿着绣花衬衫出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当面忠告“你的举动得十分小心才成”)

行为结果:有思想的、很正派的教师们都怕他

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

全城的人都受着他辖制

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

思考:为什么怕他?(报告校长 督学 这还会有好下场吗?)

补充背景简介: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日趋强烈,并付诸行动。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密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怕他实际上怕得是他背后的沙皇专制统治的迫害。

他的生活是怎样的?(小脸苍白 六神不安 唉声叹气 垂头丧气 闷闷不乐 无精打采 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 满心害怕和憎恶)

他怕出什么事?(沙皇专制统治垮台)

这样说来,他是怎样的人?

(旧思想旧传统旧势力旧统治自觉的维护者,沙皇专制统治的卫道士)

他最后的结局怎样?(“别里科夫死了”)

对他悲剧性的一生该如何认识?(可怜---受害者;

可鄙---告密者,人格卑劣;

可恶---辖制别人;

可憎---卫道士)

四.布置作业 :结合课文内容写篇文章分析:别里科夫的死是他杀还是自杀?他的死是偶然还是必然?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之四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之四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