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教育初探论文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中职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厌学情绪比较普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职生心理教育初探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职生心理教育初探论文篇一
《浅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中职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其次,还表现在人际关系、青春期等方面。加强当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包括:更新教师观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教育研究等。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多处于学生群体中的弱势,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较差,自信心不足,对自己确定的目标通常都难以坚持下去。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这种挫折感容易蔓延开来,影响他们在中职学校3年内完成从一名初、高中生到一名技术劳动者的转变。因此,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心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了现代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积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已成为了中职学校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1.学习方面
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在初中阶段成绩较差、表现不好的学生,厌学的现象非常普遍,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稍好的学生也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可以说“厌学心理”在中职学生中已经有一定的普遍性。他们精神萎靡不振,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效率不高,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2.青春期方面
青少年正处于由幼稚的童年期向成熟的成人期过渡的阶段,认知特点是天真、浪漫、理想化的成分多,现实性的成分少,正如“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旦将他们的主观想象放到社会实践中检验时,他们惊讶地发现,理想是如此的脆弱。天真想象的破灭,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
性是一种生理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性冲动是人的一种本能要求,这是自然的东西,可是,在许多情况下,自然性不得不服从于社会性。如果不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势必就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转变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心理健康是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成为中职学校的重要课程。必须认识到教育以德育为首,德育从“心”开始,倡导德育心育化。但又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替代德育,德育也不能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因此,中职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的教学工作中,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
三、加强领导,实现管理的系统化
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首先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大力气发展这一事业。学校要实行主管校领导负责、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制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健全规章制度,成立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资金到位,场地落实,使心理健康咨询与治疗中心正常运转。此外,学校还要积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建设,建立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核心、各班班主任为节点、学生心理协会和班级心理委员为基础的“三级网络”和心理问题预防干预机制,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四、整合资源,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力度
根据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采用多种途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适的能力。
1.学科渗透,开辟发展性的教育主渠道
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定位在学科渗透。即在教学中,始终瞄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充分挖掘学科的心理教育因素,发挥“心教”功能,使每个教学环节都成为健康心理活动过程。教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多视角思考,虚心地听取每位学生的意见,特别珍视“困难生”(德困生、情困生、心困生、学困生、财困生)的意见,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2.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中职学校可以开设必修课、选修课或讲座普及和丰富心理健康知识。倡导“人文课堂”、“绿色课堂”、“生态课堂”,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多向交互中自主生成,避免空洞的说教,不简单地将心理学理论知识通俗化,也不简单地“品德分析”。
改变以往班会课只有学习、纪律、思想品德等内容的状况,增加一些心理教育的内容。开设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结合本班实际的专题演讲,进行心理训练或品质的培养,如观察力、记忆力、表达力和创造力等训练课程,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设“如何对待委屈,应付挫折”等专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克服消极自卑情绪并能及时调节和控制;设“认识自我与悦纳自我”专题,让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对自己的个性加以张扬和完善,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和愉悦的心态,改变错误的盲目的认识,避免消极心理。
3.因材施教,关注差异教育的多样性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但并不意味着忽视个别。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最大效益,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重视学生的差别,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拥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认真做好个案研究,积累资料,总结提炼,增强个别教育的实效。
4.家校联合,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家庭由于血缘关系,有学校难以替代的优势,是可开发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赢得家长的配合,是心理教育的关键。有些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不仅来自于学校,也来自于家庭。家长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康的心理、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不和谐的亲子关系会直接引起学生心理问题,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但大部分家长还未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心理教育意识。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延伸到家庭中去,提高家长的心理教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职成[2004]8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5).
中职生心理教育初探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