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隶书书法作品精选
《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刻于东汉中平二年(185)十月二十一日。明万历初年在陕西郃阳旧城莘村掘得此碑,篆额佚失不存。出土时字划完好,一字不缺,清康熙十一年(1672)后,中有断裂,今则缺灭之字更多,但汉碑中少有较此完好者。而碑文上面的隶书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汉隶。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曹全碑隶书书法作品精选,希望对你有用!
曹全碑隶书书法作品精选欣赏
曹全碑隶书书法作品精选图片1
曹全碑隶书书法作品精选图片2
曹全碑隶书书法作品精选图片3
曹全碑隶书书法作品精选图片4
隶书的结体六法
异写结构:结构异变即改变了原来字形或偏旁的写法,使之不同于原来字形。其中有偏旁移位、笔画变位等现象。多数为篆书向隶书演变中的异写结构。如:“曹”、“歌”、“复”等字。
承篆结构:隶书是由篆书演变而来,很多汉碑中存有篆书笔法和结构。正如明王世真所说:其隶法时时有篆籀笔,与钟“繇”、梁(鹄)诸公小异而骨气洞达,神彩飞动,疑非中郎(蔡邕)不能也。汉隶中残残存篆书结构是篆书的滞后现象,其中以《夏承碑》、《褒斜碑》、《裴岑碑》为最。如:“仲”“嵬”、“夏”等字。
增笔结构:字有难于结构者,或因笔画少出于结体上的需要而增添了笔画,即(疏当补续)。这样,整个字形就显得缜密茂美、势巧形密,增加了庄重感。这种增笔结构原于篆书,属于篆书的滞后现象。如:“寒”、“宣”、“兵”、“盟”等字。
化繁为简:化繁为简是汉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结字现象。是在易识的前提下简省一些笔画,有时减去相同的笔画,有时减去某一局部的笔画,使结体更加冼炼。不管它如何减,都是艺术的加工,即繁者易之以简约,总体上仍保留原字风貌,这种字可称为古代简化字,即当今简化字的先步现象。如:“断”、“灵”、“无”等字。
方折两笔:隶书中的方折是由两种不同方向的笔画拼接而成。即前一笔的末端与后一笔的起端相拼接。书写时,有的连接,有的断开,断者要笔断意连,连者要前后相应成趣。方折的好坏往往决定字形的成败,书写时一定要谨慎为之。如“围”、“四”等字。
一柱独支:字有上宽下窄一竖独支者,其势如金鸡独立。如甲、卓、车、争、常等字,书写时末笔要劲健有力,条求立得稳,撑得住,把握险中求稳之妙。此笔若失去力度,就会造成整个字的松软或偏斜的感觉。
曹全碑隶书书法作品精选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