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03 15:53

音乐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音乐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探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探究论文篇一

《试论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音乐是一门听觉、时间的艺术,是一门“直指人心”的艺术,也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它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因而音乐的作用,也是人们通过对其欣赏,受其熏陶而达到的。所以音乐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音乐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

【关键词】音乐;音乐教育;情感教育

【Abstract】music is a door hearing,an art of time,is an "pointed to the art of heart",also be the rich emotional art,it can directly act on one's soul,and the "emotion" is the soul of artistic creation. Thus the role of music,but also people through its appreciation,is affected by its edification and achieve. So music education should not only let the student to learn music knowledge,more important is to let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 music inner experience of feelings,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comprehend the writers' creation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derive psychological art meet,thus completing the real interior edify.

【Key words】music;music education;emotion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0)12-0024-03

情感是人类社会生活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对人的人格、认知、态度、心态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音乐教育中也不例外。普通高中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但尚未成熟的世界观,这个时期的高中生一般没有经历过太大的生活或感情上的波折,他们已习惯于生活在父母庇护的羽翼下。如何通过音乐欣赏课来增加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对未来的期望,对自然的关爱和对亲友的理解呢?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启动他们内心深处的人性,即我们常说的“人之初,性本善”的本能。而这只有通过体验真情才能做到。因此,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只有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体验和交流放在音乐教学的第一位,才突出音乐教学的人性化倾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音乐的本质特征

任何艺术都是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并生动地表现着人类的情感,音乐也不例外。它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及交流的比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她凭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旋律及节奏的重复、变化、再现来展现其魅力,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培养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的艺术。音乐的本质特征就是抒情,可以是一首乐曲或是一种情绪、意境的反映;也可以是某种乐思的概括;或是一种情感的起伏发展和几种情绪的对比和冲突。而音乐教育则是通过音乐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正如原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她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构建人的审美心理来达到陶冶人的心灵和塑造高尚人格的目的”。可见,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应在教学中加入情感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广、有着完美人格魅力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情感教学在音乐课中的重要性

情感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之一,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音乐也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俗话说“乐由情起”吗。罗丹曾说过:“艺术”就是感情。国外有《梦幻曲》催下鳄鱼眼泪的故事,而在中国也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这其中蕴涵的都是“情”,所以音乐教学,要倡导“情在先”的理念。托尔斯泰曾说:“我喜欢音乐胜过其它一切艺术。”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因此,情感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情感教育则是情感教学与情感培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的教育活动过程。有效的情感教学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产生积极影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发挥着教育的枢纽作用。从实践教学看,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因此,在音乐课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产生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情感体验疏通了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情感体验是引导式与自然流露相配合,与音乐紧密相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产生了情感的呼应,就有了对音乐知识内容的积累,对音乐兴趣的提高,从而寻找到适合于自己,并与自己性格相吻合或有差异的音乐去聆听,感悟。音乐大门的开启,要靠教师选择好钥匙。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教学中最好的选择。

“虽然我没记住那么多的音乐知识,但每一次聆听都似乎是一次圣殿中的洗礼,洗去心灵上的灰烬,洗出心灵的一片净土,音乐能让我敞开心怀,吐尽心中的烦恼和不快,也能让心灵插上翅膀,飞向无垠的太空,啊,简直是无法言语,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这是我的一名高一学生一次欣赏课后的听后感片段,可见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教学中应把认知和情感融为一体,使之彼此促进,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当朋友,用自己的热情和真诚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品格。

三、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以情感知

由于情感教育具有非理性、非逻辑的特点,其教育方式也是没有模式化的,应以渗透为主。根据教育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合教学的本身需要,我觉得情感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教师自身渗透情感教育。

如今在高中音乐课上由于大环境的限制,各级领导教育部门的不重视,学生、家长的不理解,造成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另类思想,突出地表现在音乐课堂的不投入,音乐课在学生的心中仍然是娱乐欲大于求知欲,这给音乐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如何面对机遇与挑战,点燃学生心中创造的火种,让学生展开思维,让他们的想象插上翅膀,捕捉音乐学科中的为什么,多了解音乐学科中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探寻音乐海洋的奥秘,展望音乐发展的未来,我认为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自己对音乐的情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教师应热爱自己的学科,应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并有发自内心的对音乐的感情和思维,把讲音乐课当成是一种享受,那么对于你的学生而言,很自然的也会去爱音乐,把听你的音乐课当成一种享受。因此,我特别珍惜每一次上课和同学们的交流互动时间,我把我的爱传递给他们,共同探讨,共同交流,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吗,现在学生的课上表现就和以前大不相同,课上主动发言,积极参与,气氛非常热烈。

(二)“爱”是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金钥匙。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名言说得多么透彻: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说明情感和爱在教育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真诚的关爱学生,面对学生时才会产生亲切感,形成自身的愉快心境和良好的教学情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的师生双边活动,学生才能更多的参与,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热爱、关心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师一方面要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高度信任和尊重学生;另一方面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坚定不移地要求和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决不迁就和放任自流。长此以往,学生也会或多或少的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从而实现我们意想不到的教与学的“双赢”。

(三)利用不同手段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尽管,目前普通高中音乐课面对困境,但是,学生对音乐课的热爱并非浅薄。中学生中强大的追星族就说明学生对音乐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是创造的火种,好的音乐可以让人陶醉,好的一节音乐课可以让学生留恋,因此,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呢,让其产生情感共鸣呢?创设意境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在音乐课上尝试了一些办法:

a:师生同台表演,创造和谐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例如我在讲《高亢的西北腔》一课时,学生要求老师来演唱一首西北民歌,我当时唱了一首《兰花花》,唱完后学生情绪特别高涨,趁势我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表演,把西北腔的特点展示给大家,我还准备了一条白毛巾,让学生模仿陕北人民的装束系在头上,班里几个大胆的男孩子上台和我一起表演,他们夸张的动作再加上扯着喉咙的高声演唱赢得满堂彩,我又接着介绍了一些西北腔的特点,学生们又跟着学了一些简单曲调,这样,这节课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西北腔的高亢、嘹亮的风格特点,他们还亲自参与了实践,进行了尝试。实践证明和谐氛围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挥到最佳状态的氛围,这种氛围应该既轻松又严谨,既民主又有丰富的内涵。和谐的氛围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也能让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b:利用多媒体手段,以景入情。在现代化教育手段中,多媒体运用也能发挥出很好的创设情境的功效。特别是在欣赏音乐形象明显的组曲、交响音诗、音画等音乐的教学中,可以一展身手。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我采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了强烈的森林气氛,使学生置身于葱郁的大森林中体验各种不同的动物形象。虽然没有看到真实的动物,但他们能通过音乐感受到狮子的威武神气和大象的憨态可掬。在欣赏《高亢的西北腔》时,利用制作课件,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我把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形象打在大屏幕上,眼里看的是黄土高坡,沟沟壑壑,耳朵里听的是陕北的信天游,很快就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的情景。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c:利用简单道具,亲身体验,激发情感。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他认为,音乐的节奏与曲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心灵最深处。大教育家亚里士多德也曾通过模仿学解释音乐对人类意志、性格、行为、道德等多方面的影响,他认为,当人们在模仿着演唱和演奏以及欣赏某一音乐作品时,就会经历一次同作品的情感一样的感性体验,这就是一次隐形教育,也是完善自我的过程。音乐教育是这样,音乐艺术自身就是美的化身。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使学生通过对各种作品中不同情感的体验,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增强对事物的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明了是非爱憎分明,从而点燃灵感火花、导入深层认识、实现发明创造。因此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在音乐中节奏平稳、节奏缓慢、节奏鲜明、节奏富于民族特色,因此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声音在时间上的组织。所以,在欣赏非洲音乐时,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鼓、锣等,大屏幕上打出了非洲鼓乐的几种简单节奏乐谱,让学生们分组学习用不同的乐器来打出大屏幕上的节奏,最后进行合奏;另外,再进行分组练习,一小组上台表演,二小组打击节奏,进行快和慢的练习;再次,学生自创节奏练习等。学生的表演,台上尽情的表现,台下真情相伴反响强烈,情感投入越多,兴趣就越浓厚。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节奏的变化使情绪有很大的差异,节奏缓慢时心情平和或沉重或压抑,节奏鲜明则一般情绪高涨,激动。节奏的快慢也会使生理、心理产生变化,情感体验不相一致。节奏快心跳加快,动感增强,节奏缓慢则心平气和、稳重。也让学生了解了非洲音乐中的节奏的特殊重要性。这样教学既不会让学生觉得音乐要素是如此的枯燥,又让学生愉快、轻松地学会了音乐知识。

实践证明,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生命线,“情感教学”当然要“以情施教”,教师伴以积极的情感,通过双边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条件,留给自由的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挖掘、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达到以情促知,正如陕西师大罗增儒教授说的一样“知识只有插上了情感的翅膀,才会富有趣味性的幽默与魅力”。学校音乐教育应努力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更多的培养学生美好、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利用音乐教育让学生多感知、多想象、多体验,多创造,激发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欲望,让学生的情操受到陶冶,完成美感的实现,使音乐课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课,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参考文献】

1、《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2、鱼霞,《情感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第10页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探究论文

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探究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