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励志故事

发布时间:2017-05-26 16:20

如果一个人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珍惜生命,不怕困难,再加上坚强的意志,有什么事会做不成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家长会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家长会励志故事

一位父亲,每天起床后烧好一壶开水,待它自然冷却到一定温度,再叫醒孩子,将温度刚刚好的水递给孩子,让他一饮而尽。这个习惯,父亲坚持了几十年。待孩子也做了父亲,才发现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多么不容易——要精确计算时间,要考虑春夏秋冬室温变化,让孩子每天喝到同一温度的水,几十年持之以恒,父亲要多么用心!

这个故事令小塞米爸非常感动,在他心里树立了好爸爸的标准,便见贤思齐,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吃饭时,先帮他把肉从骨头上拆下来,把鱼和刺分离,肉分成一丝丝;吃瓜果时,把籽剔出去,果肉切成小丁丁……

我看到的故事却是:

奥运冠军王军霞在儿子刚会吃饭时,就扔一整条鱼在他碗里,从不担心孩子会被鱼刺卡到。在他会走路后,就把他扔进泳池里,也不担心他被水呛到。奇怪的是,孩子很快自己学会了吃鱼,一次都没被卡住,扑腾了几下也很快学会了游泳。

这种生猛的养育法得到我赞同:男孩子就是要摔打,让他自己学会成长。所以,小塞米爸每次帮儿子分鱼刺切瓜果时,我都强烈反对。因为养育观念不同,我们在很多细节上有分歧,斗争了很久。

几年后,生活开始给我们做裁判:

小塞米6岁时开始换牙,奇怪的是,乳牙松了好久却不脱落,等恒牙都长出好一截了,乳牙仍固执地不肯让出地盘,只好去医院拔掉。一次这样,两次这样,我们开始警惕,请教医生,医生说:“现在孩子都这样,家长照顾得太好吃得太精细。应该让他多吃粗粮多啃骨头玉米苹果,让牙齿锻炼一下。”

从此,我在家里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小塞米爸爸再不敢剔骨头切水果,小塞米也不愿再受拔牙之苦,对我扔过去的整个玉米苹果拿起来就啃。第三颗乳牙自然脱落时,小塞米和我一起欢呼,后来自然脱落的乳牙们,都被我们骄傲地收藏了。

这件事使我的领悟到:

当我们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时,生活一定会给我们惩罚。家长不能包办太多,不要怕他们吃苦,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成长。

家长会演讲稿

一、和孩子保持密切的交流与沟通

1、我对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是这样认识的:只有不断地交流,我们才能知道孩子在关注什么、他的看法怎样、他的感受如何。“关注什么”反映孩子的趣味所在,“看法怎样”反映孩子的价值取向,“感受如何”反映孩子的情绪,我们及时了解到这些,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教育是讲究时机的,所以密切交流特别重要。密切到什么程度呢?每天都可以问一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比如老师上课的情况、和同学交往的情况、学校第二课堂活动情况、考试情况等等。

2、交流和沟通的益处。我举一个例子。我的孩子在上初中的时候,碰到了一位刚刚走上讲台的物理老师和一位刚刚带过高三毕业班的语文老师。许多同学对这两位老师的教法不适应,反映给家长,有些家长已经沉不住气,要求学校换老师。我和儿子就这两位老师的情况做了交流。我们在以下方面达成一致:物理老师是新老师,他的缺点是讲课速度快,还不太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组织课堂,但是物理老师肯定是理科高材生,他的物理学素养是不容挑剔的,作为新老师,他的干劲和热情也是不用怀疑的,有这两点,就不至于耽误学生的学习,应对老师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和上课集中精力听讲来弥补。语文老师是相对成熟的老师,对于初中低年级学生来说,他的缺点是课堂平淡无奇,激情不够,部分学生上课打瞌睡。但我们要看到,教过高中的老师来教初中,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方面也是不用担心的,进入中学以后,学生要大力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不能光指望老师创建生动的课堂。我们也分析到,同学打瞌睡的原因也包括有几次语文课排在下午第一节,一些同学中午没休息好,以至于上课疲劳。我跟儿子说,每位老师都是一个宝藏,聪明的学生善于从老师的闪光点去挖掘,懒惰的孩子看不到老师的光彩,也不用心去挖,这样的孩子难有大的进步。在那次关于换老师的波动中,我的孩子私下里始终站在老师一边,他认为那两位老师都不错,不需要换。我花这么多时间来讲这个例子,不是要再次来讨论要不要换老师,而是表明我让孩子通过这件事情形成一种独立的学习精神和反求诸己的学习态度,也就是说,学习主要要靠自己,不能全指望老师,在挑剔老师的同时,学生更应该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了独立的学习精神和反求诸己的学习态度,孩子无论碰到什么老师,他都能适应好。这个教育契机和效果的取得,就来自于和孩子的及时沟通。

3、交流和沟通的技巧。有些家长朋友可能感觉到和自己的孩子难以沟通,我想这个问题要从家长方面找原因。为了有效地和孩子沟通,我着力于创建一种良好的交流模式。

首先,我和孩子的交流是平等的、是双向的。孩子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我们并不完全一致。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总是让儿子先说,让他说透,如果儿子说的有道理,我就充分尊重并鼓励他。如果我觉得孩子的观点有必要修正,那我就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可能一次并不能说服他,那我就还要备些课,找一些报纸、电视、网络上的相关资讯来启发他。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在儿子面前倚老卖老,强迫他接受我的意见,因为所有的意见都必须内化为孩子自身的意愿之后,才会变成动力。事实证明,有的时候,我是错的。那这个时候我并不觉得尴尬,而是在儿子面前感叹“人的完善是没有止境的”,或者跟他说“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以此来暗示孩子:人都需要不断地走出误区,才能臻于至善。这也是一种教育。

第二,我对儿子的所有建议都站在他的立场,并且善意地提出。孩子不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认为你不懂,你不理解他,你帮不上他的忙。我们要消除孩子的疑虑,确实要拿出真情、拿出智慧、拿出诚意,让孩子愿意听取我们的意见,愿意尝试我们的建议。孩子如果学习退步了,我们只是责问他怎么搞的,那只会激起逆反,没有积极效果。合适的做法应该是安慰他,帮他分析原因,共同制定弥补的措施。孩子如果早恋了,我们只是讥讽,那更会造成隔阂,让孩子走得更远。合适的做法是分析造成孩子空虚寂寞的原因,拿亲情来填充,拿学习任务来分散,拿高远的理想来升华。对于孩子具体科目的学习,我想很多家长朋友和我一样,中学阶段的课程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很难亲自给孩子补习。这一点不必忌讳,跟孩子说清楚,不要指望父母给他补习功课,可能反而能增强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但是,不懂具体的知识不意味着不能从方法上进行指导。实际上,方法指导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指导。我比较注重引导孩子选择思想性和励志性较强的课外读物,希望他在阅读品评中来开启性灵,培养审美感知能力,雕琢和谐向善的心灵。有时候,我看到启发性较强的名言警句,也会抄下来送给他。比如,儿子感到学习辛苦,我就给他送一句熊十力先生的话:“为学,苦事也,亦乐事也。唯有真致于学者,乃能忘其苦而知其乐也。”鼓励他克服懈怠,不辞辛苦。如果我发现儿子已经尽了力,但因为没有达到他自己定的目标而懊恼,我就送他另外一句话:“金字塔的尖顶只能站几个人,连转身都困难,而地面确是结实的,宽广的,转身或者随便走动的机会反而更多。”以此来缓解他的紧张。在儿子对自己的智商感到怀疑、学习信心下降时,我又送给他一句话:“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有一次儿子跟我谈到,他想终身从事科学研究,我非常赞成,送了他一句话:“平庸的科学家追求成功,一流的科学家追求真理。”鼓励他做有所发现、有所创见的科学家。我想,根据不同的情境对孩子因势利导,效果比唠唠叨叨要好很多。

二、创建学习型家庭,和孩子共同进步

孩子爱不爱学习,能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和家庭氛围是有关系的。家里人口太多,环境嘈杂,可能会干扰孩子;家里人口虽少,但气氛冷漠,也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家里除了孩子之外,都不读书,也可能让孩子困惑,因为爸爸妈妈读了书出来,也就只懂得吃喝玩乐,那他辛辛苦苦读书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要让孩子好好读书,我们要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

首先是良好的学习条件。作为家长,特别是在孩子面前,我们要节制上网,节制看电视,少煲电话粥,少打牌串门。在我们家,看电视的时间一般只限于晚餐前。到7点钟,晚餐吃完了,健身的出门去,学习的进房间,家里安安静静。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开牌桌。儿子没有配手机,他房里的固定电话前不久也撤了,以保证儿子的学习不受外部干扰。孩子的作息时间也非常规律,早上6点半起床吃饭,7点上学;中午12点半吃饭,1点50出门;晚上6点半吃饭,7点开始自习;最迟11点就寝。为了孩子能有好的营养,我每天亲自为他操办一日三餐。在学习资料上,我们从不吝啬花钱,只要他有需要,我们马上购买。我儿子一年大约要去图书城四次以上。前段时间,儿子希望在潇湘晨报之外,再增订几份报纸,我们一起商量,定了中国青年报和21世纪英文报。我跟儿子说,长才干要靠你自己,后勤服务工作,爸爸妈妈希望做到让你百分百地满意。

有一点必须指出来,我们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不能因此而认为我们做了牺牲,孩子欠了我们什么。有一次,孩子的爸爸责怪儿子学习不用心,就说:你妈妈每天早晨6点起床为你做早餐,你不发狠读书,对得起她吗?我马上跟儿子申明:即便你的成绩很差,我也心甘情愿为你做早餐,妈妈关心你不是指望你用高分来回报。我这么说,是不希望儿子背包袱。学习应该是志趣的不断发展,为了其他任何事情而学习,或迟或早都会导致学习兴趣的衰亡。

其次是以身作则,在学习上做孩子的表率。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如果我们整天催促孩子学习,自己无所事事,那我们的说教是没有力量的。我们不仅不能给孩子提供精神营养,也无法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参照,还可能导致孩子看不起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我和我先生基本没有令孩子失望。我先生的工作就是科研,他的科研成绩虽然不能说让儿子敬仰,但那些全部用英文写成的论文,至少让儿子知道科研是怎么回事。我虽然做行政工作,但我从儿子上学起,就一直在读书和做研究,虽然没有大的成果,但样子摆出来了,还经常可以和儿子交流学习心得。这样一来,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家的时候,就变成了都在自己房里看书写作。

各位老师、家长朋友,我经常感到,教育孩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我们家长自我教育的过程,我们是伴着孩子一起成长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是教育孩子,而是跟他们同行一段路,感受他们的朝气、活力,跟他们分享人生的经验,分享亲情带给我们的至高快乐。

最后,感谢曹老师给了我发言的机会,感谢各位耐心地听我讲了这么久,感谢学校全体老师对孩子们的辛勤培养,祝愿所有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们新年万事如意!

教孩子学习自我管理

为学习做妈妈,我也看过一些书籍。

专家们各有各的说法:知心姐姐卢勤所有的书说来说去,就是要“告诉孩子你真棒”,不停地夸他夸他再夸他;蒙台梭利主张一切尊重孩子的意愿,以孩子为中心,大半夜的他不想睡觉就不要违背意愿逼他睡觉,他想干什么就陪他干什么;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给我留下点印象的,就是她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小技巧……这些教育类书籍看多了,也觉得不过如此,不再信它们。

真正对我在育儿观念上有引领作用的一本书,是两位美国心理医生合著的《为孩子立界线》。它说:

“为人父母不只是要关心现在,更要预备孩子的将来。一个人的‘品格’,就是他的命运。”

“我们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出自性格上的弱点。通常,无论是否处于困境,只要拥有内在的力量,就会成功,没有内在的力量,要不就是停滞不前,要不就是失败。”

“一个人品格的组成决定他的未来,养育孩子最主要的,就是帮助他们培养会使其终生安全、稳固、丰富、快乐的品格。”

“品格完全是在人际关系中形成的,不要低估你在培养孩子品格上所扮演的角色。”

……

如何培养使孩子未来人生美好顺利的品格呢?书上说,为孩子立界线。什么是界线?就是懂得自我约束,为自己负责任。“真正负责任的人会为自己下列这些事情做主:情绪、态度、行为、选择、限制、才干、思想、欲望、价值、爱情,真正掌管自己的生活。”

书上举了一些婚姻或工作失败的人的例子,其实就是不能为自己负责任,自己没有界线,也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界线。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孩子无论做什么,父母都会爱他原谅他。而当孩子和其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或工作关系时,彼此是有要求的,应有分工和协作,否则这种关系就无法维持下去。

为使小塞米学会自我管理,我们和他斗争了很久。小孩子都有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别指望他们生来就会自我约束。打了很久的乱仗后,我们摸索出一个“评星法则”。

起因是上小学后,小塞米自我意识觉醒,向我们要求一项权益——每月要有零花钱。我说:“这个要求可以考虑。但是,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爸爸妈妈要获得工资,需要按时打卡上下班付出劳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你要每月获得零花钱,也得按要求做到一些事情。单位有单位的管理法则,爸爸妈妈若迟到早退,做不到那些规定,会受处罚;我们家也要有管理法则,不能只要求权益,不遵守规定。”

小塞米同意这个提议,于是,我们商量出一个评星细则:按时起床一颗星,按时睡觉一颗星,晚上练琴半小时一颗星……每晚临睡前,小塞米评价自己一天所作所为,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应得多少星。一段时间过去后,他开始养成自己的生活规律,并将爸爸妈妈对他的期待和要求,内化成自己的评判标准。

“评星法则”使小塞米心里有了一个大致界线,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但孩子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也会有新的问题发生,与这个界线发生冲突,需要随时引导。

有一天,我们为睡觉时间发生冲突,有一本很精彩的书,他拿起来就放不下,不肯按时休息,而第二天还要早起上学呢。我坚决制止,他发脾气,后来带着情绪睡了。

第二天早餐时,小塞米埋怨我不让他看书,说每天都很忙,没时间看书。我说:“妈妈也很喜欢看书,但妈妈上班要忙工作,下班要陪你,也没有时间看书,怎么办呢?你有没有发现,妈妈包里总是放着一本书,一有空闲时间,就立即坐下来看书。我们每次出去和朋友吃饭,吃完后你们去玩了,妈妈就在看书,你也看见了。妈妈就是在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看书,也没有不干活不工作放下一切来看书啊。”

小塞米不说话,我继续开导:“鲁迅先生是位大作家,写了很多很棒的书,别人都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呀?他说,其实,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了。鲁迅先生是一位很会利用时间的人,他说,读书不是只有在图书馆里才能读,不一定要有很安静的环境才能读,真正爱书的人,在街头或任何嘈杂的地方,都可以随时坐下读书。我们要学会抽时间挤时间读书。”

小塞米还是不说话,但吃完饭后,我看到他默默地拿起一本课外书,塞进了书包里。小塞米放学后的时间是在托管站度过,以前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现在利用这个时间来阅读,并且也学会了随身携带一本书。

这样,在为他树立界线、教他学习自我管理的同时,小塞米也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

我曾在电视上看过邓小平女儿邓榕的专访,她说父亲是一个生活非常有规律的人,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工作几点散步,都有严格的时间表,并且几十年如一日,把工作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邓小平很喜欢读武侠小说,每晚临睡前会阅读几页。邓榕说,我们看到一本精彩的小说,会忍不住不睡觉,一口气读完,但父亲不这样,他非常有规律,读完那几页,一定会放下,明天再继续。

这个访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给小塞米讲过,希望他也能像邓爷爷那样,严格自律,对自己有要求,懂得自我约束和管理。

一个有成就的人,一定是擅长自我管理的人。

家长会励志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