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为什么要革命_阿q革命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7-06-05 13:33

《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作品中阿q为什么要革命?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阿q革命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阿q为什么要革命_阿q革命的原因

阿q革命的原因

由于阿Q的思想深处的保守心理,使他对一切新生事物都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身上有着狭隘保守排斥异端的思想,他天生反对变革现实的一切事情,所以他一开始听到革命时很反感,觉得与他为难,所以“深恶而痛绝之”;可是城里的“举人老爷”视革命如洪水猛兽,他要逃难了;未庄的“一群鸟男女”惊恐万状,所以他开始向往革命了。在作品中,他排斥一切经验以外的事情;但是,惟独对革命很快就接受了。阿Q对革命态度转变如此之快,表明阿Q对革命态度的不稳定性,对革命的不理解甚至误解。阿Q革命的动机,是一种阴暗的心理。别人害怕革命,他就要革命。革命是他对所有人的复仇。阿Q革命就是个人欲望的满足。这样的革命,根本就不可能是社会进步意义上的革命,而只能是改朝换代。说到底,阿Q革命,就是要自己由奴隶而变成统治者。

阿Q要革命又要反对革命的原因

阿Q代表的是当时广大愚昧农民的缩影,特征是奴性。当时的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也在这里,鲁迅要揭露的就是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是群众基础只包含知识分子和资本家,而缺乏中国基数最多的农民。阿Q不懂得什么是革命,他只是看到革命刚开始的时候,有财有势的封建势力(赵老爷之类的)都很忌惮。所以他就认为革命是个好东西,可以让厉害的人都怕他,他想他如果参加革命就可以像赵老爷那么威风了,他不懂什么是革命,他革命的原因也只是以为可以成为下一个有权有势的封建势力。

至于后来他在辛亥革命中成为资本主义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牺牲品。也说明辛亥革命的软弱性。

阿Q反对革命是在封建势力还很稳固的时候。

阿Q的革命经历

阿Q虽然是一个贫苦农民,但他对革命毫无认识,甚至盲目的“深恶痛绝之”,但是辛亥革命的风刚刚吹到未庄,赵太爷就威风扫地,连城里的举人老爷也悄悄地连夜把家私运到乡下来。阿Q从他的阶级地位出发本能的感到,革命既然使统治者惊恐万状,那么革命对他肯定有利,于是,他就强烈地“神往”革命。但是阿Q对革命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他认为革命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在他的心目中,革命就是把地主的财产转变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闯进赵太爷、钱太爷的家里随意地占有他们的一切财物,还可以选一个女人做自己的老婆。另外,阿Q的革命还包含着农民式的狭隘报复,要把自己的仇人都杀头,取统治者而代之,当然,这是一种落后的农民革命观。但如果革命党能正确引导,他们是会真正觉悟起来的。但是,阿Q在对革命“神往”之后,还是那么糊涂。直到临死之前,他那可悲可笑的精神胜利法和封建正统观念依然没有改变。阿Q至死也没有觉醒。

阿Q的悲惨结局,既表明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也显示出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这两个方面又是互相联系的。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应该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他们的政治经济要求应该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然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却忽略了这些。结果让封建势力窃取了革命胜利果实,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这场“换汤不换药”的情景,“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很显然,这场革命并没有给社会带来 实质性的变化,农民阶级的命运没有丝毫的改变。阿Q想参加革命,而不得其门,反而成为革命党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牺牲品,被推上了断头台,落了个“大团圆”的下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也如阿Q“大团圆”的命运一样,落了个失败的结局。因此,阿Q“大团圆”的结局,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剧。作品正是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这场革命因为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从而也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阿q为什么要革命_阿q革命的原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