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设计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论文
艺术设计教育的真正意义即在于培养创新人才。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世界的未来,艺术设计教学应该更加开放教学思想。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应从如何能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造性能力的高度来进行全面而审慎的考虑和决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艺术设计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论艺术设计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全文如下:
摘要: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创新乃是艺术设计作品中的灵魂,也是决定设计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艺术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创新思维,因此对于创造思维的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初步探讨了在艺术设计活动中如何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即创造性思维。它是指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与方法,在揭示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向人们提供异于他人、优于他人的新的思路、方法、认识和成果的思维。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三种基本思维形式的有机综合。具有敏捷性、超前性、新颖性和深刻性的特征。创新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谁拥有创新的能力,谁就掌握了成功的钥匙。艺术设计亦如此。
一、 艺术设计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创新,人类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的生活同样也是没有灵魂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创新中实现的。而艺术设计主要依靠的是创造性思维,所谓创新就是打破常规,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新的东西。不打破常规,不造出新的,艺术就不能发展。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艺术设计贵在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艺术作品就难以流传。因此可以说,艺术设计就是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性大,艺术价值就高,创造性小,艺术价值就低。
二、 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继承前人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所结合的结果。艺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设计体系,除解决物与物的关系外,同时还须解决物与人的关系,要考虑到产品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集成性与跨学科性是艺术设计的本质特性。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应强化两方面的学习:一是继承文化艺术遗产,认真学习西方的艺术史论和专业设计知识等;二是投身社会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实践操作中积累经验,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概括,在法则的锁链上,闪耀出幻想的火花。日积月累的经验和知识越多,大脑中贮存的信息量也就越大,当需要研究和创造性地解决某一设计问题时,就会调动起大脑中库存的知识储备,触类旁通,游刃有余, 便会有了灵感的源泉。
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开放性思维结构的训练。所谓开放性思维结构,是指不论是思维个体还是思维群体所持的思维结构或思维模式不应是封闭、僵死的,而应是开放、动态的。只有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方法,才能使思维获得生机和活力,才能使创新思维永不衰竭。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知识的更新,要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最新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建构最新的智能结构,尤其要培养他们创新的能力。创新能力像种子一样,只要有一定的环境和气候,就可以生根、开花、结果。
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艺术意识,就会去从事什么样的艺术活动,从而会产生什么样的作品,艺术意识是所有艺术现象中最深层最内在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创作意识,也是时代意识对艺术现象的反映。设计过程是人的设计思想、艺术意识起主导作用,人的设计思想、艺术意识的形成,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元化基础知识结构、艺术的感知力、艺术判断力、审美创造力以及市场意识等,这都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时代,更应该关注艺术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在市场经济下,国际国内都在进行激烈的竞争,它给艺术设计行业带来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千变万化的竞争实质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知识经济、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和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创造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在能力,开发每个人的创造潜力是设计过程中必经步骤。艺术设计是创造性思维的广阔天地,创造力是艺术设计工作中的全部活力所在。
相关文章:
1.艺术设计中的绘画基础教学的浅议
2.招贴设计的创意思维探讨
3.论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因素论文
4.美术论文:创造性学习,让美术课堂“活”起来
5.艺术设计中的视觉形象设计及其重要性研究论文
6.中学英语创造性思维教学问题的探索
7.分析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作用论文
论艺术设计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