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子的来历、粽子的做法

发布时间:2017-03-23 17:13

端午节马上到了,又可以吃粽子了,各种口味,香甜可口,可在您口齿留香之时,是否了解过粽子的来由。下面小编为你介绍端午节粽子的来历及做法。

一、端午节粽子的来历

1.“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错,人所熟知的屈原的故事是粽子由来。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端午节粽子的来历、粽子的做法

2.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那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中国的粽子——“筒粽”的由来。子——“筒粽”的由来。

3.但屈原的故事也只是一个传说,其实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4.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称为广东碱水粽。

5.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说文•夂》:“葼,敛足也。”义为鸟飞时收敛腿爪。《集韵•送韵》:“糉,角黍也。或作粽。”

6.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7.从南北朝以后,民间才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二、端午节粽子的5种做法

1 刨冰可口粽

原料:粽子、冰块、红豆沙。

做法:将粽子煮熟,放在透明的盘子中晾凉。待粽子完全凉透之后,将冰块用刨冰机刨成冰花铺在凉透的粽子上,然后在冰沙上放一些红豆沙,甚至还可以浇上一点自己喜欢的果汁。

2 红烧猪手粽

原料:粽子、食用油、香辣豆豉酱、葱花、猪蹄。

做法:剩粽子切块。锅中入油,加入香辣豆豉酱、葱花炒香。放入烧好的猪蹄,淋上少许老抽炒匀,再放入切好的粽子。然后倒入适量的水焖煮一会儿,出锅撒上少许白芝麻即可。猪蹄本身油腻,建议选择清新的枣粽,而非肉粽。

3 烤胡萝卜粽

原料:粽子、玉米、胡萝卜、橄榄油、盐、韩式辣椒酱、奶酪。

做法:胡萝卜丁和玉米先焯水后放入一点盐和橄榄油;放入适量的韩式辣椒酱搅拌均匀,把2/3的量倒入锡纸盒;把粽子切成小块后均匀铺在玉米、胡萝卜丁上面;把奶酪刨成丝后撒在上面,放入烤箱内,烘烤20分钟即可出锅。

4 花生瓜籽粽

原料:粽子、花生、南瓜籽、白糖

做法:将粽子切成小块,将花生压碎,然后加入南瓜籽和白糖。然后把上述材料像揉面团那样充分混合在一起,直至把米团揉得有弹性为止。最后将米团弄成一个个小圆球,蒸熟后食用。

5 粽子绿豆粥

原料:粽子、绿豆、鲜百合、红枣。

做法:在砂锅中烧沸水3碗,放入绿豆、红枣,煮15分钟,加入粽子,用大勺把粽子碾碎,一起煮10分钟,再加入1~2颗剥散洗净的鲜百合,继续煮5分钟,即成一锅清香无比的粽子百合绿豆粥。

端午节粽子的来历、粽子的做法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