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类乌齐县景区导游词3篇
类乌齐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昌都地区北部,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余脉伯舒拉岭西部,唐古拉山余脉他念他翁山东端。东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西藏类乌齐县景区导游词,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篇一:西藏类乌齐县景区导游词
类乌齐藏语意为“大山”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北部,距地区所在地昌都镇105公里。全县面积61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4.767万亩,草场面积505.4万亩,林地面积108万亩。总人口约4万人,辖2个镇,8个乡,105个行政村,255个自然村。
类乌齐东部属典型的藏东高山峡谷地貌,西部属藏北高原地貌类型,由西北向东南呈西高东低趋势,平均海拔4500米。气候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类型,空气 、光照充足、年温差小、夜温差大。年日照时间为2163小时,年无霜期50天左右,年降水量大约为566.4毫米。经济以牧业为主、农、牧、林相结合。区域经济划分为西北高寒草甸草场、西南高山峡谷林牧区、东部高山峡谷农、牧、林 区、北部干热河宽各半湿润农牧区。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主要饲养牦牛、犀牛、黄牛以及绵羊、马等、林木以松、柏、桑为主。现有电力、森林、机械建筑、采矿、药材加工等基础工业。民族手工业产品主要有各种金银首饰、民族宗教用品、氆氇、地毯等。县政府所在地桑多镇周围森林茂密、邮电、通讯、医疗卫生、财政金融、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社会服务设施齐全。
每年藏历6月15日在类乌齐县举行的“仲确节”,是藏东地区最大的宗教节日,有800年的历史。届时青海、四川、云南等地的人们蜂拥而至,在此朝拜寺庙、转山、进行物资交流,其场面热闹非凡。
类乌齐县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也是经济高速发展所依托的主要优势。概括起来有林业资源、矿产资源、水产资源、贵重药材和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和畜产品资源等。
林业资源:类乌齐县森林密布,大部分保持着原始生态,也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经初步测定木材蓄积量为87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6%。野生树林有松树、柏树、桦树、野白杨等乔木类和杜鹃树、婆婆柳等各种灌木类。
水利和水产资源:吉曲、紫曲、格曲三大水系流经全县各乡镇,支流密布。年平均泾流量为22、3亿立方米,潜藏着巨大的水利资源,高原无鳞鱼在全县均有分布,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锡、铅锌、铜、菱镁矿、水晶石、铅石、石膏、云母、大理石、石灰石、食盐等。可供规模开采的有煤、锡、铅锌、菱镁、食盐等。
植物资源:主要有贵重药材,如:虫草、知(贝)母、人参果、红景天、大黄、黄连、秦艽、雪莲花、党参、一枝篙、颠茄、三棵针等产量较大,动物性药品主要有鹿茸、麝香、熊胆等。
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马鹿、獐子、石青羊、藏原羚、塔尔羊、棕熊、狼、猞猁、水獭、旱獭、狐狸、草狐、狸猫、猪獾、猴和秃鹫等。
畜产品资源:类乌齐县牧业比重较大,畜产品产量可观,年产奶5900吨,酥油75万斤,各类皮张8、7万张,牛羊肉4213吨,还有毛绒类,可建畜产品加工厂。一、 地理位置
历史上,藏区被分成三大区域,即上部阿里三围,中部卫藏四翼,下部多康六岗。类乌齐县处在多康昌都地区的北部,东邻昌都县,南连八宿、洛隆两县;西接丁青县;北与青海囊谦县接壤。历史上被称为伊学类乌齐,是一块物产富饶的宝地。
类乌齐县东部属典型的藏东高山峡谷地貌,西部属藏北高原地貌,面积为7.2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4500米。全县共有2镇8乡,即类乌齐镇、桑多镇,岗色乡,长毛岭乡,卡玛多乡、伊日乡、吉多乡、尚卡乡、甲桑卡乡、宾达乡。其中两镇之一的类乌齐镇在该县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曾经是昌都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的帕秋活佛的采邑,闻名遐迩的查杰玛大殿就坐落在镇政府所在地。类乌齐镇民俗别有风味,宗教文化博大精深,牧业文化发展较早。
全镇共有16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总人口为5838,是一个亦农亦牧,牧业比重较大的重镇。除了牧业,农作物主要以青稞、元根种植为主,还种些蔬菜。牧业生产:饲养高原牦牛、绵羊、马匹,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前景无限。副业以采集业为主,采挖虫草,采摘食用菌类、药材,以此来力图实现群众增收的目标;民族手工业发育较好,从事金银加工的名匠及其产品,具有一定的品牌意味。
类乌齐镇周围环境十分秀丽,植被生物物种多样,山脉连绵不断,千姿百态;雪山高耸入云,林山郁郁葱葱,山腰绿草如茵,夏季鲜花怒放,山间溪流淌淌,林中鸟儿鸣叫悦耳;禽类主要有藏马鸡、松鸡、锥鹑、雪鸡等等;豹子、棕熊,猞猁、灰狼等猛兽出没在深山老林中。马鹿、黄羊、岩羊、獐子生活在灌木草丛中或草山地带。高山雪线处雪莲花、知母等高山特有植物傲然停立。虫草、红景天 、贝木等具有奇特药性作用的植物出产量大。金、锡、铅、锌等矿产资源丰富。
高原牦牛、绵羊、马等牲畜就生活在这块天然的乐园中,悠闲自在地吃着青草,向人类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包括宝贵的生命。
冬春两季是饲料牲畜付出辛劳的时节。而夏秋两季则是牲畜回报牧主的季节。6月份,剪毛收戎。同时,开始对母畜挤奶,提炼酥油,做奶渣,酸奶等,牧民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几乎都从牲畜身上得到满足。秋节又是宰杀的最好季节。这个季节里,牲畜的瞟情达到最佳状态;所以,一年所需食用、外销肉类,都要在这个季节里进行完成。大量皮张也同一时刻出产。
而牛奶“(包括羊奶)则是乳制品的最直接来源。奶的产量关系到酸奶、奶渣、酥油的产量,也关系到幼畜的茁壮成长;所以牧民们十分讲究挤奶的次数和挤出的量。5月-6月份,小牛出生数天后,早上才挤一次奶,并把母子一起放到高山草场上。7月份起,一天挤两次奶。如,半夜4、5点钟挤一次后,母子一起放到山上,待天刚亮时再到山上找回家,并在九点钟挤一次。这样数天过后,挤奶时间就要进行调整。如,天亮时挤一次,中午12点钟又挤一次后,母子一起放牧。尔后,随气候的变化和食草量的减少,挤奶时间改为上午一次和下午一次。白天,母子分开放牧。挤绵羊奶。绵羊一般在2月份到5月份产羔。挤奶从夏天才开始。因此,下崽越早,奶产量越少。5、6月份,一天只挤一次奶,白天母子一起放牧。7至8月份,一天挤两次奶。如上午挤一次后,母子分开放牧,中午赶回家又挤一次奶,母子才一起放牧到山上。
酥油的提炼和奶渣、酸奶的制造。以前用木筒提炼酥油,现在多数则用牛奶分离器。提炼酥油的奶,制造酸奶、奶渣的奶,有两种情形。当天的奶提炼酥油后,制造奶渣(加热蒸发水份后进行晒干)或酸奶。隔几天积累的奶提炼酥油后,只能熬制奶渣。这类奶渣酸味较大。未提炼酥油的奶制造的酸奶被称为上等食品。
篇二:西藏类乌齐县景区导游词
类乌齐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昌都地区北部,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余脉伯舒拉岭西部,唐古拉山余脉他念他翁山东端。东西宽120公里,南北长110公里,总幅员面积614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降雨量55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2.6℃左右,
无霜期30天左右。县城所在地桑多镇热扎卡地处国道317线和214线交汇处,距拉萨947公里,距昌都地区所在地105公里,距邦达机场101公里,距青海省囊谦县230公里,距成都市1400公里。
类乌齐县行政隶属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县辖10个乡(镇),105个行政村、255个自然村。全县拥有各类学校34所,其中:中学一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以上。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县城建有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各乡(镇)建有卫生所(站),常见疾病和一般手术可在当地医治。
通讯事业发展较快,全县10个乡(镇)均通电话,县城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好易通”网,通讯畅通便利。
能源以五个水电站组成为全县的能源供应网,总装机容量2640千瓦,另外还建有光伏电站6所。
类乌齐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素有“藏东明珠”、“西藏小瑞士”之称。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区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有广阔的草原,有清澈的高原湖泊,有纵横交错、体态各异、气势多变的河川,有多种野生动物,有传奇的“神山”……
类乌齐镇历史悠久。类乌齐寺有7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东北部著名的噶举派寺院,具有藏、汉及尼泊尔结合的建筑风格。高37米,3层楼殿,雄伟壮观,是一处极佳的名胜古迹游览地。其它旅游景点还有伊日温泉、马查拉溶洞和西藏唯一的野鹿饲养场。
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仲确”节在类乌齐镇举行,届时青海、四川、云南迪庆等地的人们接瞳而来,朝拜寺庙转神山,进行物资交流,其场面热闹非凡。
篇三:西藏类乌齐县景区导游词
类乌齐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昌都地区北部,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余脉伯舒拉岭西部,唐古拉山余脉他念他翁山东端。东西宽120公里,南北长110公里,总幅员面积614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降雨量55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2、6摄氏度左右,无霜期30天左右。县城所在地桑多镇热扎卡地处国道317线和214线交汇处,距拉萨947公里,距昌都地区所在地105公里,距邦达机场101公里,距青海省囊谦县230公里,距成都市1400公里。
类乌齐县行政隶属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县辖10个乡(镇),105个行政村、255个自然村。全县拥有各类学校34所,其中:中学一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以上。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县城建有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各乡(镇)建有卫生所(站),常见疾病和一般手术可在当地医治。
通讯事业发展较快,全县10个乡(镇)均通电话,县城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好易通”网,通讯畅通便利。
能源以五个水电站组成为全县的能源供应网,总装机容量2640千瓦,另外还建有光伏电站6所。
类乌齐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素有“藏东明珠”、“西藏小瑞士”之称。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区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有广阔的草原,有清澈的高原湖泊,有纵横交错、体态各异、气势多变的河川,有多种野生动物,有传奇的“神山”……
类乌齐镇历史悠久。类乌齐寺有7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东北部著名的噶举派寺院,具有藏、汉及尼泊尔结合的建筑风格。高37米,3层楼殿,雄伟壮观,是一处极佳的名胜古迹游览地。其它旅游景点还有伊日温泉、马查拉溶洞和西藏唯一的野鹿饲养场。
每年-六月十五日“仲确”节在类乌齐镇举行,届时青海、四川、云南迪庆等地的人们接瞳而来,朝拜寺庙转神山,进行物资交流,其场面热闹非凡。
自然地理
类乌齐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余脉伯舒拉岭西北,他念他翁山东南。东部属于典型的藏东高山峡谷型地貌,西部则属于藏北高原地貌类型。地形沿澜沧江支流吉曲、柴曲和格曲由西北向东南走向,呈现西高东低趋势,平均海拔4500米,县驻地海拔3810米。
类乌齐县主要山脉有色吉山,海拔5258米,马查拉山,海拔5220米,马崩山,海拔5152米。
类乌齐县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吉曲、紫曲、格曲三大水系流经全县各乡(镇),支流纵横交错,境内河流大部分为澜沧江水系的支流,年平均泾流量为22、3亿立方米,有近200个大小高原湖泊,还有远近闻名的众多温泉。高原无鳞鱼在全县均有分布,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类乌齐县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光照充足,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2.5℃。1月份平均气温为-6℃,7月份平均气温为12℃。日平均气温5℃以上持续期在120天,日平均气温0℃以上持续期在250天。气温平均日差在15℃。年平均无霜期只有5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6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66毫米。
经济概况
类乌齐县的经济以牧业为主,牧业占68%左右。全县有纯牧业乡(镇)5个60个行政村,有半农半牧乡(镇)5个45个行政村。2004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201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1667万元,第二产业3962万元,第三产业6383万元,粮食总产1460万斤,年末牲畜存栏235737头(只、匹),农牧民人均收入2525元,其中现金收入1388元。
区域经济划分为西北高寒草甸草场,西南高山峡谷林牧区,东部高山峡谷农、牧、林区,北部干热河宽谷半湿润农牧区。农作物主要有青裸、冬小麦、春小麦等。主要饲养耗牛、煽牛、黄牛入乙丰、绵羊、马等。林木以松、柏、桑为主。现有电力、森工、机械、建筑、采矿、药村加工等基础工业。民族手工业产品主要有各种金银首饰、民族宗教用品、道德、地毯等。
西藏类乌齐县景区导游词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