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鹰四门拳术的简述

发布时间:2017-03-21 11:17

龙鹰四门拳,也称鹰洋四门拳,为终南派道家玄旋门内家拳术,为明朝终南派终南君旭一清所传。下面是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龙鹰四门拳术的简述。

龙鹰四门拳术的简述

内有:龙鹰四门连步拳(八趟)、龙鹰四门连手拳(八趟)、龙鹰四门五式拳(盘龙掌、鹰带手、龙腾、鹰降、龙鹰合)、龙鹰连环套(龙蛰手、鹰伏爪、龙旋、鹰击展、龙鹰连环套)、龙鹰八仙八式、十二生肖(十二形)、绵行五掌、剑、拐、耙、天鹰爪等。流传几无,武林罕见。

练法:动以内气盘旋缠绕骨转筋伸,从内盘涌升腾到外,从外缠绕缩骨搜身到内。一动无有不动,一旋无有不旋,脚旋身旋手旋,上下左右,无不节节贯穿,如龙似蛇,绵里寓刚;鹰则绞扑,展击刚中有柔。

龙鹰四门拳术的简述

龙鹰四门五式拳之龙腾

为道家终南龙鹰四门五式拳中套路之一。

技法以“盘、旋、腾、游、缠、摆、闪、展、撩、穿、劈”等为主。动则百骸松弛柔与绵,一身柔缠活转。以腰脊统领一身,一气贯穿,节节环转玄玄相应。似游龙滚蛇,沾粘连随,圆化吞蓄,浑身连腰柔软无骨。此拳以松柔求圆活,一身妙相练的是身法。柔中寓刚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延伸阅读:

1、拳术的介绍

徒手的武术。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 陈先生 因拳术医好了老病,所以赞不绝口。”张天翼《移行·欢迎会》:“演完新戏之后,顶好叫学生表演点拳术给看看。”

2、拳术的历史起源

原始人类为了免受野兽的侵袭和猎取生活资料,采用拳打、脚踢、指抓、跳跃、翻滚等动作,这是最原始的拳术的萌芽。传说炎黄时代,蚩尤部落善于徒搏角抵,他们头戴牛角,进行拳打、脚踢、抓扭。

《诗经》中有“无拳无勇,职为乱阶”,这是古籍中最早出现的“拳”字。商周时代的拳术多称为“手搏”。春秋战国时,称技击。齐国为了选择武勇人材,充实到军队,每年春秋两季举行全国性的“角试”。汉代出现了观赏性和健身性的象形舞 ,如“沐猴舞”、“醉舞”和五禽戏等。这些都属于早期的象形拳术。宋代,拳术套路盛行。明清时代是武术大发展时期,拳种林立,还出现了许多武术研究家和拳法论著,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王宗岳的《太极拳经》、黄百家的《内家拳谱》、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等。

3、拳术主要特点

虽同为拳术,但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形成了许多拳种流派,其运动风格和特点各异:如长拳姿势舒展,动作快速;太极拳舒展柔和,轻灵圆活;八卦掌势势连绵,身灵步活;形意拳动作简练,发力较刚;南拳步稳势烈,刚劲有力;通背拳放长击远,发力顺达。劈挂拳大开密合,长击冷抽。

象形拳是模拟各种动物的特长和形态,以及表现某些古代人物的搏斗形象和生活形象。又分象形、取意两种。取意是以动物的搏击特长来充实技击动作的内容。虽然不同拳种特点不同,但套路都是由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腿法以及数量不等的跳跃、平衡、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组成。练习拳术,要求动作规范,手、眼、身、步配合协调,还须与意识、呼吸紧密结合,达到内外合一,形神兼备。通过拳术的锻炼,不仅使人掌握攻防格斗技术,还能提高人体各系统机能和身体素质,并为进一步学习武术器械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4、拳术的内容

明代有所谓“外家”、“内家”之说,简单地把拳术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外家主要讲究搏人(攻击),内家主要讲究御敌(防守)。晚清时,有人把与内家拳近似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也称为内家拳。还有把拳术按地域分为南派和北派的。南派指流行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拳术,其特点是:架式小,动作较紧凑,练习时活动范围不大。北派指流行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拳术。其特点是架式大,动作舒展,练习时活动范围大。此外还有按姓氏分类的,依拳术技术特点分类的。

现代较为流行的分类方法是把拳术分为以下5类:

①内家拳类。包括内家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心意拳等。

②长拳类。包括少林拳、查拳、华拳、三皇炮捶、通背拳、翻子拳、拦手拳、戳脚、六合拳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根据查、华、炮、洪等拳术特点综合整理的适应普及的初、中级套路、适应竞赛的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

③南拳。中国南方各省流行的拳术。

④短拳。又称短打,一种较为古老的拳种。

⑤象形拳。包括猴拳、蛇拳、鹰爪拳、螳螂拳、醉拳等。

龙鹰四门拳术的简述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