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原理:消除回跳,效率倍增

发布时间:2017-03-15 05:27

速读,作为一种现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我国古代,《北齐书》曾记载王孝瑜“读书敏速,十行俱下”。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看杂志,往往是“几页几页地翻”。经科学地速读训练,其读速更大得惊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训练的速读能手长江美子,最快可达每分钟读20万字。我国北京铁路二中程 汉杰老师,台北师专附小谭达士校长训练的学生其阅读效率也是成倍、成数倍地增长。本模式实验表明:学生 阅读效率一般可提高4—5倍,达到1500字/分。大量经验表明,速读能力同其他技能一样:通过训练,才能提 高;通过有效的训练,就能迅速地提高。

阅读学家在研究中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他们在仔细观察旁边的人阅读时的眼睛运动过程,并不是平滑转动的,而是一停一动的。生理科学已经证明,人在阅读时眼睛只能处于两种状态,即眼停和眼跳状态。眼睛只有处于眼停状态的时候才能感知文章的内容,眼跳的过程是基本不吸收信息的。

在阅读过程中,眼睛的注视不仅从一个定点移到另一个定点,有时因意义不明了,或未看清楚,也会倒退到原定点或者前定点,以便对不同位置上的字、词进行综合的理解、记忆,或寻找遗漏的信息。这种逆向的返回运动,阅读学上叫做“回跳”或“回视”。回跳次数越多,注视次数和耗费的时间也必然增多。显然,回跳的次数与读者的阅读能力、读物难易程度和阅读要求有关,不熟练的读者,不仅注视次数多,每次注视所覆盖的字、词少,回跳次数也必然高,约占注视的30%;而阅读能力强的读者,则不仅注视次数少,每次注视所覆盖的字、词多,回跳次数也只占注视次数的10%。

与“回跳”相近似的情况,还有扫视,又叫做“行间移动”,是眼动的特殊情况。阅读时的扫视,是从一行文字的末端移至下一行文字的开端的眼动。刚开始学习阅读的 小学生反复扫视的运动较多,而且容易发生窜行或反复寻找的情况。初步掌握阅读技能的学生,反复扫视的现象会逐渐减少,但扫视时,视线从上一行文字末端跳到下一行文字的开端,一般都是跳得很近,往往需要短距离地再跳一次。

美国著名的阅读心理学家古德·伊洛费认为,造成阅读速度慢的主要因素中,有关眼球运动的有三点:一是注视的次数过多,二是每次注视时间过长,三是回视过多。这些已经成为许多研究阅读的专家学者的共识。因此,我们只要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减少注视次数,缩短每次注视的时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回视,就可以使阅读速度得到提高。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形成快速阅读的能力,当然,这还仅仅是一个方面。

阅读学家通过统计发现:善于阅读的人,阅读时眼睛极少有回跳现象发生;而阅读慢的人,因担心前面的内容记不住,无意识中眼球经常回跳扫视,大大降低了速度和理解力。我们通过眼脑直映和扩张视幅等提高阅读速度和记忆力等方法的引导训练,消除了回跳,将迅速提高阅读速度、注意力和理解记忆力。

速读原理:消除回跳,效率倍增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