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的味道散文

发布时间:2016-12-13 17:38

周围炊烟已经袅袅升上天空。山脚下一片片青翠的竹林,鸟儿们正在高只地追逐嬉戏,给清晨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下面是有炊烟的味道散文,欢迎参阅。

炊烟的味道散文

炊烟的味道散文:记忆深处的袅袅炊烟

炊烟袅袅,萦绕着我的整个童年。

每次见到炊烟升起总是感到无限的温暖,心里也塌实了不少,知道还有饭吃……

每次炊烟慢慢消散后母亲那“吃饭了”的呼喊声是那样的动听,实在是还没有听过如此美妙的天籁,比平时那充满慈母关怀的唠叨更平添了几分舒心与感动,让人禁不住要冲向那炊烟生起的地方,冲向那生起炊烟人的怀中!

纵然干活是那么劳累,心中是那样委屈,那一刻,仿佛一切都与自己无关,内心深处只有那炊烟的身影在闪烁,母亲的呼喊声在回荡!那一刻,心中的喜悦恐怕只有自己才能体会,任何文字在这种喜悦面前都显得是那样苍白无力,黯然失色。是的,诚如那句话所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迎着刚探出头的朝阳,踏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在田间劳作。总是时不时,抬头望望家的方向,似有望眼欲穿之感,看看炊烟是否照常升起,看看炊烟是否已经飘散,再倾耳细听是否有那最动听的声音传来。只因此,老是被老爸逮到不好好干活,没少挨数落:上辈子没吃过饭啊……是啊!明明自己也没有感觉到饥饿啊,为什么还总是那样销魂地苦苦期盼那婀娜多姿,变幻无穷似云朵的炊烟呢?是感慨它那朝阳映衬下的壮丽,还是醉心于那思绪随炊烟而翩翩起舞,飘飘然的感觉,亦或是小农思想在作怪:只有看到有饭吃时才能感觉到踏实,才能心安,才能找到心灵的依靠,精神的港湾。然而费尽心思却终不得解。

面朝黄土,背对着毒辣辣的太阳,更是满怀期待,期待那袅袅炊烟,期待那声声呼唤。午饭是每天最值得期待的。不但能够填饱肚子,更能让我暂时躲进阴凉处,逃离那难耐的酷暑。那徐徐升起炊烟,似后羿射出的箭,直插云霄,冲向金灿灿的太阳。那一刻,不知是太阳害怕了,故意收敛起自己的光芒,还是那炊烟犹如兴奋剂一般,让自己暂时忘记了那难耐的酷暑,总之,我感觉不到太阳的毒辣。此情此景下我忘记了挥汗如雨后的劳累,抛开了浑身酸痛的感觉,眼睛死死盯着炊烟,犹如一匹饿狼盯着它那即将到手的猎物,只等爸爸回家的号令。号令初下,我已如一只离弦的箭,直直地射向那炊烟升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身手决不逊于任何一个捕食者。

夕阳西下,劳作之人在村外苦苦等待……当白昼收起它最后的一缕光辉,黑夜慢慢揭开它那略显神秘的面纱,我也就要回家去了。可我无暇欣赏夕阳的瑰丽,无论火烧云再怎么变化,在我的眼中始终不及炊烟的美丽。它那柔美的曲线,让我想起了摆放在我床头的维纳斯。同样是那样令人向往,令人充满遐想…

在炊烟里我看到了妈妈的辛劳,闻到了饭菜的香味,更感受到了家乡的详和与宁静。在炊烟里我读到很多东西……

读懂炊烟的那一刻,我不得不感慨造物主的神通广大,只一缕炊烟就造的是这样完美!

当家乡的土灶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心中暗暗为家乡的发展感到高兴,可看着那渐渐消逝的炊烟,心中竟有几分难过与不舍……

炊烟的味道散文:炊烟的味道

从小区的后门出去,是一段不长的青砖小路,路两边是两排粗壮的老榆树,遮天蔽日。阳光透过稠密的叶子洒在地上像点点碎银。两边都在盖楼,所以有两道屏风似的薄墙立在树的后面。每天中午下班,总喜欢抄近道经过那里,因为薄墙的后面,建筑工人搭起的临时板房旁,常常有炊烟飘出。蓝烟弥漫着这一段林荫小路,未干的柳枝燃烧时特有的味道,夹杂着饭菜的香味儿,带我回到儿时的时光——那时候,时间总是过的很慢,夏日也很漫长。下午不上课,约几个孩子出去放圈养的小羊羔。小羊们在一边吃草,我们就在一边玩耍。踢毽子,丢沙包或者翻羊拐是常玩的游戏。玩的饿了,几次瞅瞅太阳,老觉得太阳总是那样一动不动地挂在明晃晃的半天空。好不容易等到太阳快要落山了,大家赶着羊,唱着歌,一路说笑着回村。大路上尘土飞扬,晚炊的蓝烟如薄纱缭绕着绿树掩映的村庄,灵敏的狗此时也会欢快地跑出来迎接它归来的主人。离家不远的时候,焖山药锅贴的香味总是让人更加饥饿难挡。也许是太累的原因,在院子里吃饭的时候,常常吃着吃着就睡着了。饭碗歪在一边,偶尔有那么俩只调皮的小鸡来啄脸颊上的饭粒,惹得大人们发笑。

我家的老屋是那种六眼窗户的土平房。用土坯砌了围墙的土院子,被奶奶和母亲打扫的干干净净。吃饭的时候,母亲在院里洒些水,铺一张凉席,中间放一炕桌。常有邻居端着自家的饭碗,参加到我们的饭桌上来,边吃饭边和父母一起谈论农事。热情的母亲,总是要把盘里的菜添得满满的。感觉邻里之间亲和而融洽。晚上,屋里太热,就可以在院子里睡觉,我是极喜欢睡在院子里的,可以吹着凉风数星星看月亮。院子的西墙角有一颗老榆树,阴凉很大,树下面用土坯砌了灶台,我们当地人都叫这为春灶,上面一口大锅,锅里每顿饭都飘出不同的美味:炖土豆,烩菜,面条,以及各种蒸馍。疯玩了一天的男孩子,一进门总是迫不及待地去抓锅里那热气腾腾的馒头或者花卷,被烫得左手倒右手,嘴里唏嘘着吹凉气,这样几个回合下来,便开始狼吞虎咽起来。我至今仍记得大我三岁的二哥小时候满脸汗流沟壑地吃饭的情景,父亲总是边吧嗒着旱烟边笑眯眯地看着。

端午节的早上,几乎每家的春灶上都早早升起了炊烟。每家都要煮上一锅黄米做的软糕,在案板上一层豆沙一层软糕摊开晾凉。孩子们也跑前跑后帮大人抱柴烧火。这时候,母亲总要嘱咐,早饭凉糕别吃的太多,留着肚子中午还有更好吃的呢。所谓更好吃的就是韭菜炒鸡蛋以及油烙饼。用油煎过的鸡蛋嫩黄可口,和第一茬油绿绿的韭菜炒在一起,盛在一个蓝花细瓷的大盘中,看一眼就忍不住垂涎。当年,我甚至认为没有比这更好吃的美食了。太阳刚升起,天蓝树绿,布谷鸟清脆地叫着,整个村庄飘荡着节日的气氛。

秋天的时候,成熟的庄稼也让农家的饭桌丰盛起来。早晚餐除了小米粥或者疙瘩汤外,还添了煮玉米,毛豆,以及山药。满村子飘荡着这些农家饭的味道。在灶下添柴,往往顺手放俩颗土豆进去,等烧熟了剥皮后,就着一碟腌咸菜,也不失是一道美味。烟火人间,春耕秋收,日子过的简单而幸福。

那时候,邻居间常常赠送吃食。农闲的时候,勤快的女人们都要调剂一下生活,做些稀罕的食物,一块自己磨制的豆腐,或者是一盘米凉粉,都代表着自己的厨艺和热情,做好了都不忘送些给邻家分享品尝,女人们顺便坐到一起谈论些新做的针线或者田里的收成。

如今,生活在这个水泥丛林的城市中,耳能听和眼能见的都是些萎靡的爱情,激愤的时事,彷徨的表情。饭菜的花样多了,却没有那时候香了,衣服也穿的高档时尚了,人心却冷漠了,屋子宽敞了也现代化了,心却越来越孤独了。有时候突然觉得莫名地心慌,悲凉以及思念,莫名地想流泪,竟不知此处何地,今夕何夕……这些都是根里的记忆在召唤着灵魂回家。只是,每次回老屋,所有的儿时往事,都在流光中变成东逝水了。那些温暖的亲情,早已成为隔岸远离的风景,再回首,千念、万念……

一缕久违的炊烟,是萦绕于心的一缕乡愁,诉说着不尽的怀恋……

炊烟的味道散文:又见炊烟

从前的乡村,夏天的夜晚是不缺少炊烟的。

每当夕阳西下,暮色降临,我们伫立在故乡空旷的原野,有微微和煦的风袭来,把那家家产户屋顶上升起的炊烟铺得平平缓缓,慢慢飘荡在村野上空,像一张巨大的薄薄的轻纱,缓缓随微风舒展着。

然而,我们长久以来,游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在钢筋混泥土的建筑群中,几乎忘记了炊烟的模样和味道。为了寻找那熟悉而又陌生的炊烟,在国庆期间,我打点心情,踏上了回乡之路。

于是,又见炊烟,在故乡老家的农村。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是啊,有烟火处有人烟,有人烟处有仁慈。难怪人们在迷路时总是朝有炊烟的地方去询问,因为那里有生命,有希望。透过那冉冉升起的屡屡炊烟,我找到了我在农村生活的童年时光,看到了母亲在灶前夹柴生火做饭的忙碌的身影,闻到了比海味山珍还要香甜的白米饭的香气。

看着那炊烟,我还看到母亲将桐子叶洗净,包着调好的麦粑放在灶里烧,熟了就剥开烧焦的叶子,将香喷喷的麦粑分给我们几姊妹吃的情景。如果不够吃,居然连焦糊的叶子也一并进了肚子,还有父亲偶尔在犁田时捉到一条鱼鳅黄鳝之类的美味,也用菜叶包着,放点盐,烧给我们吃,那味道简直不可比拟。虽然有许多柴灰包裹,但那时,我们绝对是吃得津津有味,连灰也一起吃掉,因为这灰是香的并且可吃的。不信你看,在我们老家农村,但凡有人感冒了,就有年长者指点迷津一用干陈艾叶(端午那天扯的最好)烧成灰,然后化在水里喝,很快就会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的,连我也吃过好几回,那味道除了涩还是涩,很难喝的,不过只要你一想到”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你就不会嫌弃它,而且稍不留神,你就会一饮而尽的。

有几回,母亲用菜叶包着茄子烧,然后将烧熟的茄子放到碗里,淋上事先调好的作料,看起来闻起来吃起来都与用水煮的茄子不可同日而语。那个香味,只有柴灰才能孕育的香味,那是烟火的味道,是人烟的味道,那是只有在故乡老家才有的特殊的味道。

那飘飘袅袅的炊烟,牵出了我对母亲,对故土的缕缕深情,也使我抑郁的心灵无比熨贴。因为生活中总有些烦恼如影随形,我也是食人间烟火的,不能超然物外。幸好,笔墨和宣纸构筑起我的精神家园,只有在这里,我才能彻底的放松自己,找到自己的生存依据,暂时忘却俗世的烦恼和不堪。

又见炊烟,才发现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纷扰,心灵透彻而纯净。看那纵横交错的羊肠小道,有一种诗意的闲散。远望青山如黛,如一幅水墨山水画。眼前,袅袅炊烟飘飘荡荡,如一股乡思自心底升腾。那饱和了炊烟的相思啊,纵然我万水千山走遍,抬头望一眼月缺月圆,故乡,你仍是我心中唯一的牵念!”又见炊烟生起,暮色照大地,想问炊烟你要去那里?夕阳有深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美丽,我心中只有你……”

炊烟的味道散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