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纪实随笔《灯笼》

发布时间:2017-03-16 13:11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灯笼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下面网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

马灯在我们胶东地区,大都叫做灯笼,大概是灯装在笼子里的意思。儿时的我很喜欢灯笼,在当时来说,觉得它既设计科学、秀美,又不怕风吹雨淋,再加之当年演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时,李玉和一句“手提红灯四下看”的唱腔、威武雄壮的动作,使不太引人注目的灯笼,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也使我从中引出了很多故事。

时间追溯到世纪六十、七十年代,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灯笼,它比手电用着实惠,比煤油灯用起来方便,尤其是到了麦收、秋收等农村大忙季节,家里上坡干活的回来晚了,家人便提着灯笼朝着干活去的方向去迎接迎接,这前后晃动的灯笼里闪烁着浓浓的亲情;有时农人们上山砍柴,上坡割草回来晚了,家里人不放心,就怕夜间上沟爬崖的不安全,便提上灯笼,举过头顶,并大声叫喊着,这高高举起的灯笼照亮了夜归人回家的路,带来了安全感;丰收的秋天,百姓们收获了硕大玉米、密实的花生什么的,都要放到自家院子里,剥玉米,摔花生,那时候乡村没有电,若点上煤油灯又怕风吹灭,灯笼可就派上大用场了,任你东西南北风,我处岿然不动中。农人们就围在明亮的灯笼下剥玉米、摘花生、拉家常,讲故事,在灯笼的映照下,农家院里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打破了乡村夜空的沉寂。

给我留下特别印记的是,我的老家特别适合大姜的种植、储存,也是方圆几十里大姜种的首选地,为了收获好大姜,每年到了农历霜降左右,就开始收大姜了,这可是农民一年的血汗钱,就要好好的储存到六七米深的姜井子里,姜井子里因长期盖着井子盖空气稀薄,煤油灯放下去不就点不着,刚刚点着了因缺氧又灭了,手电更浪费不起,这时候,大多用灯笼照明,把一篓一篓的大姜放到井子的深洞里储存着,那个时候储存大姜也是农村一道风景线,井子上面一片片的灯笼照明,农人们忙碌着把小推车上的大姜拾到篓子里,再一篓子、一篓子续到井子里,井子下面每家一个灯笼,照着农人喜获丰收的甘甜,灯笼也映出了农人们的笑脸。

说起灯笼来,我还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那时,农村的路不好走,有上城赶集的回来晚了,黑乎隆冬的,没有灯笼照着很不方便,深一脚浅一脚的,经常有人过河的时候掉进水里的,有的妻子心细,等到天刚一擦黑,不见进城的丈夫回来,就会提着灯笼走到河对岸等着,给丈夫照着过河、回家,别人见了就说:“你可真会心疼老头子”。

生活纪实随笔《灯笼》

在那个年代,看场院也是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秋天,农人们把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收回来了,都堆放在场院里,就安排人在场院视角比较好的一角用玉米秸什么的搭起一个棚子,晚上派人轮流在这里看场院,看场院的人一般都要从自家里提着灯笼照着路,到了棚子里,那时家里都很贫穷,为了节省油,一般都把灯头拧到最小,乍一看,就像没有灯笼似的,这样的夜晚,这样的灯笼,也就引出了一段笑料:听老人们讲,有一天的白天,生产队里安排一名社员晚上看场院,答应好好的。结果到了晚上,这名社员临时家里有事,就让别人去顶替他,那时候,许多人都让别人顶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离奇的是,这名社员有一个相好的,听说这天晚上他看场院,心中有了数,吃罢了晚饭,天也黑下来了,就趁着夜色的掩护,蹑手蹑脚地来到了场院里黑黑的棚子前,也不敢声张,就急急地钻进了棚子里,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事后,这个妇女好像感觉出不对劲来了,就压低声音质问了一句:“你是谁?”男人回答:“我是XXX”“你怎么在这里?”“XXX今晚有事,让我替他看场”。这名妇女一听,如遭当头一棒,羞愧难当,甚至连死的心都有了,但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她赶快整理好衣服,离开了这个让她悔恨、难以启齿的棚子。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事不知怎么很快就传出去了,当成了村里看场院相传的笑料,一直传了许多年,直到农村实行大包干了,各家忙各家的了,这件事才没有提起的了。

灯笼的故事说完了,灯笼也走过了很长一段路程,映照着人们走过了艰难曲折的路,映照着人们走上了发展致富的路。虽然好长时间见不到灯笼了,但它已经深深地印在我心里,在心里留下了一段段感念和往事。

生活纪实随笔《灯笼》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