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精选
汉语言文学主要指汉民族在长期语言表达过程中形成的文学,是我国民族文化深刻内涵的体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范文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一、人才培养模式当代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人才培养
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最早提及了“人才培养模式”,但没有明确其具体含义。到了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将人才培养模式概括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被提及、论述,但对其理解可谓众说纷纭。一是广义说,认为人才培养既要设计和建构培养过程,也要管理培养过程,把“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培养方式、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多种要素的组合。二是狭义说,认为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此说法源于教育的基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人”。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及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具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也体现出其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凸显教师教育的针对性,践行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大趋势。始于2011年的“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培养模式上,要求实施学科专业理论培养与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相叠加、院内培养与院外实践相嵌入的“三叠加嵌入”培养模式。在借鉴高师兄弟院校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教育改革,依托河南教育学院与郑东新区联合申报的“校-地协同创新”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经验,我们探索出“顶岗实习、置换研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汉语言文学专业“顶岗实习、置换研修”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指的是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在完成主要课程的学习之后,到中小学承担相应的教师职能,原任课教师置换到高师院校接受一段时间专业培训的实践教学模式。“顶岗实习、置换研修”是终生学习理念以及教师教育一体化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能够有效地促进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衔接,确保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主动参与高师院校对未来教师的全面培养,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提升在职教师的理论素养。
二、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而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要改革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务必准确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当下,如火如荼的语文新课改,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新形势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首先,需要具备全面、扎实的文史哲知识与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简言之,即具有较高的语文综合素养;其次,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文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素养,熟悉语文学习及语文教学规律;再次,需要具备较强的语文教学实践技能,擅长教学生学语文、悟语文,能够自觉遵守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鉴于此,我们将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职业道德,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系统的教育技术与方法,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
课程是实现教育功能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就目前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不尽如人意,比如:师范性与学术性课程未能较好地融合,缺乏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得到的重视还不够,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缺乏连贯性,实践课程薄弱等。进行课程改革,需要明确以下原则:一是以专业化为方向,注重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教学技能非同一般,体现卓越教师所彰显的卓尔不群;二是以系统化为导向,把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整合为一个有机系统,这就要压缩学科专业课、扩大公共基础课和教师教育课、增设选修课,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丰富课程的内容。课程的设置应源于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特殊性,进行课程资源和结构的合理配置。具体而言,在公共课模块,除开设传统的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外,还要增设国防与军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在教师教育方向课模块,除开设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与汉字规范之外,还要开设现代教育技术、班级管理、学习心理学等课程。在专业基础课模块,除开设普通逻辑、基础写作、中外历史概论、儿童文学、文学概论之外,还要开设应用写作、中国学术思想史、文章学与语文教育等。在专业方向课模块,改变现行分学期分时代讲授文学作品选的做法,以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为纲,结合文学史的讲解,研读赏析各阶段有代表性的文学著作,缩短授课时间,增强文学课程的连贯性;整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三门语言类主干课程,开设古汉语基础、语言学概论、语用学、教师口语等课程;开设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语文课程教学标准与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课件制作等。在专业选修课模块,开设文学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影视文学、音乐美术鉴赏、基础教育专题讲座等。在实践模块,安排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四、实践能力培养
在传统培养模式的引领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掌握了较为扎实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但由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师基本功较差,作为一名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知应会的职业技能欠缺,职业素养不尽如人意。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仅限于时间有限的教育实习,而应该贯穿于全程教学之中,着眼于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教学技能的全面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写作能力包含基础文体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文等),新闻文体写作(新闻、消息、总结、报告等),文学文体写作(散文、诗歌、小说、童话、课本剧等)。阅读能力包含浏览、精读,能够提取信息、把握主旨、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等。口语表达能力,包含日常口语交际能力,教学语言组织运用能力和演讲、辩论、即兴发言能力等。教学技能,包含规范汉字书写能力、备课上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各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以相应课程为平台,贯穿于全程学习之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传统的“师范教育”逐步被“教师教育”所取代,文字上的变化,彰显了教育发展观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号角下,“卓越教师计划”的实施、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的立项建设,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拥有在校生数量众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唯有在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专业自身状况,在“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引下,结合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才能培养出符合基础教育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范文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分析
摘要:一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性过强,实践性及应用性较为缺乏,如果长期如此,势必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诉求。对此,笔者认为极有必要深入研究汉语言文学的社会应用性,以期为该专业学生未来工作指明道路。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思考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方向
(一)基础应用性
汉语言文学一定会涉及文学作品研读,这是专业学习的“基本功”,让学生在作品中领会文学美学,并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与效用。研读作品是“知”的层面,在作品中领略历史、社会以及人类情感思维,并可以通过思维沉淀转化为沟通交往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未来职业以及社会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作用。
1.沟通交往能力
在职业交往中会涉及到单位内同级交往、上下级交往、跨单位交往、跨区域或跨国际交往等,这些交往也许只是浅层次的口头交谈,也可能是深层次的协商谈判、商务交涉,在此其过程中需要参与者能有周密思考、理性判断和灵活沟通的技能,而这些技能的培养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侧重的教学内容及培养目标。
2.书面表达能力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针对日常工作的部分问题进行理论阐述或表达说明。对此,对此,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势必需要努力学习精确、优美的书面表达能力,并将这一能力运用到未来工作实践当中。汉语言文学的学科基础就是语言和文学,书面写作是重点教学任务之一,这一能力在未来各行各业当中具有普遍应用性。
3.批判性思维能力
无论未来学生走向哪个行业,都应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唯权势、不唯书本地坚持真理,在工作中创新变革,对传统文化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汉语言文学本来就是创新变革的产物,文学创作过程是一个新事物、新理念的创新过程,且政治、宗教、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著作也正是批判性思维的宝库。
(二)跨专业应用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外,还能够实现跨专业应用,尤其在未来工作选择上也能够扩大选择范围。第一,新闻编辑和记者。由于在新闻编辑及记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涉及大量的编辑、写作以及排版工作,这些工作内容与汉语言文学的培养目标交叉面较大,如果汉语言文学专业扩大对这一方向的培养,学生们也势必能够更全面的掌握多学科知识,并为未来工作加码;第二,剧作家。随着当前影视行业的大热,对剧作家的需求也逐步增多。而对于剧作家而言,其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文学功底,更要具有文学创作思维,这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培养目标有相当大的重合性。如果该专业能够在课程设置中融合戏剧创作元素,也势必能够挖掘更多的戏剧创作人才;第三,秘书。对于秘书职业而言,其日常工作主要是单位内上传下达、人员接待安排、文稿撰写、会务协调安排等,这就需要秘书具备强大的沟通协调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对此,如果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添加秘书实务学习课程,也必然能够帮助学生学到更多职业应用技巧;第四,语文教育(包括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两大专业的亲缘性较高,除语文教育中所含的部分教育属性,其他部分基本囊括在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中。如果在本专业中融入语文教学法、教育学基本知识等课程,也必然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施应用性改造的具体方法
(一)明确专业定位,重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每年各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较多,想要让学生更有目标的实现就业。高校就必须要根据社会需求明确专业定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对此,高校应积极寻找本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加强学科理论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学习的结合。具体来说,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体系构建上,笔者认为应形成“基础理论课程(必修)+方向应用课程(必修)+实践课程(选修)”的新课程体系,除了继续保留本专业基础课程知识以外,更相应融入应用课程,让学生们更全面的了解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职业可应用范围,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职业化学习定位。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例如新闻稿撰写实践课、秘书实务操作技巧实践课、剧本写作实践课、文学创作实践课、教育教学实践课、外语交流课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程选修,以帮助学生更细致、更专业的掌握职业技能,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汉语言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二)革新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人才
虽然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任职教师资历情况来看,不乏有教授、副教授或博硕士精英,但是许多教师却并没有所教岗位的实践经验,这样也势必无法胜任教学实践活动。对此,高校应革新教师队伍,以培养双师型人才为目标,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分批次送到社会岗位上进行先行培训,并在用人单位展开一段时间的兼职锻炼,减少社会隔膜。这样不仅能够改造本专业教学的短板,更能帮助教师累计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为未来实践教学打好教学基础。
(三)改变教学模式,安排实践课
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往往是秉持“一言堂”的讲课方式,这样容易使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对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互动环节,通过自讲、专题讨论、情景教学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置学生实践课,例如紧密联系专业的“第二课堂”——社团(包括话剧社、文学社、编剧社等)、毕业实习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指引作用,帮助学生边学边用,培养专业课创新学习兴趣。与此同时,高校也应相应建立技能实训室,帮助学生在跨出校门前能够获取较为系统化的模拟职业训练,尝试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谋求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靳瑾.浅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186-187.
[2]马晓燕.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3(10):2-3.
[3]范建刚.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内涵辨析及易产生的误区[J].甘肃高师学报,2014(03):76-79.
浅议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精选相关文章:
1.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
2.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4.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5.汉语言文学专科论文精选
浅议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精选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