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的实战练法
技击,是中华武术的灵魂,是太极拳的精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氏太极拳的实战练法。欢迎阅读!
陈氏太极拳的实战练法
古老的太极拳博大精深。她的“博大”,在于其特有的哲学、美学、健身、养性、娱乐等功能;她的“精深”,则在于其奥妙无穷的攻防技法。因此,习练太极拳者如果希望自己在技击领域有所造诣,希望达到舍己从人,以柔克刚,避实击虚,后发先至,化打合一……。乃至“挨着何处击”的效果,则必须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训练有更加严格的、特殊的要求。
陈氏太极拳的实战练法一、走手
在技击对抗中,手是最前面的第一道防线。手的动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战斗的效果。所以应该把走手放在首位。拳论云:“以手运行止物,必得刚气行乎其中。”太极拳中的听劲、引化、擒拿、打击等等虽然并不完全靠手,但是手无疑是最为灵活和有效的部位。
走手有如下优势:
手为臂之梢节,梢节引动,有利于沉肩坠肘,身肢放长;
走手增强了梢节意识,有利于掤劲和螺旋劲的增长;
梢节意识增强,有利于周身的放松、协调;
劲运梢节,则启动快,变化迅速,劲力灵脆;
梢节领劲,容易把握劲点,打击稳、准;
走手蓄劲短,连续打击不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事实上第一次打击就是第二次打击的准备。手为臂之梢节,指尖为手之梢节,走手关键是走梢节。一走手,指尖第一节一定要先走,然后第二、三节按顺序跟上。就像走缠丝劲一样,小指领劲先走,其它手指逐个跟上。手走得好不好,差异就在是不是先走了第一节。不走指尖,你怎么也抓不紧对方;走了指尖,就有“卷”的意思,即便是没有抓住对方,也有个“卷”的余味在别人身上。
陈氏太极拳的实战练法二、肘定位
太极拳的行拳走架乃至技击实战中,肘永远在做着向外伸展的、膨胀的运动,做着一个拉长肩部的运动。肘基本上是定位在身体的一侧保持一个相对的位置,不仅要始终做到“腋下空”,还要保证大臂与肋间的夹角不作大的改变。手走的幅度和身体不会同步,但肘是可以同步的。肘的根在肩,练习和对抗时都要有根,不能飘浮,也就是说要始终保持沉肩状态。
肘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前面的手输送了武器、弹药,支持手更灵活地运动;还要帮助后面的肩拉长,坠肘沉肩,稳定平衡。什么时候“肘定位”破坏了,那么肘就会漂浮,肩就会架,手就会丢,身法就会涣散。太极拳运动中人体有五张弓――双臂弓、腰弓、双腿弓。弓背撑起的力量最大,肘正是臂弓的弓背,所以一定要保持弓背饱满,弓弦绷紧的最佳状态――即肘定位。一旦弓背飘了或丢了就一定是弦断了或弓断了――肘起大、小臂间的夹角变小了,谓之弓背断了;肘夹手臂失去了撑力叫弓弦断了。
陈氏太极拳的实战练法三、沉肩
练太极拳时意念上要求身体松柔。松柔的标准是在周身掤劲不丢的情况下放松。人们往往松柔不下来就是因为肩松不下来。肘向上时架肩,肘向下时耸肩,用僵力时扛肩,臂无力时懈肩,是最常见的毛病。当遇上对方采、拿、打、摔等外力时,出于自我平衡的本能,可能被迫向上翻肩,肩一翻人就要受制,脚底下也飘起来了。这些不仅是学习太极拳架的障碍,也是技击中的隐患。扛肩、架肩时肘容易飘,耸肩、懈肩时腋下就不空了,只有沉肩才能接牢肩部与臂部,使臂生根,从而由坠肘与沉肩的结合达到肢体放长。如果两臂都做到了走手、沉肩、乍肘,上肢就是两张饱满的弓。所以要时时注意沉肩,保持沉肩坠肘,将肘与肩部拉长到最大限度。
陈氏太极拳的实战练法四、含胸
含胸首先要求我们下额内收,两眼平视,百会穴虚领,再就是胸要有向里包的感觉。这样才能含胸而不是挺胸,才能使脊背拔长,劲力顺达,使背部有弹性。虚领顶劲的时候要把颈椎领起来,颈椎是身弓的一个弓梢,另一个弓梢为尾椎,通过塌腰,这张身弓便形成了。在对抗中,最忌身体上重下轻。如果胸不含,肺部会充满空气,或叫横气填胸,重心上浮,头重脚轻根底浅,一遇外力就立足不稳。含胸拔背能使我们气沉丹田,下重上轻,势如不倒翁。
陈氏太极拳的实战练法五、塌腰
胸和腰的关系是:含胸才能塌腰,塌腰必须含胸。正确姿势是:胸要含起来,腰要向下坐(塌),尾椎要向里裹。这样,颈椎与尾椎内含里裹,我们就具备了五张弓中最重要的一张弓――腰弓。腰是一个重要的平衡机构,劲起于脚跟行于腿,到腰部时有一次转换分配,使四成力量下降,还原于下肢蹬地发力;六成力量上升,形于手便是打击力。因此,稳稳当当地把腰塌下来,重心才能下降,人才能不飘,否则,挺胸凸肚,腰塌不下来,胯松不下来,双膝亦不能合上,连锁反应是脚下无根,遇力必颠。
陈氏太极拳的实战练法六、松胯
太极拳理曰:“不得机不得势时,腰腿求之。”我认为这里少了一个字,应该是"腰腿间求之"。腰腿间是胯,其位置格外重要。脚把地面的反作用力通过膝盖送到了胯上,松胯便可在刹那间将力量送到腰部。在对抗当中松胯尤为重要。因为不能松胯将会瞬间断劲,功亏一篑。从某种意义上说,松胯是进入太极拳殿堂的一把钥匙。松胯在技击实战中的作用是:
可卸掉对方来力之一部份乃至一大部分;
降低了自身的重心,使下盘稳固,为裆走下弧创造了条件;
可加大腰部转动的幅度,便周身协调;
松胯是形成浑元之力的必要条件;
松胯有利于调整身法、步法,得机得势,使下肢运行变得轻灵。
此外,胯部的韧带长度要超过常人。这是松胯的前提条件。韧带较长,转身长度和半径就比别人长出了许多,对抗中就有了优势,因此要有意识地练好松胯的功夫。
陈氏太极拳的实战练法七、扣膝
肘是上肢的弓背,膝是下肢的弓背。人们常说扣膝合裆,扣膝裆才合,扣膝才能足下生根,进退自如,力撑八面。看一个人的拳势是否正确,首先看他的胯是不是松的,膝是不是合的,裆是不是圆的。如果一个拳势看着不顺眼,那问题一定是出在膝上。膝在运动中要象擀饺子皮一样向外擀,不是外摆,外摆是飘的。向里运动不是直接合,而是从外向里合。
陈氏太极拳的实战练法八、抓地
在踝关节这个部位最很难练的是跟腱韧带,跟腱韧带的长短又与抓地有直接的关系。通常膝盖前跪和旋转就是韧带拉长的运动,这根韧带越长,膝盖前跪的半径越大。对抗中后退时,又总有一个膝盖是向前弯曲的。弯曲幅度越大,腰部的承受能力越强。人们常说“腰长”、“腰上有份儿”,其实还是跟腱韧带长、脚下有根的缘故。很多人脚下不稳,不舒服就挪脚跟和脚尖,这正是因为跟腱韧带不够长。拉长这个韧带要靠五趾抓地,不让飘、不让脚动的同时又让脚腕动,让它向不同方向移动、旋转。练习时间长了跟腱韧带就拉长了。如果不会五趾抓地,即便其它各部位都做得很好,推手的水平也高不了。只有抓地才能生根,生根之后腰胯各部位的灵活性才能充分显现。五趾抓地时涌泉穴要虚要空。
明白了以上对身体各主要部位的不同要求,更需要勤学苦练,才能使身体各部适应太极拳技击实战的需要。那么练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在实战中有效呢?用四个字来概括:“拳式定型”。所谓“拳式定型”,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场合,遇到什么样的对手,动作都不会走样、变形。
“拳式定型”是练好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之一,更是实战技击的需要,是掌握太极拳真谛的必经之路。这里还要注意,一个人的手法、步法、身法的定型,只是“形”的定型,并不等于“意”的定型,并不等于“意”的定型。也就是说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走手、定肘、沉肩、含胸、塌腰、松胯、扣膝、抓地等没有问题,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就可能发生“形变”。在双方对抗时,胜方往往是由于对方技术动作变形而取胜。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保证在任何条件下动作都不娈型,才能够收发自如,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陈氏太极拳的实战练法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