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阶段不仅是个人发展历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更是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和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艺术教育正是学前教育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论文范文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人本性”
摘 要: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存在许多误区如功利化的技能训练,本文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概述谈起,分析了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应有的“人本性”,并针对人本主义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的指导意义做出了阐释。
关键词: 人本主义 艺术教育 学前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反对心理学思潮中的两股主流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应运而生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运动中提出的观点并没有体系化,但是人本主义理论仍然有其鲜明的特征——以人为本。关注体验本身和其对个人的意义,强调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独特品质,如创造性、自我实现,从根本上关心和重视个体的尊严、价值和内在潜能。人本主义心理学还强调人的心理是由知、情、意三种过程构成的功能统一体,主张以整体人作为出发点理解和解释人的行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个人素养的提升,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也就成了一个热点。艺术是让儿童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方式,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儿童还可以抒发情绪情感,产生人与人,人与物的良好互动,激发其想象力、创造力。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的组成部分之一,连这些年的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儿童在艺术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人本性”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人本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中蕴含着“人本性”。成人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则在于儿童的发展,注重艺术的教育功能,主张艺术能力是儿童自然发展的结果,强调通过艺术促进儿童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1]而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即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发展,强调完整人的培养。可见,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中蕴含着人本主义的理念,有其“人本性”。
第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蕴含着“人本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过程是让儿童参与到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中,并注重这个过程中儿童个人的体验和感受。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创造性”,另一个是“体验”。人本主义主张重视人类的独特性,例如选择性,创造性等。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也强调对儿童创造性的激发和保护。人本主义主张重视“体验着”的个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研究人的时候首先要关注人的体验,其次是理论解释和对外显行为的观察。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也强调儿童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过程来说,它与人本主义又不谋而合。
二、人本主义对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创造性潜力的保护
人本主义重视人的创造性,认为创造性人皆有之,或者说创造性潜能人皆有之;创造性没有等级、好坏之分,学生发明一种新游戏同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一样都是创造性的活动。艺术是形象思维的过程,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中,可以充分地调动儿童的创造动机,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首先,教师应该无条件地接受每个儿童的个人价值,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创造性,只有儿童感受到了这种态度,他们才会成为他们自己,不伪装粉饰,释放真实的自己,不循规蹈矩,以新的、自我的方式发现自己,进而向创造性迈进。其次,教师应该提供一个没有过多外部评价的环境。罗杰斯有一个基本观点,即“当我们停止从我们自己的评价着眼点去对其他人作出评价时,我们就在发展创造性”。
他认为:“评价总是一种威胁,总是会使人产生—种提防,这就会拒绝某些经验,就会迎合他人的要求,无疑这些东西对创造性是十分有害的。相反,如果没有依赖于外部标准而作出的评价,那么,我们自身就能对我们的经验更加敞开,就能认识到我自己的好恶、活动材料的性质以及我对它们更加敏锐的反应。
我开始能认识到自身的评价点。因此我正在迈向创造性。”[2]但是罗杰斯又指出,停止评价别人并不是连对这个人作出反应都不允许了。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毫无拘束地对他人“反应”(reaction)。保护儿童的创造性潜能是引导儿童表现出内心的想法,而不是放任儿童。因此,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应该淡化评价的意识,但并不意味不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一种平等地“反应”回应儿童的艺术表现。如“我喜欢这边这些颜色,但是我不喜欢那边。”
(二)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完整人格的培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教育理想”是培养完整的人,实际上是指“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情知合一的人,能从事自发的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负责的人,能理智地选择和自定方向的人。因此,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应大力加强人文教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应该遵循学前儿童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儿童完整的人格发展和培养。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应该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情操,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其次,应在艺术教育活动实践中要穿插人文教育,具体来说包括儿童对社会、儿童对自然、儿童对他人、儿童对自己的基本态度。同时,通过参与艺术教育活动,培养互助、合作及容忍,倾听别人意见的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在一次以“人类的好伙伴——狗”为主题的艺术活动中,通过观看以狗为主题的动画片、电影,以及多种多样狗的图片,欣赏以狗为主题的绘本,聆听狗叫等。让儿童对狗有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让儿童亲身感受到狗是人类的好朋友。
随后组织儿童用唱、舞、画、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交流,再现情境,在这个交流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合作、互助。在这个活动中,充分给予了儿童人文精神的熏陶,不仅触发了儿童爱护动物之心,而且促进了儿童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三)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儿童内在天性的表达
在大多数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中,人类的内在天性包括基本需要、情绪,以及中性或积极善良的能力。马斯洛的理论认为儿童具有积极向上的、善良的内在天性,我们应该鼓励它们的释放和表达,而不是压制它们。
因此,引导儿童发展的目标就是鼓励儿童内在天性的表达,而艺术则是儿童释放自我,表达自我的重要形式。艺术活动有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和自我的释放。学前儿童的艺术活动,享有充分的自由空间,儿童的绘画可以随心所欲,自由涂鸦;儿童的跳舞可以联声起舞,边唱边跳;学前儿童的故事可以发挥想象,自编自讲。因此,儿童在艺术活动中,能够充分表现他们自然、真诚、积极、向上的原始情感和情绪。
具体来说,对于学前儿童,特别是早期的学前儿童要给予他们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提供给他们多样的材料,让他们在自由涂鸦中用无序的线条、缤纷的色彩满足自己需要,在随意哼唱中表达自己的天性,抒发自己的情绪。
人本主义以“真诚”、“接纳”、“理解”为核心,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学会自由和自我实现,要为儿童的发展提供空间,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儿童选择的自由和权利,让儿童学会自由是一个不断体现潜能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和谐氛围中不断发挥潜能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变化和提高的。说明教育不仅要考查儿童现已具备并表现出来的能力,更要注重通过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培养、开发处于萌芽状态的能力。虽然人本主义的观点存在某些局限性,比如过分地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选择,但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对我们开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7.
[2]罗杰斯.罗杰斯著作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87.
[3]车文博.人本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6.
[4]彭云石.走向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5.
[5]郑三元.人本主义课程论与学前课程决策[J].学前教育研究,1999,5.
[6]王任梅.试论改革开放以来儿童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J].幼儿教育,2012,9.
[7]石胜钱.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对儿童天性的违背与顺应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6.
[8]许卓娅著.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9]边霞.论儿童艺术的发生[J].学前教育研究,2002,5.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论文范文二:论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摘 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教育,必须有助于将来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成长。本着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八五”期间进行了儿童实施艺术综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探索从审美艺术教育入手,推进儿童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审美创造型人格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儿童 艺术教育 审美心理 课程实施
一、审美及审美艺术的教育价值
我们引进相关学科的理论,对审美艺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审美艺术活动的价值、审美艺术教育的性质和功能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表现在:
1.为完满型人格的塑造打基础。这是因为艺术审美连着情感是心灵的活动,而心灵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它可以自由驰骋,可以把眼前和未来、有限和无限、理智和情感、物质和精神加以协调和沟通。
审美艺术中所培养的对外部世界的整体反映能力是造就完满人格的基础训练。如果能在教育中坚持艺术与体、智、德教育相结合,使教育中的“社会性”、“科学性”和“审美性”相结合,使儿童的行为不但为了实用,而且可以拉开距离欣赏,使行为不但接受“善”和“真”的被动控制,而且获得“美”的自动调节,就能为完美人格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有助于全脑功能的开发。据研究,任何一种艺术活动都是大脑两半球协同作用的结果。在艺术教育中,坚持艺术形象布局的审美特征和具有细腻丰富的情感内容相结合,坚持直觉整体的信息加工和理性领悟相结合,使左右脑不同的工作方式和艺术作品中不同的结构要素相互作用,将有助于促进以右脑功能为主的全脑功能的开发。
3.有助于一般智慧和创造力的发展。艺术活动中所发展起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
4.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使童年获得更多的欢乐。同时,儿童知觉过程的整体性、直觉性、记忆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想象的独特性、情感的易感染性和弥散性等心理特点都使得他们特别喜欢艺术活动。
但是,艺术智慧的发展不同于一般智慧的发展,它并不一定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缺乏恰当的教育,早期的艺术潜能会随着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认识世界方式和学习任务的改变而削弱和消失,因此,成人在儿童2~12岁之间这一艺术潜能发展的黄金时期向儿童进行良好的艺术教育,是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可以使脑的潜能不失时机地得到发展。
二、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的发展特点及其培育方法
本研究综合了在美术心理、音乐心理和文学心理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发现1岁以内的婴儿就能对外界事物的某些审美特征产生知觉选择,如鲜艳的色彩、动听的旋律、有节奏的儿歌都会引起婴儿的定向,这是审美心理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审美艺术教育的基础。
儿童审美心理与非审美心理一样都包括知、情、意三个系统,它是审美及艺术欣赏和创造的心理基础。有关审美和艺术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审美主体的知、情、意系统与审美艺术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的心理功能有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和审美意志(创造行为),它们贯穿于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全过程。
然而,审美心理活动和非审美心理活动在目的、方式、结果等方面都是既有相似又有区别的,反应了两种不同的反映世界的方式。在科学工作中,感知、想象、理解、发现、思考客体的目的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本来的面貌及其发展规律,为解释、利用、改造、创新提供依据,应该是求实、求真的。
审美活动中对客观的反映是情感的、想象的、变形的,甚至是虚幻的。以月亮这一实体为例,科学家告诉我们它是围绕地球转的不发光的星体,月亮光是太阳照在月球表面的反射光,夜晚月朗星稀是因为无云等。而审美时,则把月亮当作审美对象,当作寄托感情和想象的对象,所以就会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情融入客体之中,就会有“嫦娥奔月”虚幻想象。这都是审美主体的感受、想象、移情所至。因此,审美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形象、色彩、音响、韵律、节奏、流动感、和谐、秩序等情感表现性感知,感受到生命的运动,产生激情和想象,情绪情感能在映象中得到体现。如果我们把审美的结果当作科学的认识,必然会陷入荒唐。我们参考有关资料和研究经验,归纳出以下培育方法,成为指导我们实践的依据。
1.积累非审美的认识经验、实用经验、社会交往经验和情绪经验,丰富现实性表象,为感知的定向(在对象中有熟悉的成分更能引起注意)、为理解和想象的进行、为情感的产生提供丰富的源泉。
2.师生共同创设审美艺术化的环境。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题材进行艺术创作,用创作成品布置环境,也可以把生活常规提升为艺术的表达方式。
3.系统地开展以艺术品为媒介、以审美欣赏为核心的实现多元价值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活动,将自外向内的艺术再加工和自内向外的艺术创作实践有机结合,改变过去重内容轻形式、重模仿轻创造、重制作轻欣赏的倾向,使审美心理的各个方面从对立走向统一互补。为此,我们在组织艺术欣赏时,有两点区别于现在的艺术教育:(1)把渗透在其他事物中或艺术中的形式审美特征──对称、均衡、重复变化、对立统一等加以突出,使其与儿童的意识层面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儿童对形式审美特征的直觉敏感性和迁移应用的有意性。(2)把蕴含在艺术形象中的社会情感模式加以突出,使主客体的情感交流从潜意识层面发展到意识层面,将作品的情感基调或人物的内部情感作为儿童识别、观赏、匹配、表现和重新建构的对象,并在观赏、表现、重建中,使儿童的主体情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4.教师的人格特征和美学修养。在审美艺术教育中,首先,教师必须是一个人格完满或追求人格完满的人,在知、情、意心理系统和真、善、美的外部行为方面比较和谐或不断追求和谐完善的人,是一个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或努力使自己成长具有丰富“美感的人”。其次,教师在音乐、美术、文学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素养。
她不必具有多方面的表现技能,但她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有广泛的艺术欣赏的兴趣、欣赏能力、选择能力和感情表现能力,有及时将美介绍给儿童的热情。再次,教师必须热爱儿童,了解儿童,乐观开朗,勤奋工作;能够乐此不疲地引导幼儿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在近似于玩耍的艺术活动中引导儿童健康、和谐、活泼、愉快地发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学前教育美术研究论文
2.关于幼儿美术教学的论文
3.美术教育创新教育论文范文
4.浅谈幼儿园教育论文
5.浅谈幼儿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论文
6.中班幼儿美术教育论文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