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估算教学 培养估算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上街购物、外出旅游等都要用到估算。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利用估算进行试商,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检验等。如何让估算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喜欢估算,下面我就平时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注重估算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首先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估算思想,用好教材中有关估算的教学资源,挖掘教材中有关估算的题材,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估算,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意义、价值。在教学中渗透和强化估算意识,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随着计量单位的出现,低年级的估算训练即可开始。一方面要求学生建立相应的所学单位的“观念”,同时让学生联想生活实际,填写恰当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等等。在学习了乘法和除法时,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一些估算。使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到估算在生活中随处可用,从而有利于估算意识的培养。
二、注重估算方法的指导
估算存在着一种大致性,开放性,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估算的方法教死,要指导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及策略,追求估算方法的多样性和策略的合理性。
1. 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估算不是乱猜,而是一种数学思考,用一种简便的方法知道答案的范围。小学数学中的估算主要是围绕着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的,常用的估算方法有:(1)凑整估算。即把数量看作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进行计算。(2)取近似数估算。根据“四舍五入”把数保留到整数,算出结果的大概范围。(3)看数位估算。如,两位数乘三位数,积最多是五位数,最少是四位数,不可能出现积是六位数或三位数。(4)结合规律估算。如加法运算中的和不小于任意一个加数。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0除外),商大于被除数等等。(5)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进行估算。
2.估算策略的合理性。
估算的方法与策略虽然很多,但不是任何的方法与策略都行的通,不同的实际情境也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在一些实际计算中,我们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时要把数估大,有时要把数估小。需要估大的常出现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至少需要多少份的类型题,二是裁剪需要的用料的类型题,三是购物问题中求需要至少带多少钱的类型题。生活中又有不少情境需要把数估小:已知总量和每份用量,求能制作的份数等。
三、注重估算与口算、笔算的有机结合
估算以口算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口算能力的提高,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后运用估算对结果进行验证。变估算从可有可无到无处不在,让学生经历被动估算到自主估算的过程,增强学生自觉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养成估算的习惯。
四、注重估算情感的培养
要想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作为教师首先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认识估算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再现生活情境,使学生逐步体验估算的优越性。
在教学中,通过设计“开放性”估算题,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估算,利于提高学生的估算兴趣,产生探索解决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估算过程中,各种能力得到综合的运用与提高。那些结果不是唯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利用估算解决问题,都可以看作是“开放性”估算题。在教学中要经常开展的估算活动。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估算习惯。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估算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误差大小之分。因此,不应责备学生的估计与实际结果相差悬殊,而应组织学生检查他们最初的估算过程,引导他们作出调整,利用反馈改进估计,逐步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
估算在日常工作中应用广泛,估算能力的提高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还提高了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估算能力是继续学习的需要,是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训练思维和发展智力开发的需要,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就要不断总结经验,改善教法,使估算方法、技能和谐统一,把估算教学和思维能力培养、积极情感态度的形成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估算能力越强,就会促进其思维进一步发展,在以后解决问题时的思路更广,思维更敏捷,方法更灵活。
加强估算教学 培养估算意识的评论条评论